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撮风散

目录

《直指小儿方》卷一:撮风散

:赤脚螟蚣半条()钓藤7.5克 朱砂僵蚕蝎梢各3克 麝香0.2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治:熄风,除,止痉。初生儿有热,兼,致患撮,症见撮如囊,不能吮乳,舌强膏,面青黄,手足抽搐,甚或神昏者。现用于新生儿伤风角弓反张,手足搐搦者。

用法用量:每服0.25克,用竹沥调下。

摘录:《直指小儿》卷一

《普济方》卷三六○:撮风散

:赤脚蜈蚣半条(),僵蚕7个,朱砂1钱,麝香1(上4味研),川乌)1钱,半夏(姜制)1钱,南星(姜制)1钱,钩藤1钱,天麻)1钱,荆芥穗1钱(同研和前药)。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小儿脐,撮

用法用量:用猪乳,或竹沥,或用东槐枝10,各5,入津液,拭去灰,于乌驴乳或猪乳浸,以槐枝点药滴入中。

摘录:《普济》卷三六○

《直指小儿》卷一:撮风散

:赤脚蜈蚣半条(),钩藤1分,朱砂1钱,直僵蚕)1钱,蝎梢1钱,麝1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小儿撮

用法用量:每服1,用竹沥调下。

摘录:《直指小儿》卷一

宋·《仁斋直指方》:撮风散

组成:蜈蚣半条、钩藤(7.5克)、朱砂(3克)、僵蚕(3克)、蝎尾(3克)、麝香(0.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服0.3克,每日3次,竹沥汁调下。

功效:熄风镇痉。

治:治小儿如囊,吮乳不得,舌强青,手足抽搐淡红,弦者。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伤风、小儿脐、高热抽搐惊厥、三叉神经痛等病症。

1.小儿伤风:加味治疗7例新生儿伤风症状:啼哭、低热、口噤抽搐吐白沫、面青或赤、阻、眦生眵、皱、眼睑深锁等特有的苦笑面容。结果:5例痊愈,1例好转,1例死亡。(《江苏中医》1965年第2期)

2.三又神经痛:菊花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39例。结果:显效12例,良好16例,改善11例。(《山东中医杂志》1992年第2期)

解:本要用于治疗四肢抽搐惊厥等症。临床应用以撮如囊、舌强青、弦紧为辨证要点。中,竹沥清热化痰、镇痉利窍,有治伤风之效。《广利》:“治金疮口噤欲死。竹沥半大升,微微暖服之二”虫类药较多,可能对肠功能薄弱者易产生腹胀腹痛恶心症状

歌:自直指蜈蚣钩藤朱砂僵蚕蝎尾并麝香,小儿脐用之强。

摘录:宋·《仁斋直指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撮肿汤

下一篇 擦掌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