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假黄麻

生长在村边, 低平地, 海岸贫瘠地上, 荒地, 阔地, 路边, 路边草坡, 路边灌丛, 山坡, 田边, 田中。非中国持有,非人工栽培生长海拔110到1200。黄麻一年生灌木状草本,高可达1米。分枝延长,常广布于地面,褐色,稍有毛。互生,卵形至卵状披针,长2~5厘米,宽2~3厘米,先端钝或微尖,基部,常有2短尾,边缘具细锯齿,秃净或被疏柔毛;下部较小,叶柄长1~......
目录

形态特征

黄麻一年生灌木状草本,高可达1米。分枝延长,常广布于地面,褐色,稍有毛。互生,卵形至卵状披针,长2~5厘米,宽2~3厘米,先端钝或微尖,基部,常有2短尾,边缘具细锯齿,秃净或被疏柔毛;下部较小,叶柄长1~2厘米,具柔毛;托叶线状锥尖。小,黄色,1~4朵聚生于总花梗上:花梗短,有环萼片花瓣均为4或5枚;雄蕊多数。蒴果,长1.8~3厘米。具6~8棱,其中3~4棱有翅,端有3~4个状突起。种子细小。期7月。果期9月。

生长环境

生于路旁、草地、旷地、山坡、林边、田埂。

分布范围

分布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台湾等地。洲; 非洲热带; 美洲大陆; 热带; 亚热带地区; 亚洲热带; 中美洲; 印度西部。

药材

全草,粗约3~6毫米,棕褐色,表面常见棱状凹陷网眼,皮薄而强纤维性,难折断。叶片皱缩,枯黄色,易落。蒴果多数裂,外表棕褐色。以全株有裹干者为好。

广东、广西。

【化成分】全草中分离出檞皮素。

【采集】夏、秋间采收,晒干。

性味

《生草药性备要》:"味淡,性。"

功用主治

清热解毒。治麻疹热病下利,疥癞疮肿。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疳积,理伤风漏底,煲水饮;亦能消疮,毒,消肿,止。"

②《岭南采药录》:"治伤寒误下痢不止;水洗疥癞麻疹。"

③《广州植物志》:"嫩,作菜汤有清凉解的功用;和黄糖捣烂疮上有拔毒之效。"

④《野生药植图说》:"治跌打。"

⑤《广西药植录》:",清凉解毒。治筋骨痛。"

【用法与用量】服:汤。外用:水洗或捣

出处

(《广西药植录》)

【异】假麻区(《生草药性备要》),甜麻(《广州植物志》)。

【来源】为椴树植物黄麻的全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