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0cclusion,CRAO)是网膜中央动脉发生阻塞,导致网膜急性缺、严重损害视力的眼底病变。其要由管栓塞、管痉挛、管壁的改变、成、管外部压迫起,表现为单眼无痛性急剧视力下降至数指甚至无光感,发病前可有一过性视力丧失并自恢复的病史,治疗要是扩管和降低眼压,以尽快恢复网膜环及其功能。本病预后与阻......
目录

临床分类

基于阻塞程度分类:

1、完全性阻塞

症状严重,发作迅速,视力可突然丧失,甚至降至无光感。

2、不完全性阻塞

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不完全,视力下降程度不很严重,网膜动脉轻度狭窄,网膜轻度水肿,预后比完全性者稍好。

流行病学

传染性

该病不会传染。

发病率

眼科常见,确切发病率暂无相大样本数据。

死亡率

该病一般不危及生命,确切发病率暂无相大样本数据。

发病趋势

随着人老龄化及患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增多,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好发人群

1、老年人多发。

2、男性较女性多发。

疾病病因

总述

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常为多因素致病,既有管病变的基础,也有并栓塞或其他诱因而综致病,直接病因要为管栓塞、管痉挛、管壁的改变、成、管外部压迫等。

基该病因

1、管栓塞

要为各种类型的栓子进入网膜中央动脉导致阻塞。常见的栓子有固醇栓子、纤维蛋白栓子、钙化栓子、其他少见栓子(如肿栓子)等。

2、管痉挛

发生于管无器质性病变但有管舒缩不稳定的青年人,有早期压的患者,也可以发生于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常可因其他原因诱发,如冲洗阴道、冲洗鼻窦或姿势改变。也可在各种感染性疾病(如流感等),或外源性毒素(如烟、奎宁中毒)时发生。

3、管壁的改变和

由于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皮细胞受损,皮下增殖变性,使皮粗糙、管腔变窄,易于栓。炎症、感染或毒素也可刺激管,发生阻塞。

4、管外部压迫

青光眼网膜离手术、眼眶手术创伤外伤致球后出等导致眼压和眶压增高,均可诱发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危险因素

1、患有压、糖尿病、心脏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2、湿心脏病有膜赘生物。

3、患头痛液病等疾病,存在液粘度异常。

诱发因素

1、头痛发作。

2、避孕药。

3、炎症、感染、外伤中毒妊娠等。

临床症状

总述

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要表现为单眼无痛性急剧视力下降至数指甚至无光感,部分患者可有先兆症状,即一过性黑矇,数秒或数分钟后自恢复。

并发症

1、焦虑、抑郁

部分患者由于视力下降或丧失,可能并有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2、新生管性青光眼

一些者认为该病发病后一段时间可因虹膜、房角新生管而新生管性青光眼

疾病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视力突然下降的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首先会进眼部检查及眼底检查,接着一般会建议进常规、凝功能检查、荧光素眼底管造影及颈动脉超声。

体格检查

1、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瞳孔是否大,接着用小手电筒轮流照射患者的左右眼以判断直接对光反射是否消失或极度迟缓。患者需配医生做抬头、睁眼等动作。

2、检查完眼部后,医生可能会用压计测量患者的压。

实验室检查

1、常规

判断有无炎症、感染等。

2、凝功能检查

判断是否适使用纤溶制治疗。

影像检查

1、荧光素眼底管造影

(1)约有10%的患者膜充盈时间延长。若膜充盈时间显著延长,应考虑存在眼动脉动脉阻塞。

(2)网膜动脉充盈迟缓,-网膜环时间延长,可>30秒。阻塞的动脉荧光柱普遍变细,且不均匀,甚至呈段状或珠状移动。小动脉钝形残端,黄斑周围小动脉呈断支状。

(3)网膜充盈迟缓,视神经乳头上静缓慢逆充盈,仍限于视神经乳头附近。

(4)视神经乳头荧光,来自动脉小分支的充盈。荧光素由视神经乳头上的毛细管进入视盘处的中央静,于视盘上呈现逆充盈。异常管与毛细管滲漏荧光素,管壁着染。

(5)患者在造影前需常规做液及尿液化验、压及电图检查,并告知医生有无过敏史。有严重压、心血管疾病、功能不全者慎做,且检查前需填写知情通知书。

2、颈动脉超声

判断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

其他检查

1、视力检查

医生会将手放在患者眼前比数,以判断患者有无指数视力或光感。

2、眼底检查

(1)视神经乳头色苍白。

(2)各支网膜动脉显著细窄,小分支细至几乎不易看见;色发暗,反光变窄或消失。网膜可能稍变窄、略有扩大或正常大小。柱成段状。

(3)网膜呈灰白色,黄斑及其周围呈现乳白色。黄斑中凹反光消失,在中回处有暗红色的“樱桃红点”。

(4)如患者有网膜动脉,在其供应区呈现正常眼底色,多为橘红色区。

3、视野检查

视野为绝对缺损。据阻塞的程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可保留部分周边视野。黄斑区如有动脉供应,可保留小区中视力。

4、眼压检查

医生双手食指交替轻压患者眼球,或患者将头放至仪器适位置,保持睁眼状态,医生操作仪器向患者眼部快速喷三次,从而判断患者有无眼压过高。

5、眼电生理检查

网膜电图(ERG)b波下降,a波一般尚正常。除非环也受累,眼电图一般均正常。

疾病诊断

诊断原则

据患眼一过性黑矇、急性无痛性视力下降、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阳性、眼底改变,即可诊断并应立即给予治疗。病情较陈旧者可作荧光素眼底管造影、视野等其他检查。同时需要排除眼动脉阻塞及性视盘病变。

诊断依据

1、病史

部分患者有手术、外伤等病史。典型表现为单眼无痛性急剧视力下降至数指甚至无光感。或有先兆症状,即一过性黑矇,数秒或数分钟后自恢复。

2、眼底改变

(1)视神经乳头色苍白。

(2)各支网膜动脉显著细窄,小分支细至几乎不易看见;色发暗,反光变窄或消失。网膜可能稍变窄、略有扩大或正常大小。柱成段状。

(3)网膜呈灰白色,黄斑及其周围呈现乳白色。黄斑中凹反光消失,在中回处有暗红色的“樱桃红点”。

(4)如患者有网膜动脉,在其供应区呈现正常眼底色,多为橘红色区。

3、视野检查

视野为绝对缺损。据阻塞的程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可保留部分周边视野。黄斑区如有动脉供应,可保留小区中视力。

4、荧光素眼底管造影

(1)若膜充盈时间显著延长,应考虑存在眼动脉动脉阻塞。

(2)网膜动脉充盈迟缓,-网膜环时间延长,可>30秒。阻塞的动脉荧光柱普遍变细,且不均匀,甚至呈段状或珠状移动。小动脉钝形残端,黄斑周围小动脉呈断支状。

(3)网膜充盈迟缓,仍限于视神经乳头附近。

(4)荧光素由视神经乳头上的毛细管进入视盘处的中央静,于视盘上呈现逆充盈。异常管与毛细管渗漏荧光素,管壁着染。

诊断

1、眼动脉阻塞

该病虽发病率低,但对视功能影响更严重,常无光感。患者网膜白色水肿浑浊更重,40%患者眼底无樱桃红点,病变晚期后极部特是黄斑部,有较重色素沉着,荧光素眼底管造影可见网膜流均受损。

2、性视盘病变

不完全阻塞应与性视盘病变鉴性视盘病变患者视力降低程度较动脉阻塞轻,视野也可为象限缺损,但常与生理盲点相连。荧光素眼底管造影表现为视盘充盈不均匀,低荧光区和高荧光区对比较明显。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会极大影响患者视力,治疗的是通过扩管、降低眼压等治疗法,尽快恢复网膜环及其功能,尽可能恢复患者视力,对发病时间较短者应急诊处理,发病48小时处理最好,否则治疗效果不佳。

急性期治疗

网膜动脉阻塞需要急诊处理,发病48小时处理最好,否则治疗效果不佳。

1、应立即给予球后注射阿托品山莨菪碱(654-2),下含硝酸甘油吸入亚硝酸异戊酯,静滴注扩张

2、吸入95%氧和5%二氧化碳混体,以增加毛细液的氧含量,从而缓解网膜缺氧状态并可扩张管。

3、发病数小时以就诊者,可前房穿刺术,迅速降低眼压,有可能将栓子冲向管远端;亦可反复压迫眼球和突然放松压迫,改善灌注。

4、可疑管炎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同时,注意检查和治疗科病如压、动脉硬化,给予神经养药物。

一般治疗

1、据可能的病因,降压,治疗颈动脉病,有炎症者可用皮质激素、吲哚美辛等药物以及神经支持药物等。

2、需监测眼压,适时采取按摩眼球、前房穿刺等措施降低眼压。

3、吸氧可增加毛细液的氧含量,从而缓解网膜缺氧状态并可扩张管。白天每小时吸氧一次,每次10分钟,晚上每4小时一次。

4、同时做全身详细检查以尽可能去除病因

药物治疗

1、降低眼压药物

使动脉灌注阻力减小,可服或静注射乙酰唑胺等。

2、管扩张

急诊时应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下含化硝酸甘油。球后注射妥拉唑啉,每日或隔日1次。静滴注罂粟碱,每日1次。也可烟酸,每日3次。

3、纤溶制

对疑有成或纤维蛋白原增高的患者可应用纤溶制。静滴注或缓慢推注尿激酶,或用去纤酶静点滴。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检查纤维蛋白原,降至2gL以下者应停药。

4、其他

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抗凝集和活化瘀中药。

药品

乙酰唑胺亚硝酸异戊酯、硝酸甘油、妥拉唑啉、罂粟碱、尿激酶、去纤酶、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吲哚美辛、烟酸

手术治疗

玻璃体切除术:可使用激光击碎阻塞的栓子,玻璃体切除术中按摩视乳头使栓子流向远端。

中医治疗

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属于中医暴盲”、“暴盲”、“落眼”范畴,可通过辨证论治、针灸式治疗。

1、辨证论治

(1)瘀阻

症状:眼外观端好,骤然盲无所见,眼底表现符该病的特征;伴见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头痛眼胀有瘀点,弦或涩。

②治法:行气,通窍明

方药通窍汤加减。

(2)热上扰

症状:眼部症状及检查符该病的特征;形体多较胖,头眩而重,胸闷烦躁,食少恶心口苦稠;舌苔黄腻,弦滑。

②治法:涤,活开窍

方药汤加减。

(3)肝阳上亢

症状:眼部症状及眼底检查符该病的特征,干涩;头痛眼胀或眩晕时作,急躁易怒,面赤热,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口苦干,弦细或数。

②治法:滋阴潜阳,活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4)气虚

症状:发病日久,视物昏朦,动脉细而色淡红或呈白色线条状,网膜水肿,视盘色淡白;或伴短气乏力,面色萎黄,倦怠懒言;淡有瘀斑,涩或结代。

②治法:补,化瘀通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2、中成药治疗

型选用复方丹参葛根素注射液等活化瘀药物服或静给药。

3、针灸治疗

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紧急处理后可使用针灸治疗。

(1)穴位

组1:睛明、池、球后;配选外谷、光明。

组2:池、大椎、攒竹;配谷、阳白、

组3:、攒竹、球后;配谷、太冲、

(2)

各组穴位可轮流交替使用,每天1次,平补平泻,留针20-30分钟,远端配左右交替,可坚持1-3个月。

以上均需在专业中医医生指导下进,切勿自用药或针灸

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疾病预后

一般预后

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预后与阻塞的部位、程度、管的状况系密切,特重要的是始治疗的时间,发病后1小时以阻塞得到缓解者,有可能恢复部分视力,发病时间长则很难恢复。一般来说,该病视力预后较差,一般患者就诊时间较晚,失去抢救时机。

危害性

1、该病极大危害视力,影响生活质量。

2、可能影响患者理健康。

自愈性

该病一般不会自愈,需积极就医治疗。

治愈性

发病后及时就医,阻塞得到缓解者,有可能恢复部分视力,发病时间长则很难恢复。

治愈率

该病治愈率较低。

治性

1、本次发病的网膜中央动脉的阻塞可以解除,但若导致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危险因素仍存在,则难以治。

2、已发生的视力损失及视野缺损大多不可逆转。

复发性

该病一般不会复发,若不积极科日常管理,有可能再次发作该病。

后遗症

患者可能有视力损失及视野缺损

疾病日常

总述

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要注意在数月或数年有再次栓塞的可能性,应作系统检查病因,特心血管病,对因治疗,预防另一眼发病,如遇视力突然丧失,立即就诊,同时按摩眼球。良好的理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家属应多、安慰患者,使其积极配治疗。同时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情绪勿大起大落。

理护理

1、理场景

患者因起病急,视力急骤下降, 而产生恐惧、紧张理。这些不良的理应激反应会起高级神经系统紊乱,使管活性物质增加,小动脉痉挛,加重网膜而加重病情。因此,理护理在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护理中非常重要。

2、护理要点

(1)家属应给予患者情感上的鼓励和支持,使其有良好的理状态来配治疗和护理。

(2)患者应保持积极态,正视疾病,努力适应现有的视力水平,亦可发展兴趣爱好,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若有不良情绪,及时向家人及理医生求帮助和支持。

用药护理

1、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需严格照医嘱服药,药物要针对动脉阻塞及患者自身基础疾病。

2、视病情需要,患者需继续服用管扩张,如烟酸复方丹参等。

3、阿司匹林等抗凝集和活化瘀中药可能出现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阿司匹林应饭后服用,双嘧达莫空服用,需注意有无凝功能异常,若发现异常出如皮下出消化道出等,应及时就医。

4、各种支持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E、叶酸、ATP、辅酶A均可据医生指导服用。

生活管理

1、饮食上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保持大便通畅,嘱患者多卧床休息,避免头部震动,并减少低头弯呛咳等使眼压增高的动作。

3、戒烟烟草中所含尼古丁是制造栓的原料,饮过量会使压增高。

4、劳逸结,保持乐观情绪。

病情监测

1、住院期间需严密观察视力恢复情况,每日2-3次。测眼压每小时1次并记录,必要时在无菌条件下早期前房穿刺,以降低眼压。

2、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和活化瘀中药需监测凝功能。

3、患者本身有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需严密监测压、糖等情况。

复诊须知

1、发病后4周,约20%患者发生虹膜或视盘新生管,故应当在发病后1-4周复查。

2、多数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故应于科相科室随诊。

疾病饮食

饮食调理

患者在积极配治疗的同时,应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清淡饮食,避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防止疾病再次发生。

饮食建议

1、患者应规律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保持大便通畅。

2、患者据自身基础疾病控制饮食,如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压患者应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过多油腻食物。

3、调整精神理情况,放松状态下就餐,避免有压力,特是在进食时切勿生气,保持情舒畅,精神愉快,可以促进的调和保护机能,对稳定病情,促进康复也有积极意义。

4、注意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补充,包括维生素B12和叶酸,适量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番茄子、红枣、绿蔬菜等。

饮食

1、避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

2、患者据自身基础疾病控制饮食,如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压患者应避免食用过多油腻食物。

疾病预防

预防措施

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发病与全身管疾病有,特是老年人应控制压、动脉硬化等,避免紧张、情绪波动等,通过对上述危险因素的控制,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该病。

1、眼科手术中和术后应提高警惕,随时监测,防止发生高眼压

2、积极治疗可能导致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相疾病,如压、糖尿病、心脏病、动脉硬化等,将压、脂、糖等控制在理范围。

3、建立健康的生活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时就餐,保养均衡;戒烟、戒,减少和尼古丁刺激;多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理状态及充足睡眠,避免精神紧张。

就医指南

处理

患者在拨打120电话后,可在医生指导下做压迫眼球的动作,以达到降低眼压的的,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立即服常规量自备的阿司匹林。 立即前往医院住院治疗,在路途中继续按摩眼球。

急诊(120)指征

出现视力突然下降或丧失,瞳孔大,需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门诊指征

1、出现一过性黑矇。

2、数秒或数分钟后自恢复或不恢复。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需尽早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应去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可到眼科或五官科就诊。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