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毛婆婆纳
形态特征
叶无柄或茎下部的叶有极短的柄,卵形、长矩圆形或披针形,长1.5-4厘米,宽0.2-2厘米,边缘具深刻的钝齿,有时为重齿,疏被短毛。总状花序侧生于茎上部叶腋,2-4支,果期伸长达12厘米,花序轴及花梗被卷毛;花梗与苞片等长或过之,直上,果期长达1厘米;花萼裂片5枚,披针形,顶端钝,长约5毫米,具短睫毛;花冠鲜蓝色,粉色或白色,长6-7毫米,裂片卵形或宽卵形,顶端钝。蒴果倒心状卵形,长4-6毫米,宽3-4.5毫米,稍扁,无毛,花柱长5-6毫米,弯曲。种子卵圆形,长1.6毫米,宽1.4毫米。花期5-7月。2n=64.68。
生长环境
生疏林、草地,海拔可达2000米。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中药名称
汉语拼音juan mao po po na
药材基源
为玄参科植物卷毛婆婆纳Veronica teucriumL.的全草。
性味归经
味苦;微辛;性寒。
功效主治
《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疼痛、流感、尿道炎。”
用法用量
化学成分
全草含4-甲氧基高山黄芩素-7-O-D-葡萄糖甙(4-methoxyscutellarein-7-O-D-glucoside),6-羟基木犀草素O-D-葡萄糖甙(6-hydroxyluteolin-7-O-D-glucoside),6-羟基木犀草素-7--二葡萄糖甙(6-hydroxyluteolin-7-O-diglucoside),大波斯菊甙(cosmosiin)和木犀草素-7-O-吡喃葡萄糖甙(cynaroside)。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