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0] 分享 分享到 QQ空间 微信 卷毛耳草 卷毛耳草,学名Hedyotis mellii Tutch.,茜草科,分布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性味甘、平。主要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功能主治】祛风,清热,消食,止血,解毒。刀伤出血:全草捣烂外敷。毒蛇咬伤:全草研末,酒调涂擦伤口周围,药干再涂。另用全草5钱,水煎服;重症每日2次。乳腺炎:全草1两,水酒各半煎服,药渣捣烂外敷。痢疾:全草5~7钱,水煎服。小儿伤食发...... 目录 1形态特征 2分布范围 3主要价值 形态特征 性味甘、平。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 主要价值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消食,止血,解毒。 刀伤出血:全草捣烂外敷。 毒蛇咬伤:全草研末,酒调涂擦伤口周围,药干再涂。另用全草5钱,水煎服;重症每日2次。 乳腺炎:全草1两,水酒各半煎服,药渣捣烂外敷。 痢疾:全草5~7钱,水煎服。 小儿伤食发热:全草3~4钱,水煎服。 附件列表 下载次数:0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卷耳 下一篇 色素性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