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致葡萄膜炎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一种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hauman T-lymphotropic virus,HTLV),也称为HTLV-Ⅲ型,它可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医保疾病:是患病比例:0.0001%易感人群:无特发人群传染式:未消毒的器械 输......
目录

基本介绍

医保疾病:是

患病比例:0.0001%

易感人群:无特发人群

传染式:未消毒的器械 输和注射 性交传播

就诊科室:眼科 角膜中医眼科 眼科 中医

治疗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中医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30%

病因

(一)发病原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Ⅰ)是一种反转录病毒,有典型的反转录病毒的结构特征,直径100nm,它有一外层脂质膜衬以基质蛋白(P17),外被包膜蛋白,HIV-Ⅰ的包膜蛋白gp120与其受体CD4分子结后,通过膜融式进入CD4 的T淋巴细胞,然后病毒颗粒即转换成具有酶活性的核蛋白复体,病毒相的反转录酶将RNA基因组反转录为DNA,病毒编码成的核酶则使病毒DNA整于宿细胞DNA中,HIV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病毒,其基因可以成大量的病毒,起细胞死亡,也可表现为慢性的病毒复制或潜伏感染。

(二)发病机

HIV是一种反转录病毒,它选择性地与CD4 细胞(细胞免疫应答中的要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并进入细胞,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成DNA,后者在核酶的作用下被整至宿细胞基因组,然后在多聚酶的作用下,诱导成新的病毒体,后者可以杀灭这些感染的细胞,由于CD4 细胞的破坏导致了严重的免疫缺陷,从而易于发生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机会感染因造成含CD4 细胞的增殖,从而也增加了环中病毒的数量,相应地也增加了病毒在体的机会,有研究发现患者的角膜,玻璃体和网膜均有病毒存在,但仅在网膜起病变,要表现为网膜棉絮斑,此是由于缺所致,起缺的原因可能与病毒直接感染网膜皮细胞或免疫复物的沉积有

CD4 细胞的数量基本上反映了免疫缺陷的程度,也决定着机会感染的类型和眼病变的发生,如细胞数量低至500细胞/µl,即可能发生多种机会感染和肿;如降至250细胞/µl以下,往往出现卡氏囊虫感染和严重的弓虫感染;在降为100细胞/µl时,则易发生隐球菌性膜炎,CMV性网膜炎,带状疱疹病毒性网膜炎,播性卡氏囊虫感染,组织孢浆菌感染等。

预防

1.个人预防

(1)提高文化素质,洁身自爱,不搞性乱。

(2)尽量避免共用的有可能刺破皮肤的工具,如刷,刮脸刀,修脚刀和未消毒的手术器械等;避免不必要的输和注射;远离毒品,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和药棉等。

(3)HIV感染者要善待自己,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有意传播疾病是犯罪为。

(4)有性病者更易感染艾滋病,应当进HIV抗体检查,并及时彻底治疗性病

2.社会预防

(1)大力宣传教育,使人人知道艾滋病的危害性。

(2)做好国境卫生检疫,严格预防HIV感染者入境,加强疫情报告,进全国,全球的监测。

(3)献者,提供器官者,包括角膜移植者应做抗体检测,接触艾滋病人时避免液污染刺伤。

(4)病人使用后的针头,注射器,医疗器械等必须彻底消毒处理。

(5)积极进疫苗和更有效的抗HIV药物的研究。

(6)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要歧视,对他们应怀和照顾,使他们有信延长寿命。

并发症

在一些AIDS患者眼部损害可是弓虫感染的最初表现,一些弓虫性网膜膜炎可以相似于CMV性网膜炎。二者的诊断和鉴诊断要依据临床表现,弓虫性网膜膜炎通常有中度至重度的玻璃体炎,而CMV性网膜炎则很少出现此种玻璃体炎。

一是要进全身的详细检查,尤其要注意感染;

二是不应使用大量的糖皮质激素,即使在病变影响黄斑区时也不能这样应用。

常见症状

HIV感染后通过破坏CD4 细胞而削弱机体的抵抗力,当机体的免疫功能受抑制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出现多种机会性感染,肿,全身病变,眼部病变等。

1.机会感染

由于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所以患者典型地表现为抵御感染的能力降低,易发生多种机会感染,其中最常见的为卡氏囊虫感染,在AIDS患者中其发生率高达50%~60%,患者表现为干咳呼吸困难发热,胸部X线检查发现双侧间质性浸润,其他常见的机会感染有弓炎,念珠菌性食管炎,播性鸟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隐球菌性膜炎,播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2.肿

在AIDS出现之前,Kaposi肉瘤非常少见,仅见于地中海年龄较大的男性,非洲的儿童和移植患者,Kaposi肉瘤是AIDS患者的最常见肿,在AIDS患者,此种肿表现得更为严重,起躯干,颈,面部,眼表面及眼睑的损害和眼眶疼痛,此种损害通常不需用治疗,但也可用局部切除或用射线照射的法治疗,淋巴结肠道及等的受累也十分常见,非霍奇金淋巴是第2位常见的肿,Burkitt淋巴在非洲AIDS患者中较为常见。

3.眼部病变

眼部病变是AIDS的常见表现,研究表明52%~100%的AIDS患者出现眼部病变,从眼附属器至视神经均可受累。

HIV感染的眼部病变可以分为四大类:

①非感染性微管病变;

②眼机会性感染;

③AIDS患者的肿累及眼附属器病变;④神经眼科病变。

(1)非感染性微管病变:虽然此种微管病变也可发生于结膜和视神经,但它最常见于网膜,所以又称为HIV性网膜病变,也有人将其称为非感染性网膜炎,临床上,AIDS最常见的眼部损害为HIV性网膜病变,表现为网膜棉絮样斑,偶尔伴有网膜网膜棉絮斑发生率高达28%~92%,多数报道高于50%,有人将其称为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微梗死,已清楚缺造成了轴索转运障碍,导致神经纤维层的轴索肿胀,从而起特征性的白色混浊斑,此种网膜棉絮斑通常沿管分布,易自发消退,消退时间一般为6~9周,HIV感染网膜棉絮斑与糖尿病和压性网膜病变相似,但HIV感染者不出现糖尿网膜病变的硬性渗出,也不会出现压性网膜病变的小动脉狭窄,网膜发生率远低于网膜棉絮斑的发生率,据报道其发生率为0%~54%,多数报道低于20%。

AIDS患者的非感染性网膜炎可以出现管鞘改变,在非洲AIDS患者中,此种管鞘改变发生率为15%,在AIDS相疾病中,其发生率高达60%,但在美国的AIDS患者和AIDS相疾病的患者中,其发生率很低,不足1%,至于此种差的原因尚不清楚。

荧光素眼底管造影检查发现患者的微管病变发生率远高于临床所见的结果,管病变包括动脉毛细管扩张,尸检发现网膜管病变高达89%,组织检查发现微管病变有以下几种表现:管周细胞丧失,动脉成,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皮细胞肿胀管基底膜增厚,这些微管病变与糖尿病所致者相似,HIV所致微管病变的发生与患者的免疫缺陷程度有密切的系。

(2)眼的机会感染:眼的机会性感染有10余种,常见的有CMV性网膜炎,虫病性网膜膜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网膜炎,卡氏囊虫性膜炎等。

①CMV性网膜炎:CMV性网膜炎是AIDS患者的最常见的眼感染,其发生率高达6%~45%,CMV性网膜炎是HIV感染者中一个相对晚期的机会性感染,由于无有效的治疗,患者多在疾病早期即已死亡,所以CMV性网膜炎并不多见,随着治疗法的改进及患者寿命的延长,CMV性网膜炎也随之增多,对AIDS患者的资料分析发现,CMV性网膜炎通常发生于AIDS诊断后9个月(平均时间),往往伴有CD4 淋巴细胞数显著减少,一般低于50细胞/µl,在CD4 细胞低于100细胞/µl时,10%的患者将发生CMV性网膜炎,在低于50细胞/µl时,42%将发生此种病变,可见CD4 淋巴细胞的减少是影响CMV性网膜炎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CMV性网膜炎在临床上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为爆发型或水肿型,另一种为懒惰型或颗粒型,二者在临床表现上有很大差

对CMV性网膜炎患者分析发现从CMV性网膜炎诊断至网膜离发生的平均时间是10.6个月,在CMV性网膜炎诊断后12个月发展为网膜离的占57%。

②弓虫感染:弓虫感染是最常见的AIDS相的非病毒性感染,但眼弓虫感染相对少见,在美国其发生率为1%~2%,但在法国(正常人群中抗体阳性率较高)出现此种感染的机会则增大,眼弓虫感染多发生于CD4 细胞低于150细胞/µl的患者,可以是原发感染,也可以是潜伏感染的激活。

AIDS患者的弓虫感染通常有严重的全身表现,如出现弥漫性神经功能紊乱,癫痫炎,肺炎急性呼吸衰竭咯血代谢性酸中毒压,弥漫性等,眼部损害可以表现为典的局灶性坏死性网膜炎,也可表现为非典型改变,病变通常为双侧性和多灶性,通常伴有玻璃体炎症,非典型病变要为弥漫性坏死性网膜炎,网膜管炎和伴有虹膜后粘连的葡萄膜炎,在一些AIDS患者眼部损害可是弓虫感染的最初表现,一些弓虫性网膜膜炎可以相似于CMV性网膜炎,二者的诊断和鉴诊断要依据临床表现,弓虫性网膜膜炎通常有中度至重度的玻璃体炎,而CMV性网膜炎则很少出现此种玻璃体炎,在诊断和治疗弓虫性网膜膜炎时应注意两个面:一是要进全身的详细检查,尤其要注意感染;二是不应使用大量的糖皮质激素,即使在病变影响黄斑区时也不能这样应用。

③眼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有5%~15%的HIV阳性患者发生眼带状疱疹,可同时或稍后出现于角膜炎,巩膜炎葡萄膜炎(网膜炎)或炎,对于健康成人,如发生眼带状疱疹则应当想到HIV感染的可能性。

HIV感染者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网膜炎发生率低于1%,但通常预后较差,它可以表现为两种式:一种为急性网膜坏死综征(ARN),此种病变常发生于CD4 细胞高于50细胞/µl的患者,通常出现周边坏死性网膜炎,表现为多发性扇形或“拇指印”样的损害;另一种式为进展性外层网膜坏死综征,它通常出现于CD4 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一般在50细胞/µl以下)的患者,患者出现多发性深层网膜白色损害,伴有广泛后极部网膜受累,外层网膜病变迅速融导致全层网膜破坏,在早期它不易与周边网膜炎相鉴,但进展非常迅速,并且网膜管一般不受累及,上述这些特点有助于将其与CMV性网膜炎鉴来。

梅毒:AIDS患者中,眼梅毒的发生已起人们的重视,其表现有葡萄膜炎(网膜炎,网膜管炎,网膜炎)和神经炎,患者也可出现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改变,Gass等报道了6例这样的患者,他们有典型的二期梅毒的表现,眼部出现双侧大的孤立的鳞状黄白色网膜下病变,病变中央色淡,伴有玻璃体炎,将此种病变称为急性梅毒性后极部鳞状网膜炎,荧光素眼底管造影检查发现灰白色黄色混浊区早期呈弱荧光,在色淡的中央部位可以见到斑点状无荧光,后期在灰白色黄色病灶区域可见到染色,相应部位可有浅的浆液性网膜离,也可出现周边部的网膜炎,轻度的视盘炎网膜管周围炎和虹膜炎等。

组织孢浆菌病:AIDS患者的播组织孢浆菌病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感染,眼组织孢浆菌病往往发生于播组织孢浆菌病患者,临床上可见白色乳油状的网膜网膜下浸润,边界清晰,可出现在的网膜组织检查发现网膜含有多发性白色损害,直径约1mm,病变周围多有白色晕环,病变位于网膜的浅表和深层,病灶中含有组织孢浆菌,有时病变伸至网膜下和网膜前,病灶多位于管周围,在许多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胞质可看到类似酵母的组织孢浆菌,在网膜炎的部位可以看到局灶性的膜炎,其中要细胞有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偶尔可见到浆细胞。

卡氏囊虫肺炎:AIDS患者中,卡氏囊虫性肺炎发生率高达80%以上,约60%为最初的机会感染,卡氏囊虫以往被认为是一种原虫类寄生虫,但有据表明它应当归类于真菌,由其所致的眼底改变,典型地表现为多发性黄白色网膜下白斑,微微隆起,直径约300~3000µm,见于整个后极部,如不治疗,这些病变通常逐渐增大,随着病变的增大,它们有时表现出不规则多发性分状外观,最后病变可融,荧光素眼底管造影检查显示病灶早期弱荧光,晚期染色,一般不出现玻璃体和眼前段的炎症,但可在病变部位发生网膜离,尸检发现卡氏囊虫聚积于病灶处,周围围以沫状物质,几乎未发现炎症细胞。

卡氏囊虫性膜炎相对少见,要发生于CD4 细胞低于250细胞/µl的患者,此种病变是播性卡氏囊虫感染的一个表现,患者通常不出现症状或出现轻度的短暂的视力模糊,即使病变位于黄斑中凹无管区之下的膜,患者也可有较好的视力,眼底检查可发现后极部有黄白色或多叶形膜病灶,病变通常进展缓慢,玻璃体和前房一般无炎症反应。

⑦新型隐球菌性膜炎:新型隐球菌性膜炎可见于AIDS患者,表现为视盘水肿,视盘旁出,多灶性黄白色膜浸润,可伴有视神经受累,后期可出现神经萎缩,此种膜炎与分枝杆菌,卡氏囊虫所致者相似,尽管它易发生于播隐球菌感染(如炎)的患者,但它可以出现于全身改变或膜炎症状之前,患者可伴有发热寒战头痛,不适,乏力等非特异性的表现,所以对AIDS患者出现膜炎并伴有上述全身改变者,应考虑到此病。

⑧结核:AIDS患者易发生全身结核杆菌感染,但膜受累者并不多见,膜病变要发生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抑制者,由其所致的眼底改变,典型地表现为双侧多发性黄色膜病变或在于整个眼底的粟粒状病变,一般患者不出现葡萄膜炎或玻璃体炎症反应,尸检可见干样坏死和单核细胞浸润,病灶处可见到许多抗酸杆菌。

(3)累及眼附属器的肿:在AIDS患者中,眼附属器可被AIDS伴有的肿所波及,如发生眼睑Kaposi肉瘤,结膜Kaposi肉瘤,眼眶淋巴等。

(4)神经眼科病变:HIV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或AIDS伴有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会性感染,都可以神经眼科的病变,神经眼科病变最常见的原因是隐球菌性膜炎,在AIDS所致的神经眼科病变中,此种原因所致者占50%,在伴有隐球菌性膜炎的患者中,1/3发生神经眼科损害,包括神经麻痹(尤其是第Ⅵ对神经易于受累),视盘水肿神经病变和偏盲神经眼科病变的其他原因有眼带状疱疹,病毒性炎和中枢神经淋巴

美国疾病监控中HIV感染分为4期:Ⅰ期(急性感染期),最初的HIV感染起急性感冒样的表现,持续约4~6周,最初抗HIV抗体阴性,但以后清中逐渐出现抗体;Ⅱ期(无症状感染期),此期患者无任何症状;Ⅲ期(持续的全身淋巴结病期),此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患者有持续的淋巴结病,伴有CD4 淋巴细胞轻度减少和CD4 细胞与CD8 细胞比值降低;Ⅳ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征期),此期出现进性的免疫功能障碍HIV感染的全身症状,机会感染或肿中易于检测出病毒,清中抗HIV抗体水平可能降低。Ⅳ期可以分为A,B,C,D,E 5个阶段,在阶段A,患者出现一系列的表现,如发热盗汗慢性腹泻体重减轻等;在阶段B,患者出现痴呆,周围神经病变,无菌性膜炎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的表现;在阶段C,患者出现机会感染;在阶段D,患者出现Kaposi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的原发性淋巴;在阶段E,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如炎,肾炎减少等。

疾病检查

包括CD4 细胞计数,抗艾滋病毒抗体测定,清HIV抗原检测和体液或组织的HIV培养。

荧光眼底管造影检查可以发现微管病变发生率远高于临床所见,管病变包括动脉毛细管扩张。

诊断鉴别

诊断

HIV感染的诊断要依赖于临床表现,CD4 细胞计数,抗病毒抗体测定,清HIV抗原检测和体液或组织的HIV培养,但应注意抗原检测的阳性率与疾病的阶段有密切的系:在Ⅱ期阳性率为19%,在 Ⅲ期为46%,在Ⅳ期增加至64%,HIV的培养与抗原检测同时应用可以提高阳性率。

世界卫生组织于1986年制定了一个临床界定的标准,规定了一些征和次征,如患者有两个征和一个次征,即提示患者可能患AIDS。

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2.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3.特发性CD4 T细胞减少症,HIV阴性。

4.自身免疫性疾病 结缔组织病,液病有发热消瘦者则应与之鉴

5.淋巴结肿大疾病 如霍奇金病,淋巴液病以及非艾滋病的KS。

6.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艾滋病可以症状,需要除外其他原因。

治疗预后

(一)治疗

1.HIV感染治疗的的 治疗的要在于抑制病毒复制,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预防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延长患者的生命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用于治疗HIV感染的药物 总体而言,对HIV感染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用于治疗HIV的药物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反转录酶抑制,另一类为蛋白酶抑制,前者又分为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和非核苷反转录酶抑制

3.抗病毒治疗的适应 一般认为有下列情况之一应给予药物治疗:

①急性感染期;

②患者出现了HIV感染症状

③CD4 细胞小于300细胞/µl,或HIV RNA>50000拷贝(rt-PCR)或>10000拷贝cDNA。

4.治疗案所用的治疗案多是几种抗病毒药物联应用。如常用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案即是使用2种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和1种非核苷反转录酶抑制,或2种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和1种蛋白酶抑制。已经证明此种治疗案可以增加CD4 淋巴细胞的数量,减少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命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5.中医中药治疗 有中药治疗AIDS病的研究已获得人们高度的重视。研究表明,补中益滋阴养肝清热解毒等中药对不同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在以中医辨证施治基础上的中药治疗联抗病毒药物治疗,将可能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

6.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一个研究组提出的建议

(1)对于无症状的CD4 淋巴细胞计数在500细胞/µl以上的患者,不需应用抗病毒药物,但应每6个月进一次临床和免疫检查。

(2)对于无症状的CD4 淋巴细胞计数为200~500细胞/µl者,可以给予抗病毒治疗或继续临床和免疫观察,如发现恶化,即应给予抗病毒治疗。

(3)对于CD4 淋巴细胞计数为200~500细胞/µl并出现HIV感染症状者,则应进抗病毒治疗。

(4)对于以往使用过抗反转录病毒药物者,则应首选Zidovudine,量每天为600mg,分次应用。

(5)Zidovudine可以与Didanosine或Zalcitabine联应用,但联应用的效果尚未确定。

(6)在使用Zidovudine过程中,如CD4 淋巴细胞计数低于300细胞/µl,则可继续用此药治疗或改为Didanosine治疗。如患者已使用Zidovudine 4个月以上,则应改为Didanosine治疗。

(7)如果患者不能耐受Zidovudine,或在用其治疗过程中疾病仍持续进展,则应改为Didanosine或Zalcitabine治疗。

(二)预后

药物治疗仅可减少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的发生,部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预后不良。

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情。

②、生活制注意休息、劳逸结,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养为。多吃蔬菜、水果、牛奶、甲等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易消化的滋补食品。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少吃狗肉羊肉等温补食物;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少吃含化物质、防腐、添加的饮料和零食。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烟等刺激物。

饮食保健

1、银菊花:银50克,菊花50克,绿20克。上药混共为粗末,用纱布分装成袋,每袋15克。每次1包,饮用。可清凉解热、疏风。用于头眼胀痛、睛红赤者。

2、蔓荆子粥:蔓荆子15克,粳米50克。将蔓荆子捣碎,加水500毫升,浸泡取汁,入粳米粥,空食用。每日1。可辛凉解散,用于目赤头痛者。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堇叶山梅花

下一篇 弱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