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液分泌过多
病因学
1.生理性反射:由于感情冲动、呕吐、咳嗽、打呵欠可出现泪液过多的现象。
2.神经性反射:由于结膜或角膜方面受到化学性或物理性刺激,如灰尘样异物,刺激性气体、冷、热、强光等刺激都可引起神经反射性流泪。再如鼻腔,鼻窦、口腔粘膜各方面受到腐蚀性气体,机械性因素等刺激,都可以通过三叉神经引起反射性流泪。
3.药物性反应:由于应用强烈的副交感神经兴奋剂如氨甲酰胆碱,新斯的明和有机磷农药等化学制剂引起药物性流泪反应。
4.泪腺本身的病变:如泪腺囊肿、泪腺肿瘤及米利兹(Mkulicy)综合征的早期都有流泪现象,但泪腺炎时并不一定流泪。
5.中枢性反射:过度精神兴奋,如癔病患者流泪多属此类,新生儿因尚未建立这种精神因素,出生后几个月哭时无泪,数月后哭时才流泪。
6.症状性流泪: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脊髓痨时结膜充血流泪(可能是面神经核上病变或三叉神经受刺激之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早期流泪也属于这类性质。
临床表现
1.对流泪患者
⑴药物治疗:服用强效安定药,如奋乃静、眠尔通、利眠宁,成人口服每次2.5~5mg,每日三次。
⑵避免情绪刺激,治疗眼部炎症,减少反射性泪液分泌。
⑶戴有色眼镜避免强光刺激。
2.对溢泪患者
⑴泪点位置异常,可用电灼,使其翻转正常。泪小管阻塞者采用穿线插管术,插管保留期十五个月,定期冲洗泪道注入2%甲基纤维素溶液。泪道广泛阻塞者采用金属插管由泪阜插入,经泪囊区泪管入下鼻道。
器官介绍
泪腺是由细管状腺和导管组成,它就是分泌泪液的器官。泪腺是由细管状腺和导管组成,它就是分泌泪液的器官。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泪腺窝里,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眶部,也叫上泪腺,较大,形态很像杏仁,大约12mm×20mm;下部为睑部,也叫下泪腺,较小。
泪腺有10~12条排泄管,泪液产生后就由这些排泄管排出。在正常情况下,泪腺在白天大约分泌0.5~0.6ml的泪液,起湿润眼球的结膜和角膜的作用,而在人睡觉时,则停止分泌泪液。
病理介绍
流泪大致有3种原因。
1、泪液分泌过多所致,常与角膜、虹膜、睫状体等组织遭受病变的刺激有关;烟尘和化学物品刺激所引起的流泪,也属此类。
2、由于泪道系统阻塞,正常分泌的泪液不能顺利排入鼻腔,以致反流溢出,临床上可用泪道冲洗的方法来证实。
3、由于下睑外翻,泪小点不能紧靠在泪阜上,使泪液的毛细管导流作用遭到破坏,泪液不能由泪小管进入鼻腔,因而外溢。这种流泪,主要发生在眼轮匝肌张力减低的老年人和面神经麻痹眼睑无法闭合的病人。
并发症
疾病鉴别
疾病检查
泪液分泌过多常做的检查有:
1、泪腺分泌功能检查:以确定有无分泌过多。
2、泪道通路的检查:如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从下泪小点处逆流出来,则可能有慢性泪囊炎;如有带血的分泌物溢出,则要考虑泪囊恶性肿瘤的早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治疗
疾病预防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