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腺肉样瘤病
基本介绍
病因
预防
并发症
常见症状
常为双侧泪腺肿大,可先后发生,也可单侧性,成结节状,质硬,无痛,逐渐增大,与眶内组织有联系,肿物在眼睑皮下和眶缘下可以移动,泪腺受损后可引起干燥性角膜结膜炎表现,眼外肌受累可致限制性眼肌麻痹,提上睑肌和上直肌受累可引起上睑下垂,其他眼部表现可有结膜结节,盘状或带状角膜变性,巩膜结节以及视盘病变等。
疾病检查
1.50%~80%肉样瘤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CE)增高。
2.病理学检: 眼睑结膜或眼眶病变组织活检可发现眼内及泪腺组织呈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有上皮样细胞伴有淋巴细胞,多核巨细胞等构成结节样的肉芽肿。
诊断鉴别
诊断
双侧泪腺肿大或眼睑和结膜结节,同时伴有肺,皮肤,淋巴结和肝脾病变者需高度注意到本病,血浆内ACE升高对本病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眼睑结膜或眼眶病变组织活检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确诊。
鉴别
1.Wegner肉芽肿:为最常伴有眼眶表现的血管炎之一,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多见于40~50岁,男∶女比例为2∶1,常累及眼,关节,皮肤,心脏和周围神经,50%眼部表现者有眼眶受累,常双侧眼眶同时受累,眼睑肉瘤,泪腺炎和鼻泪道可同时发生,90%以上有鼻窦病变,60%~90%病人血清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升高,如患者有眼球突出,角巩膜缘炎症性浸润,同时有呼吸道,肺及肾脏病变则诊断可基本成立。
2.特发性炎性假瘤泪腺炎型:急性者表现为颞上眼眶部位疼痛,上睑外侧压痛明显水肿充血,上睑出现横“S”形伴上睑下垂,颞上穹隆部结膜可见部分泪腺红肿,伴外侧结膜水肿充血,邻近外直肌受累可致疼痛,眼球运动受限和复视,不伴有全身表现,慢性者可继发于急性型之后或一开始即为慢性,表现为无痛性泪腺窝肿块,CT显示泪腺增大,密度均匀增高,周围组织有部分浸润,无骨质破坏,经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病变缩小。
治疗预后
(一)治疗
皮质类固醇药物对肉样瘤有效,一般可口服泼尼松30~60mg/d,3~4周后每周减药5mg,维持量为15~20mg/d,需服药1/2~1年或更长时间,也可局部注射曲安西龙(康宁克通)或曲安奈德有效。若病变局限或病变对皮质激素治疗无效者,可采用局部外放射治疗或手术治疗。
(二)预后
治疗中可检测血清ACE水平,了解病变的活动性。
护理
1、避免过度视力疲劳。 用眼应以不觉疲倦为度,并注意正确的用眼姿势,距离、光源是否充足等。每用眼一小时左右,让眼放松一下,如闭眼养神、走动、望天空或远方等,使眼得到休息。尽量不要长时间在昏暗环境中阅读和工作。
2、坚持定期按摩眼部。 可做眼保健操进行眼部穴位按摩,如按摩晴明穴、横竹、瞳子骨、太阳、医风等穴位。通过按摩,可加速眼部血液循环,增加房水中的免疫因子,提高眼球自身免疫力。
饮食保健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