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尖齿耳蕨

植株高25-100厘米。直立,高可达10厘米,连同残存的叶柄基部直径可达3厘米。植株高25-100厘米。直立,高可达10厘米,连同残存的叶柄基部直径可达3厘米;端及叶柄基部密被棕色或深棕色卵形或卵状披针、长达8毫米、宽达3毫米、全缘的厚膜质鳞片簇生;叶柄禾秆色,上面有沟槽,长5-40厘米,基部直径1-2毫米,向上疏被少数与基部相同的鳞片及较多渐缩小、披针或长钻、大多伏贴、......
目录

形态特征

植株高25-100厘米。直立,高可达10厘米,连同残存的叶柄基部直径可达3厘米;端及叶柄基部密被棕色或深棕色卵形或卵状披针、长达8毫米、宽达3毫米、全缘的厚膜质鳞片簇生;叶柄禾秆色,上面有沟槽,长5-40厘米,基部直径1-2毫米,向上疏被少数与基部相同的鳞片及较多渐缩小、披针或长钻、大多伏贴、边缘有疏长齿棕色或深棕色膜质鳞片叶片披针端渐尖,基部不缩狭或略缩狭,长18-65厘米,宽2.5-12厘米,一回羽状;羽片25-45对,无柄,互生或仅对生,平展,下部的间较大,有时略斜向下,上部的接近,镰刀状披针,长1-6厘米,中部宽3-10毫米,端渐尖,常有短刺,两侧显著不对称,基部上侧有三角状凸起,其外侧平或略向外凸起呈弧,与叶轴,基部下侧狭楔形,通直或略向弯,基部以上的两侧边缘有锯齿齿端通常或多或少向弯并有或长或短的刺;叶脉羽状,上面不明显,下面可见或明显,侧脉中脉上侧的自下而上羽状、二叉状至单一,中脉下侧的单一或二叉状。纸质或薄纸质,干后绿色灰绿色,上面色较深;叶轴禾秆色,上面有沟槽,下面疏被棕色或深棕色披针线形或长钻、边缘有疏齿、常伏贴的膜质小鳞片羽片上面光滑,下面疏被浅棕色棕色、狭披针的细小鳞片及短毛。孢子囊群较小,生于较短的小端,在羽片两侧各有1,中生或仅中生,通常下侧的下部小不育囊群盖小,深棕色,近全缘,早落。孢子赤道面观豆,极面观长,周壁具褶皱,常联结成网状。

生长习性

生长于海拔600-2400米的山地常绿阔林下,多见于阴湿石灰山谷。

产地分布

产于浙江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东南部,越南北部也有。

药用价值

【药 材 齿

 】台东山鸡

称考】台东(《台湾植物志》)、山鸡(《四川雷波》)

【科来源】鳞毛植物

【药用部位】齿

性味归经】甘,温。入

【功效治】调中止痛。用于胃虚的脘冷痛、食少不运。

【用法用量】服:9一12克,水服。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

【古籍考】始载于《中国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参考出处】《中国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武汉植物园创新引种植物名录

门中文 蕨类植物
门拉丁 Pteridophytes
科中文 鳞毛
科拉丁 Dryopteridaceae
科号 P45
种拉丁 Polystichum acutidens Christ
种中文 齿
种地点 湖北鹤峰
种时间 20040226
种号 46178
种材料
鉴定人 蔡妍
Id 193
栽培地点 温室
种数量 1株苗
栽培 盆栽
生长性状 草本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