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骨髓炎
概述
眶骨髓炎(orbitalosteomyelitis)是一种少见的眼眶炎症,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儿童易患此病可能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有关。眶上壁是最常见的发病位置健康搜索,其次为眶外壁,而眶下壁和内壁很少受累。 流行病学: 本病少见,儿童易患,男女无差别。
病因
感染来源于:①邻近组织感染,特别是额窦和筛窦炎症的蔓延;②因外伤导致异物特别是木质、竹签等植物性滞留眶内,或手术将异物放入眼眶内,如擦血用的纱布存留于眶壁周围引起局部眶骨感染;③血源性如感冒发烧或其他菌血症引起眶骨发炎常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眶骨髓炎最常见的原因是鼻窦炎,特别是额窦额窦炎中的毒素和细菌经无瓣的静脉直接侵犯板障静脉,产生化脓性或脓毒性栓塞静脉炎,引起骨髓发炎。筛窦感染可从很薄的眶内壁扩散到眼眶故内壁骨髓炎少见。上颌窦动脉吻合支丰富,单一动静脉脓毒血栓形成不会产生眶下壁坏死,所以眶下壁骨髓炎更少见。 发病机制: 属于感染性炎症,发病机制与感染性疾病相同。
实验室检查
1.脓液的细菌培养 细菌检出率不高。 2.血常规检查 在急性骨髓炎可见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 3.病理学检查 眶骨髓炎的病理资料极其少见。骨皮质和骨髓坏死吸收,周围骨髓和骨皮质有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纤维细胞增生形成膜分隔化脓腔病变周围骨细胞增生形成新骨而使边缘硬化。死骨中骨细胞骨母细胞和破骨细胞均消失。瘘管表面鳞状上皮披覆,软组织内有急慢性炎细胞浸润。骨破坏周围见骨细胞增生,骨样组织及钙化形成新骨。
其它辅助检查
1.X线检查显示眶骨破坏可有死骨形成,但不多见。周围有骨增生,显示在骨破坏缘密度增高。病变范围小时,X线显示正常。 2.超声探查显示眶内软组织的改变健康搜索,对骨破坏不能显示。软组织内见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的回声不均匀区健康搜索。 3.CT扫描显示骨破坏、骨膜增厚骨膜下有低密度区有外伤史时低密度区不均质可提示异物存在。由鼻窦炎症引起,可同时显示鼻窦病变呈高密度。 4.MRI显示骨及增厚的骨膜为无信号或低信号,骨髓炎坏死脓液在T1WI为中等信号健康搜索T2WI为高信号,鼻旁窦病变可提示诊断。异物在T1WI和T2WI均无信号显示。 >浆细胞 >淋巴细胞
临床表现
眶骨髓炎急性期有全身中毒症状,发热不适头痛等。局部眼睑眶缘皮肤充血,水肿,压痛,破溃后脓液流出。眼球移位,眼球运动受限。患者就诊常为慢性期。此时多无全身症状。眶缘处皮肤反复出现充血水肿,破溃,流脓瘘管愈合的过程。时好时坏,经久不愈,瘘管周围眼睑病变区瘢痕收缩,形成眼睑畸形,睑裂不能闭合或睑外翻,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视力下降,严重者可形成眼内炎。瘘管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可为阳性鶒。眶缘处骨膜炎表现局部疼痛健康搜索,眼睑充血水肿,压痛明显。有脓肿形成时可触及波动性肿物。眼球向对侧移位。脓肿破溃后形成瘘管。眶中部骨膜炎其疼痛部位深,眼睑仍有充血水肿眼球突出,眼球向对侧移位及眼球运动障碍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骨膜炎症增厚及脓肿形成;另一方面是由于炎症波及眶内软组织,影响其功能眶尖部骨膜炎的症状和体征较为严重,疼痛位于球后,压迫眼球使之加剧。骨膜炎累及眶尖部骨膜,因视神经硬脑膜与视神经孔处骨膜延续,视神经纤维受炎症水肿增厚的脑膜及骨膜压迫或神经纤维受炎症波及而导致视力下降鶒,视盘水肿或萎缩。
并发症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