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接骨木根

为忍冬科植物木的皮,湿疼痛、痰饮水肿、热痢、黄疸、跌打损伤、烫伤症状。9~10月采挖。洗净,晒干。①《分类草药性》:"甘,平,无毒。"②《四川中药志》:"味苦,性平,无毒。"①《本草拾遗》:"痰饮,下水肿痰疟汁服之,当利下及吐,不可多服。"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跌打损伤。"③《四川中药志》:"能接逗榫。治跌打损伤、热痢及黄疸。"服:汤,鲜者1......
目录

采集

9~10月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

①《分类草药性》:"甘,平,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味苦,性平,无毒。"

功用主治

①《本草拾遗》:"痰饮,下水肿痰疟汁服之,当利下及吐,不可多服。"

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跌打损伤。"

③《四川中药志》:"能接逗榫。治跌打损伤、热痢及黄疸。"

用法用量

服:汤,鲜者1~2两;研末为浸酒。外用:捣或研末调

选方

①治湿关节炎痛:三至四两,鲜豆腐四至五两。酌加水或红撮。(《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脚肿:(),同甘草水洗。(《植物实图考》)

③治筋骨折伤:鲜皮(或鲜)二至五两,栀子一两,共捣烂,黄适量,热,伤处大小摊药于布上,骨折复位后即以上药患处,夹固定。(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汤伤:木棍皮及适量,研粉,以菜油或香油调。(《陕西草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接骨木花

下一篇 接骨木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