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间歇性眼球突出症

间歇性眼球突出症多为单侧性,左眼发病率高于右眼,男性患者多见。管性疾病眼球突出者较少见。突眼多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眶,尤其是眶上张所致。无外伤及其他病史。无特效疗法,严重者可考虑手术切除张的静或作静结扎,但术后可出现眼外麻痹等后遗症。疾病称:间歇性眼球突出症(间歇性眼球突出症) 所属部位:头部 就诊科室:心血五官科 眼科 症状体征:视力障碍眼球突出眼痛毛细管......
目录

定义

疾病称:间歇性眼球突出症(间歇性眼球突出症)

所属部位:头部

就诊科室:心血五官科 眼科

症状体征:视力障碍眼球突出眼痛毛细管扩张症、眼球运动障碍

病因

突眼多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眶,尤其是眶上张所致。无外伤及其他病史。

症状表现

1、一时性眼球突出为本病重要特征,其突出程度可随头位的变化而增减,持续时间不等,常发作或偶然发作。病人在低头、用力呼、压迫颈静或颈向旁扭转时,都能激起一时性眼球突出,同时也显示:上睑下垂、睑肿胀、球结膜充水肿、瞳孔大、网膜张、视乳头境界模糊、眼球运动障碍眼压升高

2、发作时眼部有紧张感、偶有复视及暂时视力减退,并有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等全身症状或同侧颞、面部静扩张。

3、发作过后,眼球恢复原位,以上诸症状全部消退,但常显示眼球内陷,乃因管扩张、眶脂肪组织长期被压迫起萎缩之故。

检查

据病史,使用透明刻度或Hertel眼球突出计,测量眼球位置以及眼球突出的度数。我国人眼球的突出度平均为13.6mm,如果高于或低于此数时,可考虑为突出或后陷,但必须同时测量,且需要在相当时间间隔之间测量数次作为比较。测量法为:

(一)普通测量法:

以特制透明或一普通,零点安放于颞侧面眶缘上,让受检者向前直视,检查者从侧面观察角膜点在直的刻度(颞侧眶缘至角膜点的垂直离),即为其眼球突出度。同法检查双眼并记录之,此法只能作大体上的测量。

(二)何特(Hertel)眼球突出计测量法:

为常用而比较确的一种检查法,此种眼突出计要由一带刻度的平杆及两个测量器所组成。一个测量器固定于平杆之一端,另一个在杆上可以自由滑动,以适应不同的眶,且可从平杆刻度上读得眶的值。测量器上附有小刻度及两个交叉成45°角的平面镜,分反映刻度数值及角膜点影像。

测量时,测者与受检者对面而坐,将突眼计测量器上切迹处嵌于受检者颞侧眶缘,嘱其向前直视,此时由两平面镜中看到的角膜点所对的值即为眼球突出度。同时由平杆上刻度得知两眼眶的值,记录眶及各眼球突出度值。追踪观察时,应取同一眶

鉴别诊断

要需与一些疾病起的眼球突出症状相鉴,比如甲亢、眼球后肿物等占位性病变导致的眼球突出等。

甲亢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简称,是由于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而起的一种疾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甲状腺激素(TH)过多,造成机体的神经环及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要表现的临床综症。发病率高达1%。本病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4~6,要危害20岁至40岁人群,是仅次于糖尿病的一种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分泌疾病。多数甲亢起病缓慢,亦有急性发病。

“占位性病变”是医影像诊断中的专用词,通常出现在X射线、B超、CT、MRI(磁共振)、DSA(数减影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中。它的意思是:被检查的部位有一个“多出来的东西”。这个“多出来的东西”可使周围组织受压、移位。占位性病变通常泛指肿(良性的、恶性的)、寄生虫、结石肿等,而不涉及疾病的病因

间歇性眼球突出症为一时性眼球突出,发作过后能恢复原位;而甲亢,肿等导致的眼球突出,原发病没有治愈则眼球不会复位。

并发症

眼球突出严重时,易发生角膜炎。

角膜炎是角膜失去眼睑保护而暴在空中,起干、上皮落进而继发感染角膜炎症。角膜的常见原因有:眼睑缺损、眼球突出睑外翻、上述源性上睑滞留或不全。病变多位于下1/3的角膜。初期角膜及结膜上皮干、粗糙,暴部位的结膜充、肥厚,角膜上皮逐渐由点状糜烂融成大的上皮缺损,新生成。继发感染时,出现化脓性角膜溃疡

此外棉神经麻痹、深麻醉或昏迷也可导致此病。治疗法是先尝试用药物的治疗,用尽了这些法,才会考虑手术。角膜炎患者因角膜,极为不适。要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随时注意防止角膜,如在睡眠前,一定要涂大量的抗菌素眼膏,防止角膜和感染。必要时医生可以将眼睑暂时缝,既在睑裂中央留缝隙看东西,又保持了角结膜湿润。

治疗

间歇性眼球突出症无特效疗法。严重者可考虑手术切除张的静或作静结扎,但术后可出现眼外麻痹等后遗症。

眼外麻痹是由于眼外本身或其支配的神经系统受到损害而发生的器质性病变,表现为复视眼球运动障碍中医称“辘轳转”。必须及时诊治,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发展下去,可能转变为不可逆性的斜视甚至失明。治疗法为:

(一)针对病因治疗

1.对颅系疾病起者可进对症治疗,必要时请神经科会诊。

2.对病毒感染起者,可选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之青黛黄芩大黄马勃等。亦可选用西药病毒唑氨苄青霉素维生素C进治疗。

3.全身性疾病起者,在治疗全身性疾病的同时,进眼部局部用药。

4.能量合剂激素治疗;胞、维生素B12和地塞米松

(二)理疗和针刺疗法

1.针刺患侧承泣、外眦、眉中、四白、下池、百会、谷。针法用平补平泻法。

2.用30克、防风10克、茺蔚子15克、密蒙15克,水候温,用毛巾蘸水热患眼。

为防止发作,勿压迫颈静,衣领不可过紧,不可低头作过重的体力劳动,发作时宜采取平卧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椒疮病

下一篇 结膜结核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