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相关巩膜炎
疾病概述
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相关巩膜炎又叫Churg-Strauss综合征,是一类原因不明、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患者常伴有哮喘或变应性鼻炎,主要累及肺、心、肾、皮肤和外周神经。一般预后较好,但侵犯重要脏器和治疗延误者预后不佳。
疾病分类
疾病描述
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相关巩膜炎(Churg—Strauss综合症)病因不明,病理变化示坏死性血管炎。血管壁及血管外肉芽肿形成,组织内嗜酸粒细胞浸润,病变累及全身,特别是肺,心和皮肤、比结节性多动脉炎更少见,各年龄均可发现,男性稍多。
症状体征
疾病病因
病因不明。
病理生理
诊断标准
验检测可见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经激素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可下降 ,但复发时又再次增高,血沉增快,C -反应蛋白阳性,IgE升高,约 67%的患者抗白细胞浆抗体阳性。受累组织活检显示小血管的血管炎,血管周围肉芽肿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具有较高诊断意义。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病理学检查。 19 9 0年美国学者MASIAT提出的诊断标准为::①有反复发作的哮喘病病史 ;②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③系统性血管炎所致的单发性或多发性神经病变,如手套或袜套样分布;④X线有非固定性肺浸润性病变 ;⑤有变应性急性或慢性鼻窦炎病史 ;⑥病理检查示血管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如动脉、小动脉、小静脉外周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具备以上 6项标准中的 4项,或 4项以上即可诊断该病。抗白细胞浆抗体滴度显著升高者 ,亦有助于诊断。
诊断检查
治疗方案
治疗预后
在糖皮质激素应用之前,本病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主要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哮喘发作频繁及全身血管炎进展迅速者预后不佳。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甚至加用环磷酸胶以来使本病预后明显改善, 5年生存率从 25% 上升 50% 以上。对重症患者可每日静脉注射甲泼尼龙 0.5~ 1g,连用 3~5 天后改为泼尼松 40~60mg/d 口服 8周左右,酌减其量,维持治疗。若单纯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可加用环磷酸胶或硫唑嘌呤。
安全提示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