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干眼症

干眼症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症,是指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以眼睛干涩为症状的泪液分泌障碍性眼病。干眼症常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黏稠、怕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有时眼睛太干,基本泪液不足,反而刺激反射性泪液分泌,而造成常常流泪;较严重者眼睛会红肿、充角质化角膜上皮破皮而有丝状物黏附,这种损伤日久则可造成角结膜病变,并会影响视力。最近研究认为,眼表面的改变......
目录

症状病因

最近研究认为,眼表面的改变、基于免疫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性激素水平的改变等是干眼症发生发展的相因素,而各因素之间的系尚未明了。病因可分为以下四类:

1.水液层泪腺泪液分泌不足

是最常见的干眼角度原因;先天性无泪腺、老年性泪腺功能降低或是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造成泪腺发炎外伤、感染、自律神经失调,长期点某些眼药水或服用某些药物都会造成泪液分泌不足;长期戴隐眼镜者。

2.油脂层分泌不足

由于眼睑疾病造成睑腺功能不良。

3.粘蛋白层分泌不足

缺乏维生素A1者、慢性结膜炎、化性灼伤等。

4.泪液过度发、泪膜分布不均匀

眼睑疾病造成眼睑不良、眨眼次数减少、长时间停留在冷房或户外强风燥热的环境中。

临床表现

常见的症状是眼部干涩和异物感,其他症状有烧灼感、痒感、畏光、充、痛、视物模糊疲劳、黏丝状分泌物等。

测试检查

1.泪液分泌试验

正常值为10~15mm,小于10mm为低分泌,小于5mm为干眼

2.泪膜破裂时间

小于10秒为泪膜不稳定。

3.泪液蕨类试验

粘蛋白缺乏者,例如眼类天疱疮、Stevens-Johnson综征,其“蕨类”减少甚至消失。

4.活检及印迹细胞检查

干眼症患者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增大、上皮细胞鳞状化生、角膜上皮结膜化。通过计算结膜中杯状细胞密度,可间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5.荧光素染色

阳性代表角膜上皮缺损。还可以观察泪河的高度。

6.虎红染色

敏感性高于荧光素染色,角膜、结膜失活细胞着染色为阳性细胞。

7.泪液溶菌酶含量

含量<1200μg/ml,或溶菌区<21.5mm2,则提示干眼症。

8.泪液渗透压

干眼症和接触镜配戴者,泪液渗透压较正常人增加25mOsm/L。如大于316mOsm/L,可诊断干眼症。

9.乳蛋白

小于69岁的患者如低于1.04bg/ml,70岁以上的患者如低于0.85mg/ml,则可诊断干眼症。

10.泪液清除率检查

的在于了解泪液清除有无延迟。应用荧光光度测定法检测。

11.干眼仪或泪膜干涉成像仪

了解泪膜脂质层,干眼症尤其LTD(脂质缺乏性干眼症)患者可见泪膜脂质层异常,与标准图像比照可推测干眼严重程度。

12.角膜图检查

了解角膜表面的规则性,干眼患者的角膜表面规则参数比正常人增高,且参数越高干眼就越重。

13.检查

了解自身抗体的,征患者长见ANA抗体、类湿因子等阳性。此项有利于免疫性疾病所致干眼症的诊断。

治疗方法

干眼病是慢性疾病,多需长期治疗。若是因为眼睑暴导致的泪液过度发型干眼,应据病情把握眼睑重建的手术时机进眼睑的重建。

1.局部治疗

(1)消除诱因应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少接触空调及烟尘环境等干眼诱因;睑腺功能障碍者应注意清洁眼睑、应用抗生素等。

(2)泪液成分的替代治疗应用自体清或人工泪液,严重患者应尽量使用不含防腐的人工泪液。

(3)延长泪液在眼表的停留时间可配带湿房镜、硅眼罩、治疗性角膜接触镜等。

(4)其他避免服用可减少泪液分泌的药物,如降压药、抗抑郁药阿托品类似物等;有免疫因素参与的类型可加用免疫抑制或短期局部使用激素;手术治疗等。

2.全身治疗

要是改善患者的养状况,防止继发感染。食用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含胡萝卜素的蔬菜;鱼肝油等。

前尚无有效治疗,为了减少痛苦可频繁滴入生理盐水、人工泪液或抗生素眼膏;或用电小泪点,以减少泪液的流出。对于眼睑不全所致的眼球干,可眼睑成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固定性斜视

下一篇 浆水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