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反向斜视

反向斜视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斜视。在同一眼上,眼球有时斜,有时外斜;或当一眼注视时另眼斜而另眼注视时,该眼反而外斜,此种特异的反常现象即为反向性斜视斜视共存于同一病例的现象临床上极为罕见。发病年龄较早,出生或生后早期即发生外斜视,2~3岁才出现斜视。反向性斜视病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反向性斜视见于屈光参差、以往曾手术调不等、眼外部分麻痹或运动受限,以及因黄斑异位起的假性外......
目录

病因

反向性斜视病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反向性斜视见于屈光参差、以往曾手术调不等、眼外部分麻痹或运动受限,以及因黄斑异位起的假性外斜视亦可见于眼球后退综征,由于眼球运动异常,据注视向的不同,有时出现斜视,有时出现外斜视

临床表现

1.分类

(1)间歇性外斜并调

近视时表现为调斜视,而看远时为间歇性外斜视

(2)分离性垂直偏斜斜和外斜

本型临床上较多见。

(3)分离性水平偏斜(DHD)

是指违Hering法则的水平眼位分离的偏斜状态,如右眼注视时,左眼向或外偏斜,当左眼注视时,DHD则是向外或向偏斜,可同时伴有隐性眼震。如眼前放置三棱镜时,被三棱镜中和的眼不动,对侧眼反而转分离性水平偏斜,是近来新提出的反向性斜视的一种,它不同于分离性垂直偏斜斜视和外斜视,本型多见于斜视矫正术后,可并有调因素。

2.临床特征

(1)发病年龄较早,出生或生后早期即发生外斜视,2~3岁才出现斜视

(2)均有斜视与外斜视同时存在的特点,外斜视生后早期发病,与先天因素有斜视与调因素有

(3)屈光状态以远视最多,部分患者远视在中度以上。

(4)斜视常变化,有时外斜视,有时斜视,有时正位,很难获得固定的度数,一般斜视在5~20△,外斜视在10~25△。

(5)双眼视功能不良者居多,视力多为弱视

(6)AC/A比率正常或低于正常。

(7)戴远视矫正镜后,多数斜可获得矫正或减轻。

(8)本病常见于间歇性外斜并调斜,或在分离性垂直偏斜的基础上斜与外斜。而单纯分离性水平偏斜则极罕见。

检查

包括眼位视力、斜视度等检查。

诊断

本病的诊断要点应据间歇性外斜与调斜的特点。

鉴别诊断

注意与分离性垂直偏斜(DVD)斜和外斜的鉴

治疗

1.间歇性外斜视并调斜视

首先应瞳验光,如有远视应全部矫正,如弱视则应弱视治疗,对间歇性外斜视可以手术矫正。

2.分离性垂直偏斜斜和外斜

(1)如有远视

首先应全部矫正,然后分离性垂直偏斜及外斜的程度进治疗。如有碍外观可上直后退术和外直后退术。

(2)如无远视

据两眼上斜及外斜的程度,可分上直和外直后退术。

(3)对斜的处理

除矫正远视外可追踪观察。因有些病例斜可逐渐好转。如做手术,有加重外斜的可能,故后退术。

3.分离性水平偏斜

如有远视应全部矫正,有些病例戴远视镜后外斜度数可能加大,可考虑做外直后退或后固定缝线术;或后退加后固定缝线术对残留的斜应随访观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风轮赤豆

下一篇 风牵偏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