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白睛溢血

白睛溢血病是指白睛破裂,溢于白睛外膜之下,呈一鲜红色,界限分明的眼疾。又有称为色似胭脂症。相当于西医之结膜下出白睛溢血病是指白睛破裂,溢于白睛外膜之下,呈一鲜红色,界限分明的眼疾。又有称为色似胭脂症。相当于西医之结膜下出。⒈热客不降,热妄。 ⒉耗损,不足,致使失润,易于破裂而外。多见于老年人。⒈在白睛上可见大小不等之鲜红色点状、状出,边......
目录

基本概述

白睛溢血病是指白睛破裂,溢于白睛外膜之下,呈一鲜红色,界限分明的眼疾。又有称为色似胭脂症。相当于西医之结膜下出

病因

⒈热客不降,热妄。   

耗损,不足,致使失润,易于破裂而外。多见于老年人。

病症

⒈在白睛上可见大小不等之鲜红色点状、状出,边界清楚。    

⒉ 自觉症状不明显,多为他人发现。一般l~2周可自消退,不留痕迹。

辨证论治

郁火白睛鲜红咳嗽气喘渴,舌红苔黄,数。清化瘀。   

阴虚白睛溢血,兼见头晕眩,潮热盗汗,—口干颧红;心烦不寐,舌红少苔或无苔,细数。滋阴、消瘀血。   

肝经郁热:妇女每于月经来潮,则见白睛溢血,兼见面红心烦口苦干,头晕耳鸣舌红苔黄,弦数。疏肝泄热、消瘀血。   

气轮外伤所致,白睛,出鲜红、点,刺痛拒弦涩。化瘀止

治疗

西医治疗

(1)一般处理   

①保持安静,绝对卧床,应在当地进抢救,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以免加重出;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适当给氧,以间歇吸用为宜;   

③保持养和水电解质平衡。   

(2)控制压,降低增高了的压是防止进一步出的重要措施,但不宜将压降得过低,以防供不足.一般以维持在20.0-21.3/12.0-13.3kpa(150-160/90-100mmhg)为宜;   

(3)药和凝药对并无效果,但如消化道出或有凝障碍时,仍可使用;   

(4)预防及治疗并发症,重症病人应特加强基础护理,定时轻轻更换体位,注意皮肤的干清洁,预防褥疮部感染,瘫痪肢应注意保持于功能位置,按摩及被动运动,以防关节挛缩。

中药治疗

1、由肺热起者,治宜清退赤散加减。桑白皮黄芩肺热;归尾、赤芍牡丹凉血瘀;花粉、瓜蒌仁生津;甘草清热解毒桔梗可利,且载萄上。诸药用则收清之功。   

2、耗损,不足者,治宜平补、养。处归芍地黄汤加减。中以六味地黄为基础,养肝,用当归白芍。若加枣仁、五味子则可起到补、养的作用。   

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食疗法:旱莲草红枣汤:新鲜旱莲草50克,大枣8一10枚,洗净加清水2碗至1碗,去渣饮汤。   

:(竹汤)   

[药物] 淡竹叶(洗)3握,黄连(去须)30克,古铜钱14枚,大枣(去核)10枚,栀子仁15克,车前草(切细)100克,秦皮(去皮)30克。   

[制法] 将上药粗捣筛,加水3000毫升,取一半,滤去渣,药液备用。   

[用法] 取药液微热洗,每日两次,冷则重暖,以瘥为度。用于白睛溢血

疾病预防

⒈平时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保持情舒畅,适当做些户外活动。   

⒉饮食宜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⒊注意眼部卫生,不用手、脏手帕揉擦眼部。   

⒋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免其他原因继发前房积脓。

食品保健

多摄入养丰富的食物,如类、豆制品、五谷、黄豆等;多进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忌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应限制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奶油等,以及含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蛋黄籽、动物脏、肥肉等,因为这些食物可使固醇浓度明显升高,促进动脉硬化;可采用植物油,如豆油茶油、芝麻油生油等,浓咖啡、油炸食物也不宜食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聚叶虎耳草

下一篇 绢毛菊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