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前牙反牙合

上下弓近远中系异常可表现为下颌前突,近中错。多由于不良哺乳姿势,乳前滞留或早失,上恒切先天性缺失,不良习惯、乳尖磨耗不足,全身性疾病以及遗传性下颌前突所致。1.不良口腔习惯(1)不良的哺乳姿势,如不适当的奶瓶喂奶,下颌需向前用力吸吮,可。(2)有咬上或下颌前伸不良习惯,导致下颌前突。2.替期的局部障碍(1)乳滞留或早失,可造成个前......
目录

病因

1.不良口腔习惯

(1)不良的哺乳姿势,如不适当的奶瓶喂奶,下颌需向前用力吸吮,可

(2)有咬上或下颌前伸不良习惯,导致下颌前突

2.替期的局部障碍

(1)乳滞留或早失,可造成个或多数

(2)上乳磨牙早失,上恒前后移,可

(3)乳尖磨耗不足,高出弓平面,为避免上、下颌乳尖可能产生的早接触,下颌将向前或侧移动,成伴有或前交叉反的假性下颌前突

(4)上恒切先天缺失,如常见上颌侧切先天缺失,可起上颌前部发育不足,

3.疾病

(1)由于体或体的慢性炎症而刺激下颌前伸,久而久之,可导致下颌前突

(2)腭裂术后患者常常出现上颌发育不足,易造成及近中错,下颌相对表现前突。

(3)佝偻病患者,其钙、磷代谢障碍及面颌肉异常动力,常可导致较严重的下颌前突或前

(4)分泌疾患,如下垂体前机能亢进,可下颌前突

4.遗传性

具有明显的家族史,且下颌面畸异常显著。

临床表现

、部分并后近中错面可表现为下颌前突,上颌发育不足的凹侧面型。

1.源性

前牙反牙合多由于牙齿萌出或替换过程中的局部障碍所至,常表现为单纯的。反覆盖较小,磨牙系为中性或接近中性系。下颌的态、大小基本正常。

2.源性

多由于遗传和疾病等因素所致,除了外常显示反覆盖大。磨牙为近中错,并伴有颌。可表现为下颌角钝,下颌体长,下颌支短或上颌前部发育不足。颏部明显前突,下颌常不能自后退。面多呈凹面型,有时还伴有。这类又可分为3型

(1)上颌前部发育不足,下颌发育正常。

(2)上颌发育正常,下颌过度发育

(3)上颌发育不足伴下颌过度发育

3.功能性

由于不良哺乳姿势等而起下颌功能性过度前伸造成下颌前突,但其下颌态和大小基本正常,下颌可后退至前对刃系,可称之为假性下颌前突。如不及早矫治,日久可能发展成真性下颌前突

本病确诊除据临床表现外,可通过X线头影测量协助诊断。

治疗

1.头帽与牵颏兜矫正装置

适于早期骼型下颌前突的患者。可在乳晚期、替期或恒初期使用。可与矫正器,例如簧矫正器结使用。

2.前矫正装置

适于并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前突的早期骼型,可在替期或恒初期使用。

3.功能性矫正器

例如activator或FrankelⅢ型等。适于早期骼型和功能性,可在替期特是替晚期使用。

4.Ⅲ类牵矫正装置

要用于调整近中颌间系,常用于早期骼型,可在替晚期或恒初期使用。其矫正装置,可以是可摘的上下垫矫正器,或是固定矫正器,也可以两者联使用。

5.可摘式上颌簧矫正器

可用于任何的矫正,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整装置联应用。

6.固定矫正器

包括edgewise丝弓矫正器和Begg矫正器均可用于矫正,常常在替期或恒期使用。使用Begg矫治器时,应进Ⅲ类牵而不是Ⅱ类牵,牵力80克左右。

7.成年人矫治

如果是源性或轻度的,可以使用非整力的上述矫正装置进矫治。如果是并明显骼畸,则需要进正畸-正颌外科的联治疗。

预防

1.哺乳期间,纠正不良的哺乳姿势,避免婴儿下颌过度前伸。

2.保持早失乳的间隙,设法维持早失的上乳磨牙间隙尤其重要。拔除滞留,特要及早拔除滞留的下乳磨牙

3.由于扁体慢性炎症而起者,应及时治疗扁体疾患。

4.由于乳尖磨耗不足而起的,可通过调磨过高的干扰,而使下颌自复位。

5.由于口腔不良习惯起者,应及早纠正不良习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颧骨骨折

下一篇 青少年牙周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