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脑
形态特征
菊花脑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独特清凉香气,茎秆纤细,半木质化,直立或半匍匐生长,株高30-90厘米,茎杆较纤细,半木质化,分枝性极强,无毛或近上部有细毛。叶片互生,长卵型,叶面绿色,叶缘具粗大的复锯齿或二回羽状深裂,叶基稍收缩成叶柄,具窄翼,绿色或带紫色。秋季抽生侧枝。
生长习性
分布范围
繁殖栽培
繁殖方法
选地整地
以选用肥沃的沙壤土为好。播种前或移栽前,施足基肥,精细整地,做成宽1.2-1.5米,高约20-30厘米的畦。
培苗状苗
菊花脑容易栽培。零星种植可采用分株繁殖,成片种植则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也可进行多年栽培。采取多年生栽培的,3-4年后植株衰老,需要更新。
菊花脑可用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以扦插繁殖为好,其方法是:在5-6月份,选取长约5-6厘米的嫩梢,摘去茎部2-3叶,把嫩梢扦插于苗床,深度为嫩梢长度的1/3,插后保持土壤湿润,并用遮阳网遮荫,半个月左右成活。栽种密度为30厘米×30厘米。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首先要施足基肥,勤施“长脑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2500千克左右。定植时结合浇定根水施一次稀薄人畜粪,每667平方米约1500千克,以利成活。每采收一次结合浇水追肥一次,每667平方米每次追施腐熟人畜粪2000千克左右。如果实行多年生栽培,在地上部茎叶完全干枯后,于霜冻前割去茎秆,重施一次过冬肥,培土5厘米左右,有利于安全越冬和早春萌发。其次做好中耕除草,还应注意病虫害防治。
采收和留种:保护地栽培可提早在3月份采收,露地栽培一般在4-5月份开始采收。采收盛期为5-8月份,每隔半个月采收1次,直到10-11月份现蕾开花为止。采收次数越多,分枝越旺盛,采收标准以茎梢嫩,用手折即断为度,扎成小捆上市。连片种植每667平方米一次可收获150-200千克,年产4500-5000千克。采收初期用手摘或用剪刀剪下,后期植株长大,可用镰刀割取。采摘时,注意留茬高度,以保持足够的芽数,有利于保持后期高产,春季留茬3-5厘米,秋冬季留茬6-10厘米,春夏季可采4-5次,秋冬季可采3-4次。
病虫防治
主要价值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