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口腔单纯性疱疹

口腔单纯性疱疹(recurrent herpetic stomatitis)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皮肤粘膜病的口腔表现。临床上以出现蔟集性小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易复发。单纯疱疹(Herpes simplex)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所致。一、原发型疱疹口炎(primary herpetic stomatitis) 最常见的由1型单纯疱疹病毒起的......
目录

发病原因

单纯疱疹(Herpes simplex)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所致。

临床表现

一、原发型疱疹口炎

(primary herpetic stomatitis) 最常见的由1型单纯疱疹病毒起的口腔病损,可能表现为一种较严重的口炎-急性疱疹口炎。多数原发感染的临床症状并不显著。本病以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更多,因为多数婴儿出生后,即有对抗单纯疱疹病毒的抗体,这是一种来自母体的被动免疫,4~6个月时即消失,2岁前不会出现明显的抗体效价。本病在成人也不少见。

(1)前驱期:原发性单纯疱疹感染,发病前常有接触疱疹病损患者的历史。潜伏期为4~7天,以后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全身肉疼痛,甚至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颌下和颈上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涎拒食烦躁不安。过1~2天后,口腔粘膜广泛充水肿,附着和缘也常出现急性炎症。

(2)水疱期:口腔粘膜任何部位皆可发生成簇小水疱,似针头大小,特是邻近乳磨牙(成人是前磨牙)的上缘处更明显。水疱疱壁薄、透明,不久溃破,成浅表溃疡

(3)糜烂期:尽管水疱较小,但汇集成簇,溃破后可起大面积糜烂,并能造成继发感染,上覆黄色假膜。除口腔的损害外,周皮肤也有类似病损,疱破溃后成痂壳。

(4)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整个病程约需7~10天。但未适当治疗者,恢复较缓慢。患病期间,抗病毒抗体在液中出现,发病的14~21天最高,以后,抗体下降到较低的水平,虽可保持终生,但不能防止复发。

少数情况,原发感染可能在体广泛播,在极少数病例,HSV 可进人中枢神经系统,炎、膜炎。

二、复发型疱疹口炎

(recurrent herpetic stomatitis) 原发性疱疹感染愈以后,不管其病损的程度如何,有30%~50%的病例可能发生复发性损害。一般复发感染的部位在或接近处,故又称复发性疱疹

复发的损害有两个特征:①损害总是以起疱始,常为多个成簇的疱,单个的疱较少见。②损害复发时,总是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邻近原先发作过的位置。诱使复发的刺激因素较多,包括阳光、局部机械损伤,特是轻度发热,如感冒等;在许多病例中情绪因素也能促使复发。

复发的前驱阶段,病人可感到轻微的疲乏与不适,病损区有刺激、灼痛、痒、张力增加等症状。大约在10多小时以,出现水疱,周围有轻度的红斑。一般情况下,疱可持续到24小时以,随后破裂,接着是糜烂、结痂。从始到愈约10天,但继发感染常延缓愈的过程,并使病损处出现小脓疱,愈后不留瘢痕,但可有色素沉着。[1][2]

疾病诊断

大多数病例,据临床表现都可做出诊断。如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婴幼儿,急性发作,全身反应重,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和周围可出现成簇的小水疱。继后,口腔粘膜成浅溃疡周皮成痂壳。复发性感染成人多见,全身反应轻。在角、缘及皮肤出现典型的成簇小水疱。

鉴别诊断

一、口炎

损害为在分布的单个小溃疡,病程反复,不过发疱期;溃疡数量较多,要分布于口腔角化程度较差的粘膜处,不造成炎,儿童少见,无皮肤损害。

急性疱疹口炎疱疹疮的区

急性疱疹口炎

口炎

好发年龄

婴幼儿

成人

发作情况

急性发作、全身反应较重

反复发作、全身反应较轻

病损特点

1.成簇小水疱,疱破后成为大表浅溃疡

1.在小溃疡,无发疱期

2.损害遍及口腔粘膜各处包括牙龈、上、颊和粘膜

2.损害仅限于口腔的无角化粘膜

3.可伴皮肤损害

3.无皮肤损害

二、三叉神经带状疱疹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起的面皮肤和口腔粘膜的病损。水疱较大,疱疹聚集成簇,沿三叉神经的分支排列成带状,但不超过中线。疼痛剧烈,甚至损害愈后在一段时期仍有疼痛。本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生,愈后多不再复发。

三、手足

是因感染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EV71型所起的皮肤粘膜病。前驱症状发热、困倦与局部淋巴结肿大;然后在口腔粘膜、手掌、足底出现在水疱、丘疹斑疹,数量不等。斑疹周围有红晕,无明显压痛,其中央为小水疱,皮肤的水疱数日后干结痂口腔损害广泛分布于、颊、等处,初起时多小水疱,迅速成为溃疡5~10日后愈。但据国外资料,与其他肠道病毒起的手足病相比,由EV71型感染起的疾病发生重症感染的比例较大,病死率也较高,重症病例病死率可达10%-25%,应该起重视。

四、疱疹峡炎

由柯萨奇病毒所起的口腔疱疹损害,临床表现较似急性疱疹口炎,但前驱期症状和全身反应都较轻,病损的分布只限于口腔后部,如软悬雍垂、扁体处,为丛集成簇的小水疱,不久溃破成溃疡,损害很少发于口腔前部,牙龈不受损害,病程大约7天。

五、多性红斑

渗出性红斑是一组累及皮肤和黏膜,以靶虹膜状红斑为典型皮损的急性炎症性皮肤黏膜病。诱发因素包括感染、药物,但也有些找不到明显诱因。黏膜充水肿,有时可见红斑及水疱。但疱很快破溃,故最常见的病变为大面积糜烂。糜烂表面有大量渗出物成厚的假膜。病损易出,在部常成较厚的黑紫色血痂。皮损为常对称分布于手、足、前,损害为红斑、丘疹、水疱、大疱或血疱等。斑疹水肿性红斑,呈或卵,可向周围扩展,中央变为暗紫红色,衬以鲜红色边缘,若中央水肿吸收凹陷成为盘状者,称为靶红斑。

疾病治疗

一、全身抗病毒治疗

(1)核苷类抗病毒药前认为核苷类药物时抗HSV最有效的药物。要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更昔洛韦。原发型疱疹口炎:阿昔洛韦200mg每天5次,5天一个疗程;伐昔洛韦1000mg每天2次,10天一个疗程;泛昔洛韦125mg,每天2次5天一个疗程。原发感染症状严重者: 阿昔洛韦150mg/(kg/.d)分3次静点滴,5次一个疗程。阿昔洛韦对病毒DNA 多聚酶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不良反应有注射处炎、暂时性酐升高,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2)广谱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要通过干扰病毒核酸成而阻止病毒复制,对多种DNA 病毒或RNA 病毒有效。可用于疱疹病毒等的治疗。服200 mg,每天3~4 次;注射每千克体重5~10mg ,每天2次;不良反应为渴、白细胞减少等,妊娠早期用。

二、局部治疗

口腔粘膜用药对原发性HSV感染疱疹口炎是不可缺乏的,常使用的制有溶液、糊及含9

0.1%~0.2%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复方硼酸溶液,0.1%依沙吖啶溶液漱,皆有消毒杀菌作用。体外研究认为氯己定液对1型单纯疱疹病毒的生长有抑制能力,浓度增高,抑制力越强,并对病毒的细胞溶解作用也有抑制作用;体试验认为0.2%的氯己定对1型单纯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

3%阿昔洛韦软膏或酞丁安软膏局部涂擦,可用治疗疱疹。还可用溶菌酶20 mg、华素1.5mg等含化,每天3~4次。

疱疹继发感染时,可用温的生理盐水、0.1%~0.2%氯己定液或0.01%硫酸锌湿。锌可抑制1型单纯疱疹病毒DNA聚酶,进而直接影响病毒的复制。抗生素,如5%金霉素甘油,或5%四环素甘油局部涂搽。

三、支持疗法

急性疱疹口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必要时可采取卧床休息,供给足够的养。消除继发感染和减轻局部症状。若有高热,严重的继发感染,应使用全身抗菌治疗,酌情予以对症处理。

四、中医药治疗

祖国医认为急性疱疹口炎属于口糜的范畴,是由积热上攻上炎或再兼外感风热而致病。针对疾病的不同阶段,相应的辨证施治。疱疹口炎也可局部应用中成药,如西瓜霜等。

疾病预防

原发性单纯疱疹感染均因接触了单纯疱疹患者起。单纯疱疹病毒可—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皮肤、粘膜、眼角膜疱疹病灶处传染。单纯疱疹病毒的活动感染患者与无症状的排毒者,他们的唾液、粪便中皆有病毒存在。故本病患者应避免接触其他儿童与幼婴。复发性单纯疱疹感染的发生是由于体潜伏的单纯疱疹病毒被激活以后起的,前尚无理想的预防复发的法,要应消除诱使复发的刺激因素。

HSV-1起的疱疹口炎预后一般良好。但有极少数播性感染的病人或幼儿可疱疹膜炎。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魔芋

下一篇 菊苣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