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蕨菜

蕨菜 蕨菜(拉丁:Pteridium aquilinum,英文:wild brake),又叫拳头菜、龙头菜、,是科欧洲植物蕨菜株高60~100厘米,,与地面呈水平横走,匍匐生长上着生定根。新生上部向,被绒毛,展后为三回羽状复叶,革质,叶柄长、无毛;此后叶缘向里卷,着生红褐色子囊群,子囊含大量孢子。在中国地以及东南亚广泛分布。生长于稀疏针阔混交林中,多为野生采......
目录

形态特征

植株高可达1米。长而横走,密被锈黄色柔毛,以后逐渐落。远生;柄长20-80厘米,基部粗3-6毫米,褐棕色或棕禾秆色,略有光泽,光滑,上面有浅纵沟1条;叶片阔三角或长三角,长30-60厘米,宽20-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三回羽状;羽片4-6对,对生或近对生,斜展,基部一对最大(向上几对略变小),三角,长15-25厘米,宽14-18厘米,柄长约3-5厘米,二回羽状;小羽片约10对,互生,斜展,披针,长6-10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尾尖头的基部略呈楔形收缩),基部近平,具短柄,一回羽状;裂10-15对,平展,彼此接近,长,长约14毫米,宽约5毫米,钝头或近头,基部不与小羽轴合生,分离,全缘;中部以上的羽片逐渐变为一回羽状,长披针,基部较宽,对称,先端尾状,小羽片与下部羽片的裂,部分小羽片的下部具1-3对浅裂或边缘具波状齿叶脉稠密,仅下面明显。干后近革质或革质,暗绿色,上面无毛,下面在裂上多少被棕色或灰白色的疏毛或近无毛。叶轴羽轴均光滑,小羽轴上面光滑,下面被疏毛,少有密毛(f. pubescens),各回羽轴上面均有深纵沟1条,沟无毛。染色体2n=104。

生长习性

蕨菜蕨菜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喜光、湿润、凉爽的候条件。既耐高温,也耐低温,在32℃下仍能正常生长,在-36℃下能安全越冬,嫩在-5℃下才遭受冻害,在地温12℃,温15℃时叶片始迅速生长孢子发育的适温是25~30℃。蕨菜对光照敏感,强光与弱光下均能正常生长,但在光照时数较长的情况下生长发育快,植株健壮高大。对水分要求很严格,不耐干旱。土壤要求有机物丰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生长于海拔200-830米的山地阳坡及森林边缘阳光充足的地

分布范围

蕨菜产全国各地,但要产于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亚热带地区也有分布。生山地阳坡及森林边缘阳光充足的地,海拔200-830米。也广布于世界其他热带及温带地区。模式标本采自加拿大纽芬兰和St. Pierre。

繁殖栽培

蕨菜繁殖蕨菜繁殖式有两种,即有性繁殖孢子繁殖)和无性繁殖分株繁殖)。在生产上多肜无性繁殖法。无性繁殖,将地下挖出,选健壮者分株栽植,70~80cm,株50~60cm,苗高10~15cm时定植。

整地作床:选择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为宜,整地时施入落堆肥、厩肥,做成宽1m的平畦或高畦,待土壤解冻后即可栽植。

田间管理生长期间应勤中耕除草、浇灌,雨季加强排水,以免的腐烂;多次追施薄肥,可采收一次施一次肥,施肥在采收2~3天后进;入冬以枯草覆盖,以保湿;初春发前应及时浇水和追肥,促进萌发

采收:蕨菜种植一次可采收10多年,每年春季和夏初,当幼长到20~25cm时,叶柄幼嫩,小尚未展而呈拳钩状,即可采收。过晚会影响食用价值,并对来年收获有不良影响,过早则会降低产量。采收时,可用刀割或用手掐,要尽量贴近地面。采收一次后,10~15天可采收第二次,一年可连续采收2~3次。

防治

农田杂草的防治要有人工防治、化防治、机械防治、替代控制和生态防治等法。

人工防治

控制杂草种子入田人工防除首先是尽量勿使杂草种子繁殖器官进入作物田,清除地边、路旁的杂草,严格杂草检疫制度,选播种材料,特注意国没有或尚末广为传播的杂草必须严格止输入或严加控制,防止扩,以减少田间杂草来源。用杂草沤制农家肥时,应将农家含有杂草种子肥料过用薄膜覆盖,高温堆沤2-4周,腐熟成有机肥料,杀死其发力后再用。

人工除草结农事活动,如在杂草萌发后或生长时期直接进人工拔除或铲除,或结中耕施肥等农耕措施剔除杂草。

机械防治

农事活动,利用农机具或大天型农业机械进各种耕翻、耙、中耕松土等措施进播种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到不同时期除草,直接杀死、刈割或铲除杂草。

防除

要特点是高效、省工,免去繁重的田间除草劳动。国外已有300多种化除草,并加工不同剂型的制,可用于几乎所有的粮食作物、济作物地的除草。

替代控制

利用覆盖、遮光等原理,用塑料薄膜覆盖或播种其它作物(或草种)等法进除草。

种类介绍

蕨菜蕨菜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区品种各有特色,一般产地可分为以下几:

(1)河北承德蕨菜

河北承德蕨菜河北省著的野生蔬菜,承德地区面积有3.3万化顷以上,要分面于隆化、丰宁、平泉、宽城等地。全区年产量1000吨,是国蕨菜要出品基地。

(2)辽宁蕨菜

辽宁蕨菜辽宁省山区都有分布,尤其以东部山区分布广,数量多。要出日本和其他家国,国市场也很畅销。

蕨菜(3)蕨菜

蕨菜蒙古各地都有分布,但要产区在赤峰市、兴安盟等地,年产量约200吨。当地采摘期在6月份。

(4)黑龙江蕨菜

黑龙江蕨菜在海拔200~800米的高山地带都有分布,多与杂草混生。5月中旬始出土,5月下旬到初月上旬即可采收。

(5)贵州蕨菜

蕨类植物贵州分布广,种类多,食用蕨类植物有种左右。其中蕨菜在当地的采摘期为3月中旬至8月。

主要价值

蕨菜本种提取的淀粉称粉,供食用,纤维可制缆,能耐水湿,嫩可食,称蕨菜;全株均入药,驱湿利尿、解热,又可作驱虫

川南地区称本种为“米”,据说它的淀粉质量不如毛轴 Pteridium revolutum (Bl.) Nakai 的好。

养成分

蕨菜蕨菜胡萝卜素、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钾、钙、镁、素,甙、乙酰素、碱、甾醇。此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等。每100克蕨菜所含养素如下:热量(39.00千卡)、蛋白质(1.60克)、脂肪(0.40克)、碳水化物(9.00克)、膳食纤维(1.80克)、维生素A(183.00微克)、胡萝卜素(1100.00微克)、维生素C(23.00毫克)、维生素E(0.78毫克)、钙(17.00毫克)、磷(50.00毫克)、镁(30.00毫克)、(4.20毫克)、锌(0.60毫克)、铜(2.79毫克)、锰(2.31毫克)、钾(292.00毫克)。

物种危害

食用

蕨菜苷在的各部分中都有,而人吃的蕨菜的幼嫩部分)中含量更高。生化实验发现原苷可以跟氨基酸反应,也可以破坏遗传物质DNA。在动物实验中则表现出有致癌能力。专家建议应控制吃蕨菜的频率,以及吃蕨菜的数量。蕨菜就跟腊肉、香肠、烤肉的情况类似,都是具有致癌险性的食物,吃一点也不必太担长期大量食用。

多年生杂草。发生与危害孢子繁殖。林缘或山地阳坡。生长于桑园、园、园、山林、草地,为常见杂草,发生量大,危害较重。

食物营养成分

食物蕨菜
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302 千卡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腭裂

下一篇 鹅口疮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