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黑兰

黑兰 黑兰(拉丁:Remusatia pumila (D. Don) H. Li & A. Hay),芋、野木鱼天南星芋属植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录》无危(LC)物种。块茎,黄棕色条细长,直立,分枝芽鳞线形,先端下弯。鳞叶多数,长披针,长2到3厘米,常纤维状撕裂,宿存。花叶同出;花序淡绿色,佛焰苞管部绿色,长卵形,长1.2到1.5厘米,径1厘......
目录

形态特征

兰,多年生草本。发达,褐色,横卧,其上着生细长的数条;假鳞茎细长,,长达8cm,粗6mm,具3-5枚。卵形至长,长10-15cm,先端渐尖,全缘,基部鞘状抱总状花序

,长7-15cm;苞片细小;萼片花瓣常为黄绿色,长约8mm,侧面2枚萼片狭长,中萼片狭长花瓣线形唇瓣紫色紫红色,卵形或倒卵形,先端钝或凹入,基部有2个小体;蕊柱近先端的翅钝,基部稍膨大鼓出。蒴果纺锤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850-1000m的山坡阔林下。

分布范围

分布于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及西南地区。

主要价值

用于止:取全草切碎干,用水沸3次,每次沸腾30分钟,液、浓缩、离,取上清液调成1:1浓度的溶液,活性炭处理和高压灭菌后备用。临用时以消毒纱布或棉球蘸药液置于伤或手术切,稍加压迫。曾用于次全切除,剖探查,包皮环切,肿切除,阑尾切除,宫颈息肉切除,总管切流,疝、肠、子宫修补,剖产及绝育,各种外伤,拔,拔甲,囊肿切除等手术计38例。止最短时间45秒,个长达3分30秒,平均为2分钟左右。全部手术的皮肤、层和部分脏器切的中小管和广泛性渗,均耒用止钳和结扎,也不必清创即缝,术后未发现粘连以及其他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各家论述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血凉血,止。治牙痛服治跌打损伤。

2.《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补

3.《四川常用草药》:生新瘀,清,止吐血。治各种吐血,劳伤咳嗽肾阴咯血肠风,红崩,拔脓生,刀伤。

4.《贵州药植录》:治劳伤,小儿走子,搭

毒性

每天腔注射上述制1ml,前10天体重逐日增加,后10天体重稍减轻,未有死亡。肉注射1ml后2天解剖,局部肉呈微红色,6天后即无。

性味

苦,凉。

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苦,平。

②《四川常用草药》:苦,凉。

归经

用法用量

服:汤,9-15g,鲜品30-60g;或研末,每次9g。外用:适量,鲜品捣;或研末调

植物研究

性状鉴

,粗达30cm,或切厚1cm。表面灰绿色或淡棕色布不规则灰白色斑纹。树处的块深黄色。横切年轮明显,射线放射状排列。质坚硬,折断面纤维状。微,味苦。显微鉴横切面:外为木栓细胞,栓层有纤维,单个或2-20个成束在,薄壁细胞有单晶及少数簇晶,皮部有许多纤维束切向排列呈层状,纤维壁薄,弱木化,纵切面观长140-240μm,直径12-20μm,两端细尖;射线有单晶或簇晶,簇晶直径16-20μm。木质部导管、木纤维及木细胞组成,均木化,导管常含黄棕色含物。木射线1-5列细胞,具单纹孔。含淀粉粒。

理化鉴

(1)取本品粗粉1g,加水10ml,沸2-3min,趁热滤过,取滤液置试管中,用力振摇,产生持久性沫,加热后沫不消失。(检查皂甙)(2)溶血试验取2%去纤维红细胞生理盐水混悬液1滴,放在载玻上,加盖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的状,然后在盖玻一侧加1滴样品生理盐水浸液(l:3),在盖玻的另一端用滤纸吸液体,使检波逐渐渗入盖玻下,与红细胞接触处迅速发生溶血。(检查皂式)(3)本品水提取液干,加1-2ml酐溶解,再加浓硫-酐试色由黄转为红色紫色蓝色。(检查皂式)

成分

兰碱(nervosine)。

简介

出处: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同属植物帽羊兰LipariscucullataChien,在浙江全省山区都有分布,与兰的要区2端钝,总状花序较多(8-9朵),萼片端呈僧帽状。两种的功用相同。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50-1000m的山坡阔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及西南地区。

成份:含兰碱(nervosine)。

毒性:大每天腔注射上述制1ml,前10天体重逐日增加,后10天体重稍减轻,未有死亡。肉注射1ml后2天解剖,局部肉呈微红色,6天后即无。

性味

苦,凉。

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苦,平。

②《四川常用草药》:苦,凉。

归经

用法用量:服:汤,9-15g,鲜品30-60g;或研末,每次9g。外用:适量,鲜品捣;或研末调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咽结膜热

下一篇 咽鼓管阻塞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