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咽峡炎

峡炎,是发生在峡部位的急性炎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咽炎峡,是指部垂直面的一个环结构。上面为悬雍垂与双侧软游离缘,下面为,左右面为弓、弓,这四面结构共同构成了一个环状狭窄部分,称为峡。峡炎可由细菌、病毒及其他病菌起,表现为咽痛干、异物感、疱疹溃疡等,与急性扁体炎症状类似。峡炎中有几种特殊类型。①儿童疱疹峡炎,要由肠道病毒科萨奇A组病毒感染起。特征为急......
目录

病因病理

咽峡炎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也可单独发生。多发生于秋冬及冬春之交。

1.病毒感染

以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多见,多通过沫和亲密接触传染。

2.细菌感染

以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为,还有梭杆菌等。若细菌或毒素进入液,甚至发生远处器官的化脓性病变。

3.其他病菌

螺旋体等。

4.诱因

很多致病菌都是条件致病菌,平常共生于健康人的口腔中,而不致发病。但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过度疲劳养不良、压力过大、情绪低落、环境卫生条件差、维生素缺乏、肠道疾病、口腔不洁、龋病、恶病质液病、中毒等,皆可诱发本病。也可因为共用餐具而传染。

临床表现

儿童疱疹峡炎,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咽峡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每次由不同型病毒起。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部不适、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但大多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好转。

检查方法

检查可见峡明显充,部分可见软、悬咽峡炎雍垂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有压痛。

儿童疱疹峡炎,在软的后部、、扁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白色丘疹(淋巴结)。

樊尚峡炎者常有口臭舌苔厚。病变多局限于一侧扁体也可累及弓、牙龈壁。病变处覆有厚而污秽的假膜,呈黄色或灰白色,为溃疡的坏死物所构成,易于拭去,拭去后溃疡面上有小出点。

常规检查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提示细菌感染,若不增高,则可能为病毒感染。

诊断方法

症状、局部检查、常规,一般诊断不难。若要明确咽峡炎致病菌,可进拭子涂及培养。应注意是否为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流感和百日咳等)的前驱症状或伴发症状,在儿童期尤为重要。还应与某些全身性疾病所起的峡炎相鉴,以免漏诊较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病、粒细胞缺乏症猩红热、白喉等。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避免劳累、注意保暖、保持情舒畅、多咽峡炎水、吃稀软食物、止辛辣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2.抗感染治疗

细菌感染者,可给予抗生素服、肉注射或静点滴,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类,也可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病毒感染者,可服抗病毒冲击、阿昔洛韦泛昔洛韦抗病毒药,一天三次,也可静点滴维生素C,一天一次。

3.对症支持治疗

人体每天需要摄入2000毫升液体。如果咽痛剧烈不敢吞,可静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能量合剂等,补足生理需要量。发热患者由于汗液发,补液量应该更大。发热38.5℃以上,可给予袋冷。儿童患者高热容易出现惊厥,应在惊厥发生前积极降温。

4.局部治疗

复方硼砂溶液、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含漱6或点2含服,每天三次,可帮助减轻部不适症状

预后事项

大多数为轻型病例,预后良好。

预防方法

充足的睡眠,随温及时增减衣服。坚持锻咽峡炎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戒除烟多饮水,加强养,避免挑食及夜,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角果木

下一篇 咽扁桃体肥大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