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酱头

蓼科蓼属植物酱头Polygonum aubertii Henry ,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切,晒干。出自《云南草药》选Jiànɡ Tóu赤地胆、绛头、地胆、大红药、朱砂莲、九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齿蓼的块根酱头的原植物应为蓼科何首乌属的齿蓼Fallopia denticuta(Huang)A.J.Li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块根,切,鲜用或晒干。多年生缠绕草本。块根肥大,近球......
目录

出处

出自《云南草药》选

拼音名

Jiànɡ Tóu

别名

地胆、绛头、地胆、大红药、朱砂莲、九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齿蓼的块根
酱头的原植物应为蓼科何首乌属的齿Fallopia denticuta(Huang)A.J.Li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块根,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缠绕草本。块根肥大,近球,表面棕褐色,直径达10cm,常有状结并生出多数具分枝、弯、线状而长的小中空,长达1m或更长,基部稍木质,棕色、甚小而明显的斑点,分枝多,梢纤细,小黄色,有细槽纹,一侧被极短的微柔毛,其余无毛,中部的节间长5-9cm,最下及部的较短;托叶鞘干膜质,棕色,长4-6mm,先端斜而渐尖,无毛。互生;叶柄长2-6cm,部的叶柄较短;叶片柔嫩,长卵状三角,先端渐尖,长2-11cm,宽1.5-6cm,中部的叶基心形部的叶基平,鲜叶片的中央有深色色晕,两面无毛,但密生细小的乳头状突体,叶缘有甚小的裂齿总状花序,2-7个(稀单个)总状花序组成腋生及生的花序,总花梗长1-4cm,无毛;花梗约与苞片等长或稍长;苞片卵形,干后玫瑰红色,长约2mm;花被白色,裂瓣5,基部合生蕾期为阔卵形,盛时伸长,长达4mm,宽约2mm;雄蕊8枚,花药;子房长约1mm,花柱3枚,合生至中部,长约1mm,柱头头状。瘦果卵形,具3棱,包干宿存的花被期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沟、向阳的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

性状鉴 块根肥大,,或略呈葫芦,长10-20cm,直径8-18cm。表面棕褐色红棕色,凹凸不平,有明显的不规则皱纹,部有残余基。质坚硬,不易折断。
横断面绎红色,具粉性,可见同环。微,味苦、涩。

性味

苦;涩;性凉

归经


功能主治

健脾和中;清热解毒;调不良;痛;痢疾月经不调;崩漏疔疮初起;外伤消化不良痛;崩漏月经不调;外用治疔疮初起,外伤

用法用量

服:汤,6~9g;研粉,2~3g。外用:适量,鲜品捣

摘录

《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