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萎缩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发展缓慢的鼻腔慢性炎性疾病,发病具有地区性。本病女性患者较多,多发于青壮年,健康状况及生活条件差者易患此病,近年来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其特点是黏膜干、萎缩,鼻腔增大,嗅觉障碍鼻腔有大量黄绿色脓痂成,带臭味者称为臭症。西医病因:原发性萎缩性鼻炎:原因不明,说很多。传统观念认为本病是全身疾病的一种局部表现,可能与缺乏某些养成分如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等)造成......
目录

疾病病因

西医病因

原发性萎缩性鼻炎:原因不明,说很多。传统观念认为本病是全身疾病的一种局部表现,可能与缺乏某些养成分如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等)造成粘膜和质的养障碍,或与遗传因素、分泌因素、病毒或细菌感染等有。现代研究认为本病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性萎缩性鼻炎:可能与慢性鼻炎鼻窦炎分泌物的长期刺激,继发于鼻腔某些特异性病变如梅毒、麻、结核等,粉尘及有害化体对粘膜的刺激,中隔偏使一侧宽广的鼻腔继发下甲萎缩或代偿性增生肥厚,甲手术切除过多易发生继发性萎缩性鼻炎

中医病因

槁指因脏腑虚弱,窍失养所致。

病理

早期粘膜呈慢性炎症,继而发生萎缩,上皮变薄,纤毛落,柱状纤毛上皮萎缩退化,鳞状上皮化生,管壁纤维组织增生,肥厚,管腔缩窄,管壁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发生塞性动脉炎和海绵状静丛炎,供不足,造成粘膜养障碍,致粘膜、腺体、质萎缩和纤维化。纤维性变,质吸收,甲明显缩小,萎缩性病变可累及、上部及喉咽

疾病症状

常见症状孔干疼、头痛分泌物增多、嗅觉障碍、粘膜萎缩、呼吸为腐臭味、臭症、头昏甲萎缩、鼻塞鼻腔结痂

症状基于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症状是多样性的。

1.鼻咽

由于黏膜腺体萎缩、分泌减少和长期呼吸所致。

2.鼻塞

鼻腔脓痂阻塞,空不能通过,或者因为黏膜萎缩,神经感觉迟钝,虽有空通过,但不能觉察所致。

3.

一般出不多,由于黏膜萎缩变薄和干,或因挖和用力擤毛细管损伤。

4.头疼、头昏

黏膜萎缩,过度宽大,鼻腔的调温保湿功能减退,黏膜受大量冷空的刺激,或因鼻腔大量脓痂压迫黏膜所致,常表现在前颞侧和枕部头疼。

5.嗅觉障碍

鼻腔脓痂堆积,空中的含气味分子无法到达嗅区,或因嗅黏膜萎缩或嗅神经萎缩而导致嗅觉丧失

6.恶臭

带特殊的腐烂气味,由于臭杆菌等细菌使分泌物和结痂的蛋白质分解而产生的臭

7.其他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咽喉炎。

疾病检查

检查项窥镜检查

1.外鼻鼻腔咽喉所见

自幼发病影响外鼻发育者可呈梁宽平-鞍。少数患者外鼻可有特殊的外观,梁宽而平,尖上轻度凹陷,前孔扁翼掀起。

2.镜检查

可见鼻腔宽敞,从前孔可以直接看到鼻咽部。甲缩小,甲有时小到无法辨认,中甲有时稍呈肥大或息肉样变。鼻腔黏膜覆盖灰绿色痂皮,可闻及特殊臭味,除去痂皮后期可见少许积脓,黏膜色红或苍白。部黏膜亦充而发干,有时有脓痂覆盖,严重时部黏膜也成萎缩性改变。

3.鼻腔分泌物培养

常见有臭杆菌和类白喉杆菌,但并非真正致病菌。

4.X线拍和CT检查

可见甲缩小,鼻腔扩宽,鼻窦发育不良。

疾病鉴别

中医断:

1.鼻干不适,息热,嗅觉不敏,无涕或涕中带臭明显,粘膜干红,表面脓痂较多,口苦干,干咳,溺黄便结,舌质红,苔薄黄,数。

2.阴虚窍失濡中干灼热,嗅觉减退,涕中常夹膜萎缩,鼻腔宽大,痴皮较多,或有痒、干咳、音哑,舌红少苔,细数。

3.气虚窍失充鼻干不适,嗅觉减退,涕少而腥臭,常出微黄痂皮,鼻腔粘膜萎缩较甚,干而色淡,痂皮多而微黄或浅绿,并有头晕重少语音低沉,疲倦乏力。纳差腹胀淡,苔薄白,缓弱。

西医诊断:

1.鼻腔鼻咽部有干感。

2.鼻塞

3.嗅觉失灵。

4.呼吸有恶臭。

5.梁常扁平,翼外展。

6.鼻腔宽大,粘膜干萎缩,甲缩小,有大量痂皮或稠厚的脓性分泌物

西医鉴诊断:

本病应与、结核、梅毒等疾病相鉴,对可疑的病例应详细询问病史和进特殊检查,容易鉴。并发症鼻腔病变可向下蔓延至鼻咽部、气管,致粘膜干,分泌物减少,出现干脓痂,也可累及鼓管发生耳鸣重听症状

疾病并发

分泌性中耳炎:变态反应鼓管波及中耳腔;粘膜水肿波及鼓管,使狭窄,阻塞,鼓管功能障碍,中耳负压而渗液积存,出现耳闷,堵塞感症状

过敏咽喉炎:变态反应可向下波及咽喉,病人出现咽喉发痒,咳嗽,轻度声嘶,严重者可出现会厌,声带粘膜水肿而发生呼吸困难

疾病预防

1、改善生活,工作环境,常接触粉尘及化体的工作人员应戴罩。

2、本病患者,宜长期戴用罩,夏天更可用水湿润后戴,随干随即加湿

3、冬天烤炉上放上水壶,不加壶盖,让汽尽量发以润空

4、麻黄碱液,滴净等粘膜收缩

5、忌烟,及辛辣食物。

疾病治疗

西医治疗

一、维生素疗法

维生素A和B2对促进粘膜上皮细胞代谢和纤毛的活动有重要作用,缺乏后可致粘膜萎缩,纤毛清除功能减退。临床实践也明,维生素治疗本病有明显效果,维生素A5万~10万单位,肉注射,每日一次,或作甲粘膜下注射每周1次。维生素AD(鱼肝油)每日3次,每次2~3粒。维生素B210mg服,每日3次。维生素E25mg,服,每日3次。有人烟酸(维生素P)50~100mg,每日3次,或山莨菪碱5mg,每日3次。发挥改善鼻腔粘膜微环的作用。

二、分泌疗法

激素有使粘膜充增厚的作用,有人分析激素尚有使局部组织产生乙酰碱使管扩张充的作用,因此采用激素如用雌二醇配成0.5%的油或用乙烯雌粉油、喷或用纱条浸液填塞鼻腔换药,取得一定疗效。

三、免疫调的应用

据近代免疫研究认为萎缩性鼻炎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过去曾采用组织疗法或胎盘注射液注,但疗效不明显,近年来采用免疫促进转移因子胸腺肽,白细胞介素-2等,获得较明显的效果。

四、鼻腔局部治疗

1.鼻腔冲洗:鼻腔干脓痂较多者可用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2.刺激腺体分泌的润滑:如复方薄荷油、液体石腊,25%复方葡萄甘油鱼肝油液等,可湿鼻腔痂皮,易于擤出,也可润滑粘膜,促进环。3.1%链霉素,可抑制克雷白氏菌属(为分泌物和脓痂中占优势的杆菌)。但疗效不巩固,停药后容易复发。4.0.1%的新斯的明液喷或滴,可延长乙酰碱的作用时间,促进管扩张充

五、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的是缩窄鼻腔,减少水分的过度丢失,保持鼻腔湿润,并刺激粘膜,使管扩张,从而改善症状

1.鼻腔侧壁移固定术:凿上颌窦后将鼻腔外侧壁前1/3段移,中隔粘膜做一创面使之与移的甲粘连,将上颌窦填塞固定。由于手术反应较重,前已很少采用。

2.粘膜下填塞术:切中隔粘膜延续至底,剥离粘膜,埋藏自体,硅、颗粒状羟基磷灰石等,使鼻腔缩窄。

3.鼻腔部分或完全锁:于前孔后1cm环皮肤,将下面皮肤向上翻转缝,可完全鼻腔或残留一小裂隙,12个月后打鼻腔,见粘膜正常,无结痂

4.腮腺管移植术:将腮腺管移植于上颌窦,利用涎液间接的湿鼻腔,由于操作不便和术后易发生腺管狭窄、阻塞等,现已很少采用。

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1.清燥。清通窍汤加减。

2.阴虚窍失濡滋阴清燥汤加减。

3.气虚窍失充:益补中益四物汤麦冬五味子等。

中西医结治疗

萎缩性鼻炎中难治的疾病之一,单独中医或西医治疗效果均不满意。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已积累了丰富的验,应取其华进中西医结治疗。

1.中医中药与西医药物综治疗:西医治疗包括外用复方薄荷油滴,服用维生素AD、B2、E等,同时辩服用中药。

2.中药外治法,包括当归液等滴鱼脑石针灸等与服用西药,综治疗。

3.中药如丹参川芎注射液甲粘膜下注射或西药转移日子、ATP穴位再服用中药治疗。

4.重症萎缩性鼻炎手术前后服用中药,较单纯手术治疗的疗效明显提高。

疗效评定标准

好转:痂皮减少,症状改善。

预后:自幼发病者,可影响发育,出现鞍前孔扁平,翼外翻。

饮食禁忌

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忌食

1.忌辛辣刺激、油腻和热食物。

2.戒烟

宜食

1.宜食用含有大量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等.维生素缺乏使身体细胞新陈代谢失调,响正常的生理功能,黏膜萎缩.补充维生素能增加结缔组织抗感染能力,进组织的代谢,善黏膜环。

2.宜饮食清淡,食蔬菜、水果,持大便通畅。

食疗

1.鹌鹑小豆龙眼羹.鹌鹑2只,小豆30克,眼肉6克.三味加水至鹌鹑烂熟,2次食用.具有健脾湿养斑的功效.用于脾气虚弱之萎缩性鼻炎

2.汁大海.1个,10克,冬12克,大悔4个。将前三味水取汁,胖大海饮.具有养阴润燥的功效.用于肺阴亏虚之萎缩性鼻炎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外耳道异物

下一篇 外耳湿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