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金丝梅

金丝梅 金丝(拉丁:Hypericum patulum Thunb. ex Murray),云南连翘、断果、西洋金丝,俗土连翘,是藤黄金丝属半常绿或常绿小灌木植物金丝株高0.3-1.5米,丛状,具张的条;展,淡红至橙色,具2棱;披针、长披针卵形或长卵形,长1.5-6厘米;花序伞房状,花瓣金黄色,长状倒卵形至宽倒卵形雄蕊5束,花药黄色,子房呈宽......
目录

形态特征

半常绿或常绿小灌木,高0.3-1.5米,丛状,具张的条,有时略多淡红至橙色,幼时具4纵线棱或4棱,很快具2纵线棱,有时最后呈节间长0.8-4厘米,短于或稀有长于皮层褐色

具柄,叶柄长0.5-2毫米;叶片披针或长披针卵形或长卵形,长1.5-6厘米,宽0.5-3厘米,先端钝形,常具小尖突,基部狭或宽楔形至短渐狭,边缘平坦,不增厚,坚纸质,上面绿色,下面较为苍白色侧脉3对,中脉在上分枝,第三级网稀疏而几不可见,腺体多少密集,叶片腺体短线形和点状。

花序具1-15,自端第1-2生出,伞房状,有时端第一节间短,有时在中部有一些具1-3的小花梗长2-4(-7)毫米;苞片至狭长,凋落。直径2.5-4厘米,多少呈杯状;蕾宽卵珠,先端钝形萼片离生,在蕾及果时直立,宽卵形或宽或近至长或倒卵状匙,近等大或不等大,长5-10毫米,宽3.5-7毫米,先端钝形或微凹而常有小尖突,边缘有细的啮蚀状小齿至具小缘毛,膜质,常带淡红色中脉通常分明,小不明显或略明显,有多数腺条纹。

花瓣金黄色,无红晕,多少弯,长状倒卵形至宽倒卵形,长1.2-1.8厘米,宽1-1.4厘米,长约为萼片1.5-2.5倍,边缘全缘或略为啮蚀状小齿,有1近边缘生的腺点,有侧生的小尖突,小尖突先端多少至消失。雄蕊5束,每束有雄蕊约50-70枚,最长者长7-12毫米,长约为花瓣的2/5-1/2,花药黄色

子房多少呈宽卵珠,长,5-6毫米,宽3.5-4毫米;花柱长4-5.5毫米,长约为子房4/5至几与子房相等,多少直立,向端外弯;柱头不或几不呈头状。蒴果宽卵珠,长0.9-1.1厘米,宽0.8-1厘米。

种子褐色,多少呈,长1-1.2毫米,无或几无龙骨状突起,有浅的线状蜂窝纹。期6-7月,果期8-10月。

生长习性

金丝生长适应性强,中等喜光,有一定耐能力,喜湿土壤,忌积水,在轻壤土生长良好。

分布范围

金丝产中国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生于山坡或山谷的疏林下、路旁或灌丛中,海拔(300-)450-2400米。日本、南部非洲有归化,其他各国常有栽培

繁殖栽培

繁殖

金丝可采用分株繁殖扦插繁殖、播种繁殖,当需大量苗木时,可采用组培繁殖

1、播种

种子收集在每年8-9月果实成熟期进,选取生长良好的金丝采摘,待蒴果后揉搓出种子干后所得纯净种子备用。一般在低温下袋装贮藏,播种前用温水浸种1-2天可明显提高金丝种子率。要求深耕细耙,施足底肥,做成1.0-1.5米宽的平畦,等待播种。可春、秋播,一般在春季3月下旬或4月初进播种,选无,最好播种后2-3天无大雨或暴雨,采用条播或撒播均可,覆表土1厘米左右,床面盖草并洒水浇湿,播后10天出苗,20天左右出齐。

2、扦插

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选择生长健壮的1-2生条,剪成10-15厘米长的插穗,剪上平下斜,并用生长素或生浸泡处理。金丝苗床应浇透水,待水落后即可扦插,株10厘米×10厘米,插深为插穗长的2/3,管理以灌水、松土、除草为

3、分株

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栽培时进。分株一定要带土球,这样有利成活。采挖分株苗木可用尼龙袋包裹金丝根系或直接栽于,尽量不要金丝的破坏根系,一边采挖,一边包装, 采挖包装完后及时运输,常浇水,有利于成活。

4、组培

-获取材料

金丝当年生幼嫩条,在流水中冲洗干净,剪成3厘米长,用滤纸吸取多余水分,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的浸泡20秒,用无菌水冲洗3遍,再转入0.1%的升溶液中震荡5分钟,用无菌水冲洗5遍,然后置于高压灭菌过的铺有滤纸的小磁碟中,剪成0.5-1.0厘米含有一个的小段,接种在分化培养基中进培养。

-丛诱导

无菌小段在分化培养基上20天后处逐渐分化出丛,30天后长1-2.5厘米。这时将所得的簇生嫩剪下,切成1厘米左右小段转入增殖培养基上培养,40天时平均苗高3-4厘米,增殖系数6~8倍。

-生移栽

金丝苗长至2-3厘米高时,剪下嫩转人生培养基中,2周后每株生3-5条,生率达99%。将生后的试管苗不盖在温室中置5天后,盖置2天,取出洗净后在清水中浸泡2-3小时,移栽于蛭石、河沙、森林土(5:1:3)的基质中,用塑料薄膜覆盖,搭遮荫网防止阳光直射,湿度保持90%左右,10天后撤除塑料薄膜,新发育,成活率为93.6%。20天后将成活的幼苗移至森林土、田园土(1:1)基质中,株为10厘米X15厘米,注意水分和光照,15天后成活率为98%,当移栽苗长至15-20厘米时,带土移栽至大田,灌足水,缓苗1周后便始旺盛生长

栽培管理

1、采挖

每年2月上旬至3月中旬,土壤解冻后至萌前,或者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大部分叶片落后至土壤封冻前。

采用裸采挖,尽量不伤根系,断时要求切平滑,不得劈裂,挖出后最好在根系上套塑料袋,或用保湿剂根系打泥浆等法处理,有利于提高成活率。远离运输最好带土球,土球要完整,包装要严实,并且浇足水;树冠用草缠绕拢起,以减小摩擦损伤,提高成活率。

栽培坑一定要提前挖好,如果苗木一到,应马上进栽植。坑径要求比根系或土球直径大20-30cm,便于老伸展和新发育。坑表土和底土要分放置,坑底大而平,有条件时可施一些有机肥,并且覆盖表土

栽培前对部进修剪,剪要平,便于愈栽培根系一定要舒展,先放人表土,分层踏实,让根系土壤紧密结。周围围成土堰,栽后马上灌足水,3天后浇第2遍透水,1周后再浇1次透水,以确保成活。

2、浇水

枝芽萌动后至酌情浇2-3次水,夏季干旱时再浇2-3次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涝,忌积水。入冬时浇一次防冻水。

3、施肥

栽培前施足腐熟有机肥,以后每年秋季落后在际周围沟施入腐熟堆肥,生长一般不必追肥,以免条徒长下垂,影响观赏效果。

4、除草

为了使茂,需加强中耕除草。干旱季和盛夏每2-3周松土、除草1次,每次灌水后要及时松土,防止土壤结,提高土壤性,以利于根系生长发育。雨季每2周除草1次。

5、整修剪

每年夏季或冬季进修剪,剪去徒长弱枝及病虫,并据造型需要短长。通过修剪,使植株保持良好树和旺盛的树势,使植株生长健壮,茂,从而提高观赏价值。

病虫防治

金丝病虫害少,要是蚜虫类,防治法有:冬剪和夏剪时剪除被害梢或干卷叶片,消灭部分越冬卵和虫源;在冬季或早春萌前,喷5%机油乳或5%柴油乳杀越冬卵;在4-5月发生初期,喷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20%速灭丁乳油2000倍液,50%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2-3次即可控制;于5-6月为害盛期,以40%氧化乐果,久效磷等吸湿性杀虫油10-20倍液在树干涂环或浸防治,效果良好。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供观赏。金丝朵硕大,美观,金黄,观赏期长达10个月,是非常珍贵的野生观赏灌木。宜植于、假山旁及路边、草坪等处,也可配置专类园和径,还可盆栽观赏,亦能作切,是西部地区城市绿化的良好材料。

药用价值

全株药用,中药、细连翘土连翘,性苦、,有清热解毒、舒筋活利尿通淋及催乳等功效。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金丝猴

下一篇 金丝桃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