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常山饮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常山饮

知母、川常山、草果甘草),各二斤;良姜二十两,乌梅(去仁)一斤。

炮制:上件为粗末。

功能治:治疟疾。凡疟疾,盖因外客于府,生冷之物内伤,或先后热,或先热后,或热独作,或连日并发,或间日一发。则肢体颤掉,热则身如烧,头痛恶心,烦渴饮,喘急口苦干,酸疼,肠鸣腹痛,诸药不治,渐成劳疟者,此药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枣子一枚,至七分,去渣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常山饮

知母 川常山 草果 甘草)各1千克 良姜600克 乌梅(去仁)500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

功能治:劳疟则肢体颤掉,热则全身如烧,头痛恶心,烦渴饮,喘急口苦干,酸疼,肠鸣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150毫升,加生姜5大枣1枚,至10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卷八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常山饮

:常山 川山甲(木通 秦艽各7.5克 辰砂0.5(研)甘草)15克

制法:上锉为,作一

功能治:体虚及年老之劳疟

用法用量:用水450毫升,加乌梅大枣各7枚,至80毫升,再入汤150毫升,至150毫升,去滓,入辰砂,温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论》卷六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常山饮

:常山1两,鳖甲(去裙襕,)1两,知母)3分,白头翁3分,甘草,锉)3分,柴胡(去苗)3分,青蒿1握,桃枝1握,柳枝1握,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一切疟疾年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1盏半,入葱白薤白各3,切,浸1宿,取8分,去滓,空温服,欲发时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常山饮

:常山2两,干漆烟出)3分,甘草锉)1两,豉(生用)1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山岚瘴,面黄力劣,热往来,胸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同8分,去滓,空温服。吐出黄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常山饮

:常山(锉)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熟)1两,豆蔻(去皮)2枚,肉豆蔻(去壳)2枚,乌梅(和核)7枚,槟榔(锉)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山岚瘴疟热往来,或2日或3日一发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至6分,去滓候冷,未发前服。如热吃即吐。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常山饮

:常山半两,秦艽(去苗)半两,甘草,锉)半两,麻黄(去)半两,乌头裂,去皮脐,锉)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研)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半两,干姜)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治:一切瘴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生姜半分,枣2枚(破),至1盏,去滓,未发前,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三因》卷六:常山饮

:常山1分,川山甲()1分,木通1分,秦艽1分,辰砂半研),甘草)半两。

制法:上锉散,作1

功能治:劳疟

用法用量:水3盏,乌梅、枣子各7枚,半盏,再入1盏,至8分,去滓,入辰砂温服。虚人、老人皆可服。

摘录:《三因》卷六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常山饮

:常山1两,柴胡(去苗)1两,甘草微赤,锉)1两,栀子仁1两,茯苓(去黑皮)2两,石膏2两,蜀漆2两,鳖甲(涂令黄,去裙襕)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疟病。手足苦烦,发热,通身悉黄,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竹叶2-7,破50粒,至8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局方》卷八(绍兴续添方):常山饮

太医常山饮常山饮

知母2斤,川常山2斤,草果2斤,甘草)2斤,良姜20两,乌梅(去仁)1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疟疾。因外客于府,生冷之物内伤,或先后热,或先热后,或热独作,或连日并发,或间日一发,则肢体颤掉,热则身如烧,头痛恶心,烦渴饮,喘急口苦干,酸疼,肠鸣腹痛,诸药不治,渐成劳疟者。

用法用量:太医常山饮(《三因》卷六)、常山饮子(《卫生宝鉴》卷十六)。

摘录:《局》卷八(绍兴续添

《活幼心书》卷下:常山饮

:常山2两,槟榔2两,乌梅1两(和核)。

制法:前2味各锉,各用醇酿1宿,常山干,槟榔晒干,仍同乌梅父)咀。

功能治:疟后单热不退。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7分,热未发先空凉服。

久不除者,加此柴胡汤或藿香服。

注意:忌鸡、、羊、面、生果、毒物。

摘录:《活幼书》卷下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常山饮

:常山1两,豉1葛根(锉)3分,柴胡(去苗)3分,升麻3分,牡蛎()3分,大黄(锉,)3分,前胡(去头芦)3分,知母)3分,山栀子仁3分,壳(去瓤,麸)3分,半夏(汤洗7遍去滑,)半两,麦门冬(去)半两,桃仁(去皮尖双仁,)半两,甘草)半两,犀角(镑)半两。

制法:上(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治:疟疾。先后热,四肢黄瘦,头痛

用法用量:每用5钱匕,水1盏半,入葱、薤白各3,切碎,取1盏,去滓,分2服,发前及发时热服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六二:常山饮

:常山1两,甘草)1两,黄芩(去黑)2两,石膏(碎)2两,乌梅(去核,)14枚,当归(切,)2两,芍药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产后热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生姜3,枣2枚(),同至8分,去滓,当未发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理瀹》:常山饮

:常山、草果陈皮甘草

功能治:老年疟疾

用法用量:,嗅。不必食亦愈。

摘录:《理瀹》

《张氏医通》卷十三:常山饮

:常山()1钱,槟榔1钱,青皮)1钱,甘草1钱,当归1钱,穿山甲)8分(世本作木通),黑豆40粒,生姜7

功能治:疟发晡时至夜不止,实邪盛者。

用法用量:水、各半,1宿,侵晨热服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盛于中,阳明受病而疟发晡时,阴暗伤故夜热不止焉。当归黑豆益阴补,使充则疟不至深入阴分;槟榔疏利三焦,甲透彻经络,使表里交通则疟不至逗留中外;青皮破气甘草缓中和,使中气振发则疟不致留恋中;更以生姜,常山涌泄,水、各半1宿,总以振祛止疟之力。此养涌泄之,为疟久伤正实之专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三

《广嗣纪要》卷十一:常山饮

知母2钱,川常山2钱,炙甘草1钱,乌梅2钱,桃枝7

功能治:妊娠痎疟初起。

用法用量:、水各盅半1宿,发日五更温服。如吐勿忌,将吐即愈。

摘录:《广嗣纪要》卷十一

《医方大成》引张氏方(见《医方类聚》卷二四五):常山饮

:恒山饮

:常山、人参(去芦)、茯苓草果知母、贝母、甘草半夏、厚朴(姜汁制1宿,黄色)各等分

功能治:一切疟疾

用法用量:恒山饮(《普济》卷三九)。

注意:忌鸡、羊、牛肉、诸般毒食。

摘录:《医大成》张氏(见《医类聚》卷二四五)

《朱氏集验方》卷二:常山饮

:常山、槟榔乌梅甘草、北柴胡草果子各等分

制法:上(父)咀,为末。

功能治:疟疾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隔日,下1宿,遇发日早晨温服

摘录:《朱氏集验》卷二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常山饮

:常山半两,乌头裂,去皮脐)7枚,甘草(生用)1分,蒜1颗(8瓣者),糯米)1,豉()1,甑带3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诸疟。热不巳,日渐萎黄者。

用法用量:以1升2,浸,月下1夜,横刀一置药上,俟天明取5,去滓,空顿服,良久吐出恶即愈。如吐不巳,浆水粥止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医方集解》引《局方》:常山饮

:常山(烧)2钱,草果,)1钱,槟榔1钱,知母1钱,贝母1钱,乌梅2个,姜3,枣1枚(1有良姜、甘草,无槟榔。1穿山甲甘草)。

功能治:祛疟。疟久不巳者。

用法用量:半半水1宿,日未出时,空温服;滓用,待疟将发时,先服。

各家论述:此足少阴太阴药也。古云:无不作疟。常山水,祛老痰积饮;槟榔下气破积,能消食阴阳不和则疟作,知母滋阴,能治阳明独胜之草果辛热,能治太阴独胜之;贝母清结,泻热除乌梅酸敛涩收,生津退热。疟之也。赵以德曰:知母,入足阳明,治独胜之热,使退就太阴草果温燥,治足太阴独胜之,使退就阳明;二和则无阴阳交错之变,是为君药。常山热疟,吐胸中痰积,是为臣药。甘草和诸药,乌梅槟榔癖,破滞,是为药;穿山甲山而居,遇水而入,则是出入阴阳,贯穿经络于荣分,以破结之,为使药也。惟有郁者,用之收效。

摘录:《医集解》《局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常山饮

:常山(锉)半两,甘草(锉)1分,乌梅7枚(捶碎,去核),青蒿)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瘅疟。但热不,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即以小便1盏,水1盏,1盏,至1盏,去滓,当发日空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博济》卷四:常山饮

:常山、石膏大黄)、甘草)、鳖甲()、柴胡(去芦)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产后海虚,乘热发狂,闷乱时作;及室女体热,红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2盏,至1盏,放冷服

摘录:《博济》卷四

《慎斋遗书》卷八:常山饮

:常山、槟榔知母、贝母。

功能治:瘴发疟。

用法用量:水1宿,来晨温服

摘录:《慎斋遗书》卷八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常山饮

组成:常山三钱(9克)、草果三钱(9克)、槟榔三钱(9克)、知母三钱(9克)、贝母三钱(9克)、乌梅三钱(9克)、生姜大枣五枚。

用法:水沸后入陈一匙,疟疾发作前3小时左右服。

功效:疟祛

治:疟疾发作较久不止,热较高,渴。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疟疾。由于常山具有强烈的致吐等不良反应以及可致肾病理损害的毒副反应,并且疟原虫对常山具有抗药性,因此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

解:古云:无不作疟。阴阳不和则疟作。本以常山水、祛老痰积饮;槟榔下气破积,消食知母滋阴,治阳明独胜之草果辛热,能治太阴独胜之;贝母清结,泻热除乌梅酸敛涩收,生津退热,诸药疟之也。

现代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常山的水及醇提液对疟疾有显著的疗效,并有降压、兴奋子宫、抗肿、抗流感病毒、抗阿米巴原虫等作用。常山的有效成分常山碱及其衍生物常山酮已被实具有肯定的抗疟疾、抗球虫病等作用以及抑制肿生长和转移效果。

歌:常山饮中知贝取,乌梅草果槟榔聚,姜枣之,劫疟功堪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常山锉散

下一篇 常用冲寒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