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水不平衡
临床表现
发作期:眩晕发作初可仅有前庭或耳蜗症状,多次发作才有三联主征:眩晕、耳鸣、听力减退。
⑴眩晕:主症分五级,结束分两种方式:一是瞬间即逝,二是剧烈眩晕消失仍头晕及步态不稳持续数日之久,此期间可能有位置性眩晕。
⑵耳鸣:可最早症状,变化多样:蝉鸣声、吹风声、放气声、蟋蟀声等,低频吹风样耳鸣有诊断价值。梅尼埃病耳鸣为内耳病变,与中枢无关。耳鸣耳多为病耳。
⑶听力下降:初波动性,眩晕消失听力可恢复或正常,总趋势为每况愈下。
⑷其他症状:耳胀满感为第四主征,有此症状,-SP/AP≥0.4,自主神经症状,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自发性眼震、肠道蠕动增加、大便频繁、偏头痛。
间歇期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多数患者间歇期可长达3~10年,痊愈期限难定。可无症状或仅耳鸣及听力减退,少平衡功能障碍,头晕与精神因素有关。
鉴别诊断
一、症状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并不困难,但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后,突起眩晕、恶心、呕吐,但无耳鸣和听力损害,可有自发性眼球震颤。眩晕症状持续数周,然后逐渐缓解,无复发倾向。
2、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病
又称耳石病。多见于成年人,处于某一头位时易发生眩晕,持续数秒至数十秒,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回避该种头位可以不发或少发。无听力障碍。症状持续数周或数月而渐愈。部分病人可以复发。
3、急性化脓性迷路炎
多有化脓性中耳炎,为中耳乳突炎的并发症。眩晕骤起,伴恶心呕吐,有自发性眼震,快相向健侧,并有剧烈耳鸣,1~2日内患耳听力完全丧失。
4、药物中毒性眩晕
多种药物可引起第Ⅷ对颅神经中毒性损害,以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者为常见。眩晕症状通常于疗程第4周(少数为数天)出现,病人常觉外境在摇晃,当行走或头部转动时,尤为明显。有平衡障碍、行走不稳。变温试验显示双侧前庭功能明显减退或消失。如伴有耳蜗神经损害,则尚有双侧感音性耳聋。眩晕症状常持续数月而渐消退,前庭功能往往不能恢复。
5、颈性眩晕
常系颈椎骨质肥大性改变,使椎动脉颅外段血液受阻所致,发作性眩晕与头颈转动有关。若固定患者头部而使其身体向左右转动能立即诱发眩晕者,则诊断大致可以肯定。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椎动脉MRA检查可显示血管狭窄。
最常见者为听神经纤维瘤。表现为眩晕和一侧听力进行性减退。行走不稳,病侧常有听神经邻近神经结构受损的体征。X线检查显示病侧内听道扩大,CT或MRI可见病侧桥脑小脑角处有占位性病变征象。
7、中枢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多见于老年人,其最常见的症状为发作性眩晕,伴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等临床表现,症状通常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在24小时内完全缓解。累及脑干、小脑的病变,均可产生眩晕,但通常其眩晕症状较久,听力障碍不严重,并有比较持久的眼球震颤及脑干或小脑受损的其他神经系统体征。
8、眩晕性癫痫
颞叶癫痫表现短暂的发作性眩晕,多数病人还有精神运动性发作等其他临床表现,不难鉴别。脑电图检查可见颞叶区局限性棘波灶。抗痫药物常能奏效。
致病病因
确切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迷路小动脉痉挛、局部缺氧、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内淋巴产生过多,或由于内淋巴囊吸收障碍,引起膜迷路积水。病理改变有蜗管、球囊积水膨大,椭圆囊及半规管的积水较轻。内淋巴压力进一步增高,可引起前庭、基底膜或球囊壁破裂。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1.发作期治疗:
(1)药物治疗:
B:抗组胺药: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啶,甲磺酸倍他司汀等。
C: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都可喜(阿米三嗪almitrine30mg,,萝巴新raubasine10mg)等。
D:改善内耳微循环:碳酸氢钠,混合氧气,其他如培他啶,血栓通,丹参,川芎,罂粟碱,三七、银杏叶、刺五加制剂等。
E:镇吐药:二苯哌啶丁醇等。
G:维生素:多年来治疗梅尼埃病的药物中维生素似乎是必不可少的,维生素A、D、E保护上皮,维生素C、P改善毛细血管脆性,维生素B1、B6维护神经功能,维生素A、C、E抗氧化作用等。
H:地塞米松/氨基糖甙类局部治疗:庆大治疗:鼓膜穿刺(置管),咽鼓管逆行吹入,药物注射至蜗窗龛处的预置材料有明胶海绵、纤维蛋白胶等,也可用半植入或微导管持续给药,微虹吸管给药装置等。70%—90%眩晕可控制,并发症为轻、中度听力下降(30%);鼓膜穿孔;慢性前庭功能低下,共济失调,振动幻视;急性前庭功能低下,眩晕、恶心、幻视、失衡;症状加重;复发。
(2)内耳局部物理治疗:(耳部压力仪,Meinett治疗仪)通过鼓膜通气管间断将低频、低振幅压力脉冲传到鼓室蜗窗膜,内淋巴液向内淋巴管、内淋巴囊的纵向流动和吸收,及在膜迷路内的局部循环和吸收,减少内淋巴液,改善膜迷路积水同时淋巴液达到动态平衡。
Gate‘s报告8W后眩晕控制率90%,0.5~3kHz听阈明显改善。
2.间歇期治疗:低盐饮食,控制烟酒、咖啡,消除紧张。无症状,不治疗;有症状:山莨菪碱与维生素B6肌注;口服药;频繁眩晕东莨菪碱皮贴剂;中药;精神治疗;微量组胺脱敏疗法等。
手术治疗:一般认为药物治疗1年或以上疗效不佳可手术。Sennaroglu等认为药物治疗6月后有眩晕症状者,可试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3月后无效,鼓室注射庆大霉素适用于深度聋者,内淋巴囊引流术用于有残余听力者,两种治疗方法仍无效可分别用前庭神经切除术和迷路切除术。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段甦、李永新2007年总结。此外还有:球囊切开、颈交感神经切断、前庭超生破坏、耳蜗切开、耳蜗球囊切开、耳蜗透析术(氯化钠疗法),半规管开窗冷冻、内外淋巴分流、显微血管减压术等。
预防措施
1、调畅情绪
患者应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既不要抱无所谓的态度,但亦不要忧心忡忡,提心吊胆。长期忧愁、紧张心理更易加重植物神经功能的失调,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平日里患者应保持乐观的情绪、舒但的心情,并适当多参加文娱活动,多与亲戚朋友及同事交往,以清除自己的紧张心理。患者的卧室以整洁安静、光线稍暗为好。
2、注意安全,防止意外
本病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可以在无明显诱因及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因此患者平时生活工作宜注意安全,不要登高,不要在拥挤的马路上及江河塘水边骑车。另外患者最好不要从事责任性强,容易出危险的工作。
3、注意饮食调养
一般说来,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可常食用鱼、肉、蛋、蔬菜、水果等食物,而肥腻辛辣之品(如肥肉、烟、酒、辣椒、胡椒等)容易助热、耗气,不宜多食。此外由于本病的特殊性,还要求患者进低盐饮食,并注意少饮水。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患者宜注意加强锻炼,并根据身体情况制定合适的锻炼方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从而达到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一般说来,患者的锻炼方式可选择跑步、散步、打球、舞剑、太极拳、气功等。
病人平时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睡眠要保持充足、避免情绪波动、着急、恼怒、紧张、恐惧、焦虑等。都有可能引起眩晕、饮食要清淡、少饮酒、眩晕发作时要绝对卧床休息,头部不要左右摆动。
“美尼尔氏病”是一种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内耳病,主要病变为内耳的内淋巴液增多、压力增高,原因不明。患者常反复突然发作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和听力减退等症状。因这些症状首先为法国医师美尼尔所描述,故称此病为“美尼尔氏病”。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