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耳水不平衡

耳水不平衡 水不平衡,尼埃病、内耳眩晕症、美尼尔病,是一种常见的头晕眩晕疾病。在人体内耳中一个称为膜迷路的“软管”发生积水水肿起的一种疾病,即膜迷路积水所致。膜迷路积水是如何产生的,国际上没有明确的权威解释,但自1861年法国的Ménière医生发现此病以来,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已确认与钠的摄入、各种感染(细菌、病毒)、遗传、损伤、过敏及自身免疫疾病等因素密切相症状有:1.眩晕:多为突......
目录

临床表现

发作期:眩晕发作初可仅有前耳蜗症状,多次发作才有三联征:眩晕、耳鸣听力减退

⑴眩晕:症分五级,结束分两种式:一是瞬间即逝,二是剧烈眩晕消失仍头晕步态不稳持续数日之久,此期间可能有位置性眩晕

耳鸣:可最早症状,变化多样:蝉鸣声、吹声、放声、蟋蟀声等,低频吹耳鸣有诊断价值。尼埃病耳鸣内耳病变,与中枢无耳鸣多为病

听力下降:初波动性,眩晕消失听力可恢复或正常,总趋势为每况愈下。

⑷其他症状胀满感为第四征,有此症状,-SP/AP≥0.4,自神经症状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自发性眼震、肠道蠕动增加、大便频繁、头痛

间歇期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多数患者间歇期可长达3~10年,痊愈期限难定。可无症状或仅耳鸣听力减退,少平衡功能障碍头晕精神因素有

鉴别诊断

一、症状据本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并不困难,但应与下列疾病相鉴

1、前神经元炎

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后,突起眩晕、恶心呕吐,但无耳鸣和听力损害,可有自发性眼球震颤眩晕症状持续数周,然后逐渐缓解,无复发倾向。

2、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又称石病。多见于成年人,处于某一头位时易发生眩晕,持续数秒至数十秒,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回避该种头位可以不发或少发。无听力障碍症状持续数周或数月而渐愈。部分病人可以复发。

3、急性化脓性迷路炎

多有化脓性中耳炎,为中耳乳突炎的并发症。眩晕骤起,伴恶心呕吐,有自发性眼震,快相向健侧,并有剧烈耳鸣,1~2日听力完全丧失。

4、药物中毒性眩晕

多种药物可起第Ⅷ对颅神经中毒性损害,以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起者为常见。眩晕症状通常于疗程第4周(少数为数天)出现,病人常觉外境在摇晃,当走或头部转动时,尤为明显。有平衡障碍、走不稳。变温试验显示双侧前功能明显减退或消失。如伴有耳蜗神经损害,则尚有双侧感音性耳聋眩晕症状常持续数月而渐消退,前功能往往不能恢复。

5、颈性眩晕

常系颈椎质肥大性改变,使椎动脉颅外段液受阻所致,发作性眩晕与头颈转动有。若固定患者头部而使其身体向左右转动能立即诱发眩晕者,则诊断大致可以肯定。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椎动脉MRA检查可显示管狭窄。

6、桥脑小脑角病变

最常见者为听神经纤维。表现为眩晕和一侧听力进性减退。走不稳,病侧常有听神经邻近神经结构受损的体征。X线检查显示病侧听道扩大,CT或MRI可见病侧桥脑小脑角处有占位性病变征象。

7、中枢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多见于老年人,其最常见的症状发作性眩晕,伴复视构音障碍困难、共济失调等临床表现,症状通常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在24小时完全缓解。累及脑干小脑的病变,均可产生眩晕,但通常其眩晕症状较久,听力障碍不严重,并有比较持久的眼球震颤脑干小脑受损的其他神经系统体征。

8、眩晕性癫痫

癫痫表现短暂的发作性眩晕,多数病人还有精神运动性发作等其他临床表现,不难鉴电图检查可见颞区局限性棘波灶。抗痫药物常能奏效。

致病病因

确切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迷路小动脉痉挛、局部缺氧、毛细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淋巴产生过多,或由于淋巴囊吸收障碍,起膜迷路积水。病理改变有蜗管、球囊积水膨大,椭囊及半规管的积水较轻。淋巴压力进一步增高,可起前、基底膜或球囊壁破裂。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1.发作期治疗:

(1)药物治疗:

A:抗碱类药:山/莨菪碱,苯环壬脂等;

B:抗组胺药: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啶,甲磺酸倍他司汀等。

C:钙离子拮抗尼莫地平,氟桂利嗪,都可喜(阿米三嗪almitrine30mg,,萝巴新raubasine10mg)等。

D:改善内耳环:碳酸氢钠,混,其他如培他啶,栓通,丹参川芎罂粟碱,三七银杏叶五加等。

E:镇吐药:二苯哌啶丁醇等。

F:前功能抑制药:地西泮艾司唑仑苯海明等。

G:维生素:多年来治疗尼埃病的药物中维生素似乎是必不可少的,维生素A、D、E保护上皮,维生素C、P改善毛细管脆性,维生素B1、B6维护神经功能,维生素A、C、E抗氧化作用等。

H:地塞米松/氨基糖甙类局部治疗:庆大治疗:鼓膜穿刺(置管),鼓管逆吹入,药物注射至蜗窗龛处的预置材料有明胶海绵、纤维蛋白等,也可用半植入或微导管持续给药,微虹吸管给药装置等。70%—90%眩晕可控制,并发症为轻、中度听力下降(30%);鼓膜穿孔;慢性前功能低下,共济失调,振动幻视;急性前功能低下,眩晕、恶心、幻视、失衡;症状加重;复发。

(2)内耳局部物理治疗:(部压力仪,Meinett治疗仪)通过鼓膜通气管间断将低频、低振幅压力冲传到鼓室蜗窗膜,淋巴液向淋巴管淋巴囊的纵向流动和吸收,及在膜迷路的局部环和吸收,减少淋巴液,改善膜迷路积水同时淋巴液达到动态平衡。

Gate‘s报告8W后眩晕控制率90%,0.5~3kHz听阈明显改善。

2.间歇期治疗:低盐饮食,控制烟咖啡,消除紧张。无症状,不治疗;有症状山莨菪碱与维生素B6注;服药;频繁眩晕莨菪碱皮贴;中药;精神治疗;微量组胺敏疗法等。

手术治疗:一般认为药物治疗1年或以上疗效不佳可手术。Sennaroglu等认为药物治疗6月后有眩晕症状者,可试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3月后无效,鼓室注射庆大霉素适用于深度聋者,淋巴囊流术用于有残余听力者,两种治疗法仍无效可分用前神经切除术和迷路切除术。手术适应及手术法段甦、李永新2007年总结。此外还有:球囊切、颈交感神经切断、前超生破坏、耳蜗耳蜗球囊切耳蜗透析术(氯化钠疗法),半规管窗冷冻、外淋巴分流、显微管减压术等。

听力恢复:人工耳蜗植入,国郑亿庆等已报告1例。

预防措施

1、调畅情绪

患者应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既不要抱无所谓的态度,但亦不要忧忡忡,提。长期忧愁、紧张理更易加重植物神经功能的失调,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平日里患者应保持乐观的情绪、舒但的情,并适当多参加文娱活动,多与亲戚朋友及同事交往,以清除自己的紧张理。患者的卧室以整洁安静、光线稍暗为好。

2、注意安全,防止意外

本病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可以在无明显诱因及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因此患者平时生活工作宜注意安全,不要登高,不要在拥挤的马路上及江河塘水边骑车。另外患者最好不要从事责任性强,容易出危险的工作。

3、注意饮食调养

一般说来,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富有养,可常食用、肉、蛋、蔬菜、水果等食物,而肥腻辛辣之品(如肥肉、烟、辣椒胡椒等)容易助热、耗,不宜多食。此外由于本病的特殊性,还要求患者进低盐饮食,并注意少饮水。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患者宜注意加强锻炼,并据身体情况制定适的锻炼案,持之以恒,序渐进,从而达到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的。一般说来,患者的锻炼式可选择跑步、步、打球、舞剑、太极拳、气功等。

病人平时应注意劳逸结、避免劳累、睡眠要保持充足、避免情绪波动、着急、恼怒、紧张、恐惧、焦虑等。都有可能起眩晕、饮食要清淡、少饮、眩晕发作时要绝对卧床休息,头部不要左右摆动。

“美尼尔氏病”是一种以眩晕为症状内耳病,要病变为内耳淋巴液增多、压力增高,原因不明。患者常反复突然发作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症状。因这些症状首先为法国医师美尼尔所描述,故称此病为“美尼尔氏病”。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迷路震荡

下一篇 金叶柃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