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长柄石韦

长柄石韦,,水龙骨石韦亚科石韦植物。甘、苦,微。归膀胱多年生草本,高13~30厘米。细长,横走,密被深褐色披针鳞片须状,深褐色,密生鳞毛疏生;叶柄长6~15厘米,略呈四棱,基部有关节,被星状毛;叶片披针、线状披针或长披针,长7~2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略下延,全缘,革质,上面绿色,有细点,疏被星状毛或无毛,下面密被淡褐色状毛,......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3~30厘米。细长,横走,密被深褐色披针鳞片须状,深褐色,密生鳞毛疏生;叶柄长6~15厘米,略呈四棱,基部有关节,被星状毛;叶片披针、线状披针或长披针,长7~2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略下延,全缘,革质,上面绿色,有细点,疏被星状毛或无毛,下面密被淡褐色状毛,明显,侧脉略可见,细脉不明显。孢子囊群生在下面的全部或上部,在侧脉之间排成效,每孢子囊群间隔有星状毛,孢子囊群隐没在星状毛中,淡褐色,无囊群盖孢子囊有长柄;孢子两面

生长环境

生于山野的石上,或树上。

分布范围

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主要价值

1.1.镇咳、祛、平喘作用:小庐山石韦提取物101(水浓缩液)、410、411、1A母及晶1均有明显镇咳作用(二氧化硫咳法),但均不及可待因。从小半数致死量和镇咳有效量的比值来看,410用半数致死量的1/10即有明显镇咳效应,其效价高于原生药和其他成分。小服410,腔注射410、411、411-1C、1A母、晶4均有明显的祛作用(酚红法)。在位气管袋的狗每天服410,连服3或6周,气管量未有明显变化,但临床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可使量减少,可能由于气管袋没有慢性炎症,液没有病理性增高之故。但各种提取物均无明显平喘作用(豚组织胺喷雾法)。

1.2.对大慢性气管炎的治疗作用:用二氧化硫刺激产生慢性气管炎后,每天服410,10天为一疗程,共两个疗程,用药组浆液腺和粘液腺腺的体积都比对照组小,大、小气管的杯状细胞均比对照组少,尤以小气管中的减少较为明显。这与临床上用药后液减少的现象是符的。此外,用药组的炎症以及上皮细胞的病变也比对照组轻,这可能和气管粘液的分泌、积聚减少,改善了局部及全身情况有。是否庐山石韦本身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性味特点

甘、苦,微。归膀胱

①《本》:"味苦,平。"

②《录》:"甘,无毒。"

③《药性论》:"微。"

④《贵州草药》:"味辛,性平。"

制药炮制

拣净杂质,洗去泥沙,刷净茸毛,切段晒干。

①《录》:"用之须去黄毛。"

②《日华子本草》:"入药去梗,须微用。一法以羊脂干用。"

功用

利水通淋,清泄热。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 ①《本》:"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

②《录》:"止烦下气,通膀胱满,补五劳,安五藏,去恶,益精气。"

③《日华子本草》:"治淋沥遗溺。"

④《本草图》:"末,冷调服,疗发背。"

⑤《滇南本草》:"止痛。"

⑥《纲》:"崩漏金疮,清。"

⑦《植物实图考》:"治痰火,同瘦肉服。"

⑧《闽东本草》:"治痢疾。"

用法用量

服:汤,1.5~3钱;或入

气管哮喘

4~9岁每日用石韦全草5钱,10~15岁1两,16岁以上1.5两。每两加水1000毫升,成300毫升,趁热加入冰糖1两,分3次服,3天为一疗程。观察11例,服药后喘息消失者7例,减轻者2例,无改变者2例。多数在服药的当天哮喘症状即始平息,其他症状于次日或第3天消失,但停药后往往仍有复发,复发时间最短者为2周。复发时再用同法治疗,仍然有效。

慢性气管

曾采用庐山石韦单味、冲、提纯石韦"410"糖浆及复方庐山石韦临床观察,均取得不同程度疗效,其中以石韦"410"糖浆的效果较为满意。一:鲜庐山石韦全草每天1.6两(第一疗程用全草,第二疗程去毛、叶柄),头加水300毫升,沸后再20分钟;二加水150毫升,沸后20分钟。混2次液,以8层纱布过滤,分2次服。疗效:第1疗程服药人数计21例,有效率为47.6%,其中显效1例。服药2个疗程的16例,有效率为87.5%,其中显效1例。副作用要有馆,胸骨后不适,饥饿感,尿量增多及头晕,停药后症状即消失。二冲:日服3次,每次1包,相当于生药1两。治疗117例,服药一个疗程的有效率为47%,其中显效12例,好转43例,无效62例;两个疗程的有效率为57.6%,其中近期控制者3例,显效22例,好转39例,无效47例。继续服用到3、4个疗程时,有效率可增至87.5%与82%,显效率增为46.2~51%。说明延长疗程,可提高疗效。三提纯石韦"410"糖浆:每天2次,每次15毫升(相当生药1.5两),10天为一疗程,共服二个疗程。治疗40例,第一疗程有效者31例(78.2%),其中显效16例(40%);继续服用第二疗程的36人,有效率为88.9%,显效率为55.6%。个患者每天服3次,疗效更为显著。四复方石韦:用庐山石韦15两,江剪刀草1两,成浓汁,干,制成粉末,加适量糖粉,每天分3次,冲服。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78例,有效者200例(72%);其中近期控制13例,显效51例(23%)。大多数患者在服药2~3天后见效。在使用石韦各种剂型,特是提纯石韦"410"糖浆过程中看出,石韦具有良好的消痰作用,一般治疗1~2天后,量减少,粘稠度减低,咯转爽。这对改善通气功能,防止继发感染,从而减少对组织细胞的损害,促进病变的愈创造了有利条件。复方石韦(与江剪刀草用)镇咳作用较单味石韦为佳,平喘作用两者均较差,消炎效果也不佳。

有柄石韦全草,压榨去毛及孢子,水制成糖浆。第1~4日,每天含生药1两分3次服。第5~10日,每天量加倍。第11~15日照第1~4日量服。治疗50岁以上的重症患者12例,其中喘息型8例,有效5例,基本治愈2例,显效1例,进步2例;单纯型4例,仅有1例显效。说明石韦糖浆对喘息型患者疗效较好。

慢性肾炎

:取有柄石韦20左右(相当于2~3克),加水500~1000毫升,每日1分2次服。亦可用浸泡,当饮。

:每含生药0.5克,每次2~3,日服3次。治疗急性小球肾炎39例,36例有效;肾盂肾炎20例,17例有效。据观察,服药2~3天后,尿量即增多,浮肿逐渐消退。对于慢性小球肾炎,一般以3个月左右为一疗程,急性小球肾炎疗程为10天左右。

栽培技术

要采用分株敏殖式:3月栽种,栽前选较多的老株,连挖起,每3-4剪成1段,放水中浸1昼夜,吸足水分后栽种。应选树下石有苔藓植物的地才易栽活。栽时23-27cm,把苔藓植物,放入1-2段,用湿润的腐殖质土压紧。亦可利用石坎壁栽种,将种苗放在缝隙里,用湿润的腐殖质土塞稳。

田间管理:在它生长旺盛的季可以适当的喷洒肥料

化学成分

含绵马三萜(diploptene)、皂甙、蒽醌、黄酮、β-谷甾醇。

药材采集

春、夏、秋均可采收,除去须根,晒干。

归经记载

膀胱

①《滇南本草》:"入小肠。"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膀胱。"

宜忌

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 ①《本草集注》:"滑石杏仁为之使。得昌蒲良。"

②《本草从新》:"无湿热者勿与。"

③《得配本草》:"真阴虚用。"

选方

①治血淋石韦当归蒲黄、芍药各等分。上四味治下筛,匕,日三服。(《千金石韦) ②治淋浊尿血石韦猪鬃草连钱草各五钱,水服。(《贵州草药》)

③治石淋石韦(去毛)、滑石各三分。上二味,捣筛为,用米汁若蜜服一刀圭,日二服。(《古今录验》石韦)

④治尿路结石石韦车前草各一两,生栀子五钱,甘草三钱。水二次,早、晚各服一次。(《南昌医药》(1):14,1972)

⑤治蕴热,传于小肠,始觉小便微涩赤黄,渐渐不通,小膨脝:石韦(去毛,锉)、车前子(车前亦可)等分。上浓汁饮之。(《全生指迷石韦汤)

6治痢疾石韦全草一荫,水,调冰糖五钱,饭前服。(《闽东本草》)

⑦治崩中漏下:石韦为末,每服三钱,温服。(《纲》)

⑧治咳嗽石韦(去毛)、槟榔(锉)等分。上二味,罗为细生姜汤调下二钱匕,(《圣济总录》石韦)

⑨治慢性气管炎:石韦蒲公英、佛耳草各-两。水浓缩,分二次服。(中医研究院《攻克慢性气管炎资料选编》30,1971)

⑩小便淋痛。用石韦滑石等分为末,每取一小撮,水送服。

⑾便前有。用石韦研为末,以汤送服二钱。

热咳嗽。用石韦槟榔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姜汤送下。

⒀崩中漏下。用石韦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送下。

现代研究

1.化成分:石韦含β—谷甾醇、芒果苷、异芒果苷、延胡索酸等。

2.药理作用:石韦金黄葡萄球菌、变杆菌、大肠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抗病毒,镇咳,祛作用。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急性鼻窦炎

下一篇 金挖耳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