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
物种起源
因为其原产地在亚洲南部和中南美洲,自南而来称之为“南瓜”。
形态特征
【形态】:一年生草质藤本。具卷须,叶大,阔卵形具角棱或浅裂。花黄色,单性,生于叶腋,雌雄同株。果为瓠果,成熟时鲜橙红色,亦有金黄、橙黄色,下部常呈灰绿色。壳硬,不开裂。近柄处(通常悬挂处于上方)粗大呈扁球形,下部则明显收细,成三个突起,总形略似香炉。具多数种子。观果期7-10月。
雌雄同株。雄花单生;花萼筒钟形,长5-6毫米,裂片条形,长1-1.5厘米,被柔毛,上部扩大成叶状;花冠黄色,钟状,长8厘米,径6厘米,5中裂,裂片边缘反卷,具皱褶,先端急尖;雄蕊3,花丝腺体状,长5-8毫米,花药靠合,长15毫米,药室折曲。雌花单生;子房1室,花柱短,柱头3,膨大,顶端2裂。
果梗粗壮,有棱和槽,长5-7厘米,瓜蒂扩大成喇叭状;瓠果形状多样,因品种而异,外面常有数条纵沟或无。种子多数,长卵形或长圆形,灰白色,边缘薄,长10-15毫米,宽7-10毫米。
生长习性
【习性】:喜温暖,性强健,要求疏松而肥沃的土壤。
分布范围
【产地】:原产南美热带,今广泛栽培。
繁殖栽培
【栽培技术】:
看瓜露地栽培时,在北方多春夏播种或定植,秋季收获,在南方多冬春播种或定植,夏秋季收获。各地可在保证看瓜生育期的气温都在15℃以上的时期播种或定植。华北地区宜于断霜后的5月上旬播种或定植。其他各地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方式具体确定适宜播种期。
【育苗和定植】
播种期:播种日期依次在定植期前40~50天为宜。
浸种催芽:看瓜种子皮厚,发芽困难。一般先用50℃~55℃温水搅拌烫种20~30分钟,温度降到35℃左右时浸种20~24小时,然后冲洗干净,用干净湿布包好,放在30℃处催芽。
催芽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温、湿度及通气状况,当种子胚根伸出种皮1毫米时,定期挑出,放冷凉(15℃以下)处待播。
苗床准备:一般在阳畦或塑料棚内做1米宽平畦。最好用口径10厘米的营养钵,内装常规培养土。或在平畦内每平方米施腐熟马粪或混合粪10~15公斤,加草木灰200~300克,刨细掺匀,作营养土。
播种:选晴天上午先对钵或畦浇足底水。钵播时,每钵1粒发芽种子,随即盖培养土1.5厘米厚。平畦播种,在水渗后,按10厘米见方划格印,每格播1粒发芽种子,盖土1.5厘米厚。播种后最好在钵或平畦上覆盖地膜。
苗床管理:播种后至出苗前保持苗床白天28℃~30℃,夜间15℃~20℃,幼芽顶土时去掉地膜。子叶展平后降温3~4℃,缺水时及时补水,但不能浇大水。并注意多给光照和病虫防治。定植前7~8天给予露地条件炼苗。
整地做畦:看瓜地要选在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地方,亩施基肥6000公斤以上。然后深翻,使土肥混匀。耙平后做平畦,畦宽1.6~1.7米,长8~10米。再在畦内开沟,亩施饼肥1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或草木灰150公斤。稍加刨混,然后盖土10厘米以上,耙平畦面。
定植:看瓜以苗龄40~50天,有3~4片真叶为宜。北方需在绝对断霜后,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定植。每畦栽两行,行距50~60厘米,挖穴定植,深度与原苗坨平。也可先开沟,灌水稳苗。直播栽培时,按上述密度穴播。
栽培要点
观赏南瓜如拳头大小,形态有的像葫芦,有的像苦瓜,有的像雪梨,外形奇特可爱。颜色有金色、白色、条纹彩色,既可观赏又可食用。其栽培技术如下:
一、土壤要求栽培观赏南瓜应选择肥沃的中性土壤,富含有机质,最好选3年以上没有栽种南瓜的田块,周边100米内未种过其他南瓜,土壤翻耕后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进行喷洒,再用薄膜覆盖24小时消毒,两天即可播种育苗。
二、气候条件观赏南瓜对温度适应性较强,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生长适宜温度为20℃-32℃,属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条件下有利于雌花的生成。南方夏季应用遮阳网降温,防止太阳暴晒。
三、栽培管理观赏南瓜根系发达,有较强的耐旱能力,但也必须保证水分充足,这也是种好观赏南瓜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同时,要求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可用农家肥和复合肥交替搭配施用。注意,施肥不要浇在南瓜的瓜茎上。
四、病虫害防治观赏南瓜抗病能力极强,一般很少有虫害发生,但必须预防白菌病和稻飞虱,特别是白菌病,如预防不当,会造成整株死亡。预防时可用扑风虱对土壤和植株进行喷洒,10天喷洒1次,连喷3次。
种类介绍
全新品种
生砸无蔓金丝瓜是农民科学家朱思浩十几年心血培育的“绿色保健瓜菜”新品种。营养及药用价值极高:誉有“绿色保健果蔬”之美称. 另外生砸无蔓金丝瓜种植简单,能种植南瓜和西葫芦的地方均可栽培,她亩产8000斤以上,亩产值超万元。
食用方便,它不像其它金丝瓜需要蒸熟后才能搅丝的麻烦,只需将成熟瓜去皮去瓤瓜,用于揉瓜肉即可自然分离出晶莹透亮的缕缕黄丝来,可凉拌、油炸,做馅、酱菜、炒食等。瓜丝晾干可长期保存,食用时加入调科用开水泡开鲜嫩如初,瓜壳粉碎后是畜禽的优质饲料。该品种可谓全身是形容词。耐贮性强,不怕冻,越冻味越美,越冻成丝性越强,老瓜采收后,堆放在室内或室外,可贮藏6个月之久。适应性强,抗重茬,抗旱耐涝,不易早衰,耐热抗寒,对土壤和气候要求不严,凡是能种西葫芦,南瓜的地区均可种植。
该品种先后荣获国内“后稷金像奖”和“国际金奖”殊荣。
2007年12月15日在央视的“诺基亚”致富创意大赛上,生砸无蔓金丝瓜一举夺得全国二等奖殊荣,国内外200多家媒体予以报道。
瓜类新宠——看瓜
看瓜,顾名思义,是不是只能看不能吃。不是这个意思,因为看观的外形和西瓜一样,如果不注意分别大家都心为是西瓜,故此得名。
蔓生,植株长势超强,茎叶绿色,分枝性超强,野性十足。叶片肥大,开花率高,坐果性强,易座瓜。瓜圆形,表皮绿色,有清晰条纹,单株平均结瓜8-10个,一般单瓜重5—6公斤。籽粒绿色,仁可食,肉绿色,肉厚汁多,质细软而脆,无空腔,商品性特好,鲜食市场特好,更是各地果脯加工厂的最佳首选加工品种。全生育期130天,管理过程不需整枝打蔓。
看瓜的显著特点是体积大、水分多、热量低,可炒食、做汤、生腌,也可请渍成看瓜条。中国医学认为,看瓜味甘而性寒,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清胃降火及消炎之功效,对於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水肿腹胀等疾病,有良好的冶疗作用。看瓜还有解鱼毒、酒毒之功能。经常食用看瓜,能去掉人体内过剩的脂肪,由於看瓜含糖量较低,也适宜於糖尿病人"充饥",在炎热的夏季,如中暑烦渴,食用看瓜能收到显著疗效。
看瓜抗病性强,投入少,效益高,耐贮运,鲜瓜自然贮放6-8个月不烂不坏。亩植800株,平均亩产3万斤。亩经济效益是冬瓜的三倍。适应性广,耐盐碱,种植栽培管理简单,对土壤无选择,山坡。丘陵、河边,房前屋后均可种植,丰产性强,本品可套作、间作种植栽培,全国能种瓜类的地方均可引种栽培,是各地农民致富,调整种植结构的首选新项目,适应在我国所有种植瓜类地区推广种植。
优良品种
一、早熟品种
1、小磨盘:蔓长2米左右,主蔓于8—10节开始结第一个瓜。瓜形扁圆,似磨盘,单果重2—3斤。青熟时瓜皮为深绿色,老熟时呈棕红黄色,果面有十条纵棱,果肉甘面,品质佳良为早熟品种。
2、叶儿三:主蔓2—5节开始着生第一雌花, 以后每隔1—2节再生一雌花,为极早熟品种。其叶形小,果实为圆筒形,果面有白绿条纹相间,单果重约为3—5斤。
二、中晚熟品种
主要价值
【营养成分】:
水分96.5克、蛋白质0.4克、脂防0克、碳水化合物2.4克、热量11千卡、粗纤维0.4克、灰分0.3克、钙19毫克、磷12毫克、铁0.3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2毫克、菸碱酸0.3毫克、抗坏血酸16毫克。[1]
【营养分析】:
看瓜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糖以及少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B1,B2、C及尼克酸,其中维生素B1可促使体内的淀粉、糖转化为热能,而不变成脂肪,所以看瓜有助减肥。看瓜与其它瓜菜不同的是它不含脂肪,含钠量、热量都很低。看瓜的种子含有尿醇、腺碱、组氨酸及葫芦巴碱等,瓜瓤含有腺素、组织胺等。
【食用验方】:
3. 中暑、高烧、昏迷:看瓜500克,煮汤3大碗,日分3次服食。
4. 孕妇小便不利:看瓜汁一杯,调蜜一杯,频服。
6. 肺脓疡:看瓜子15克煎服,也可配桃仁、苡米、鱼腥草等同煎。
【用途】:观果植物,即可于房前屋后栽培观赏,又可陈设于案头。
亦可食用,入药有治疗哮喘、咳嗽的功效。
中药作用
【汉语拼音】:jin gu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mnopetalum chinense(Lour)Merr.[Eoonymus chinensis Lour;Gymnopetalum cochinchinensis(Lour.)Kurz.]
【科属分类】:葫芦科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30-900mm的山坡、路旁、疏林及灌丛中。
【动植物形态】:金瓜 多年生草质藤本。茎枝纤细,开展,初时有糙硬毛及长柔毛,老后渐脱落。叶互生;叶柄长3-5cm;卷须纤细,不分歧或2歧,近无毛;叶片膜质,卵状心形,三角形或3-5中裂,长宽均4-8cm,中间裂片较大,侧面裂片小,三角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细齿,两面均粗糙,上面深绿以,有短刚毛,叶背淡绿色,被毛,龙以脉上较密,背面叶脉隆起。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单生或3-8朵着生于总状花序上,总花梗纤细,下部近无毛,中部以上被有稀疏的黄褐色长柔毛;花萼筒和状,伸长,长约2cm,上部膨大,径3-4mm,裂片伸展,近条形;花冠白色,裂片长圆状卵形,长1.5-2cm,宽1-1.2cm,多少被长柔毛;雄蕊3,花丝粗壮,花药长约7mm,药室S形折曲。雌花单生,花梗较单生的雄花短,长1-4cm,子房长圆形,长1-1.2cm,径0.5cm,外面被黄褐色长柔毛,有纵肋,两端近急尖,花柱长约5-8mm,柱头3。果实长圆状卵形,橙红色,长4-5cm,外面光滑,具10条凸起的纵肋,两端急尖。种子长圆形,长约7mm,宽3-3.5mm,有网纹,两端钝圆。花期709月,果期9-12月。
【出处】:《中华本草》
食疗价值
葫芦科藤本植物桃南瓜的果实。又称金瓜、鼎足瓜、看瓜、吊瓜、红南瓜。我国河北、江苏、广西、四川等地区有栽培。秋季采收。鲜用,或风干备用。用时可除去种子。
【用途】:用于肺服不足,喘咳上气。现代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附方】:
1、蜜糖蒸金瓜:桃南瓜1个(250~500g)切下瓜柄,保留作盖用,将冰糖、蜂蜜各50g,装入瓜内,用原瓜柄盖好,放大碗内,置锅中蒸熟。趁热服食瓜瓤和种仁。开始4~5天每晚睡前一次服,以后5~6天,可分作2~3次服,10天左右一个疗程。
桃南瓜性能如上,冰糖、蜂蜜能润肺下气,与本品同用,润肺、平喘下气之功尤佳。用于支气管哮喘或老年性支气管炎,以阴虚肺燥者最适宜。
2、金瓜膏滋:桃南瓜1个(500g),切碎,加水适量,放锅中煮至极烂,滤去渣,取汁,加生姜汁100g,饴糖适量,共煎至浓稠。每次服1汤匙,沸水冲服。
本方以饴糖润肺,姜汁化痰,桃南瓜与二药共用,共奏润肺化痰,平喘下气之功。用于支气管哮喘或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喘咳痰多者。
烹饪方法
油炸金瓜条
【产品特点】: 外脆里嫩,口感绝妙,香锐而浓长,味精而幽远。
【操作流程】: 金瓜→去皮、去籽→洗涤→切条→腌渍→拌粉→沾糊→油炸→捞出→撒盐→成品。
【操作要点】:
4、拌料:将瓜条先拍上生粉,后沾全蛋糊(全蛋糊由面粉、精盐、味精、鸡蛋调成)。
5、油炸:当锅烧热放油约1000克左右,烧至约120℃时,将备好的瓜条放入油中炸制,炸熟后捞出,待油温再次升高时,放入复炸至金黄色捞出。
6、撒上少许椒盐,即成品。
金黄双瓜
【产品特点】: 外型美观,色调别致,脆嫩爽口,风味独特,可补中益气。
【操作流程】:
3、起油锅→两瓜丝搅拌→上调→成品
【操作要点】:
2、蒸煮:将洗净的金瓜蒸煮约8-10分钟(用筷子轻轻插入即可),捞出后浸入凉水出丝、漂洗沥干。
3、切丝:将洗净的佛手瓜切成宽为2毫米,长为6-8厘米的细丝。
4、起油锅:当油温升至100℃即停火,将两瓜丝倒入油锅中搅拌均匀,并放入调味品即成品。
凉拌金瓜
【原料】:老熟金瓜(又名金丝瓜、搅瓜)1个,黄瓜1根,蒜末10克,姜末3克,白糖5克,香醋30克,麻油10克,味精2克,精制盐3克。
【制作】:
1、将金瓜洗净后,切成两瓣,剜去种子及瓜瓤,置冰箱冷冻室(-18℃)冷冻半天以上,食用前取出解冻;
3、金瓜丝用凉开水洗一下,沥水后,拌入黄瓜丝,加入蒜、姜、醋、糖、味精等调料,拌匀装盘。
【营养评析】:金瓜是西葫芦的一个变种。瓜肉呈丝状,如粉条,清脆爽口,有“植物海蛰”的美名。且高钾低钠(152 : 0.9),低热值(100克含14千卡),对保护血管、维持正常血管有益。黄瓜含丙醇二酸,能抑制碳水化物转化为脂肪的过程。这是一道利尿、护肾、降压、减肥的保健菜肴。
八宝金瓜盅
【基本特点】:外润香,内甜爽,是一道很好客上菜
【基本材料】:金瓜(南瓜)一个约600克,糯米300克,糖制冬瓜片25克,熟莲子25克,熟冰肉50克,核桃仁25克,熟芝麻仁20克,柿饼25克,橘饼25克,葡萄干20克,白糖500克,葱珠油15克,生油750克、
【做法】:
1、先将金瓜刨皮,在瓜顶部的三分之一处切开盖留用,用刀修整成原来的形状(即保持整个瓜的造型)。同时挖去瓜内瓤籽并洗净。再将炒鼎洗净烧热,倒入生油,候油热至温度约200摄氏度时,把金瓜连盖放入油中炸过,捞起待用。
2、将糯米洗净,放进大碗或鲍盘,加入少量清水抹平,放进蒸笼炊20分钟至熟透取出,便成糯米饭待用。
3、将冰肉、糖冬瓜片、核桃仁、柿饼、橘饼均切成细丁。再把白糖250克,放入糯米饭内搅拌均匀,然后放入冰肉、核桃仁、柿饼、橘饼、糖冬瓜丁和熟芝麻、莲子、葡萄干、葱珠油搅拌均匀,装进金瓜里,用大碗盛着待用。
4、把金瓜放进蒸笼炊15分钟至金瓜熟透为准,取出盛入餐盘。再将炒鼎洗净,放入白糖150克,清水80克煮滚。滚至白糖全部溶化时,用薄淀粉水勾芡淋在瓜面上即成。
【辅料】:红枣8枚,当归、枸杞、玉竹、扁豆、山药、百合、莲子、莲米、苡仁各少许。
【过程】:
植物文化
南瓜原产于南美洲,已有9千年的栽培史,哥伦布将其带回欧洲,以后被葡萄牙引种到日本、印尼、菲律宾等地,明代开始进入中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南瓜种出南番,转入闽浙,今燕京诸处亦有之矣。二月下种,宜沙沃地,四月生苗,引蔓甚繁,一蔓可延十余丈……其子如冬瓜子,其肉厚色黄,不可生食,惟去皮瓤瀹,味如山药,同猪肉煮食更良,亦可蜜煎。”
元代贾铭在《饮食须知》中也曾提到“南瓜”,他说:“南瓜,味甘,性温,多食发脚气黄疸。同羊肉食,令人气壅。忌与猪肝、赤豆、荞麦面同食。”但此时哥伦布尚未发现美洲大陆,而中国亦未发现南瓜的其他野生种,因此书中“南瓜”绝非今天我们所说的南瓜,而是其他的瓜类植物。只是今天的南瓜也不适合与羊肉同食,故以讹传讹,甚至派生出“南瓜早就传入中国”“亚洲也是南瓜原产地”等等错误的说法。
南瓜的优点非常明显,它产量大、易成活、营养丰富,荒年可以代粮,故又称“饭瓜”“米瓜”。《北墅抱瓮录》中说:“南瓜愈老愈佳,宜用子瞻煮黄州猪肉之法,少水缓火,蒸令极熟,味甘腻,且极香。”所谓“子瞻煮黄州猪肉之法”,就是苏东坡制作东坡肉的方法,可见人们已将南瓜视为珍物。
从古籍上看,当时人们不仅吃果实,还吃叶,比如“以叶作菹,去筋净乃妙”,花亦能食,“泡以开水盐渍之,署日以代干菜”,但食花需去其心和须,否则太苦,而南瓜茎则可以“织屦及缫作丝为绦紃等物”。此外还用南瓜泡酒,被认为有利于保健,《本草求原》载:“蒸晒浸酒佳。其藤甘苦、微寒。平肝和胃,通经络,利血脉。”
光绪之前甚少见“南瓜”之说,多以“番瓜”“翻瓜”“蕃瓜”“房瓜”“窝瓜”称之,一方面是说它来自海外,一方面是说它体量巨大,此外还有“金瓜”一说,因为它色泽金黄,且有药用价值。鸦片泛滥时,南瓜常被用作药物,以治疗烟瘾。
南瓜传入中国有多条路径,但以广东、福建、浙江为最早。中国人初期误以为南瓜来自日本,故名之为“倭瓜”,因日本在中国之东,所以又称南瓜为“东瓜”,此外还有进一步误会为产自朝鲜半岛,名之曰“高丽瓜”,而日本人则以为南瓜来自中国,所以称它为“唐茄子”(当时日本人将中国产品概称为唐物)。到了清代中后期,中国南方南瓜沿大运河向北移栽,特别是山东,成了北方南瓜种植重镇,人们开始意识到此瓜应自南来,“南瓜”之称开始流行。
民间习俗
中国江南区,每逢立春家家吃南瓜,以示迎春。一些文人雅士在快要成熟的小巧“桃南瓜”表皮刻上诗文或图案,随着瓜的成熟,瓜皮上便留下了美丽的图画和诗文,把它搁置于案头,可增添生活情趣。在西方许多国家,每年十月三十一日的万圣节(Halloween)上,人们用南瓜雕空成一盏盏精美的南瓜灯笼,用它来祛邪避鬼,欢度节日。
民间传说
南瓜雕空当灯笼的故事源于古代爱尔兰。故事是说一个名叫JACK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一天JACK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JACK就与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答应施法让JACK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JACK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放着,称作“JACKLANTERN”,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Jack-O-Lantern了。
南瓜礼
清代海盐区有个名人叫张艺堂,少年好学,人也聪明,但苦于家贫,无钱交纳学费。当时有个大学问家叫丁敬身,张艺堂欲拜他为师。第一次上师门时,身后背着个大布囊,里面装着送给老师的礼物到了老师家,他放下沉重的布袋,从里面捧出两只大南瓜,每只约重十余斤。旁人看了皆大笑,而丁敬身先生却欣然受之,并当场烹瓜备饭,招待学生,这顿饭只有南瓜菜,但师生却吃得津津有味。在海盐一带,“南瓜礼”一直传为美谈。
南瓜之最
截至2014年10月08日,瑞士农场主培植了世界上最大的南瓜。在瑞士东部的一个小城举行农产品展览会上展出的这只南瓜重953.5公斤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