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疱性鼓膜炎
概述
大疱性鼓膜炎(myringitis bullosa)又称出血性大疱性鼓膜炎(myringitis bullosa hemorrhagic),是鼓膜及其邻近外耳道的急性炎症,多为单侧性,双侧可同时或先后发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无性别差异。
病因
临床表现
突感剧烈耳痛,伴有耳闷胀感或轻度听力障碍。检查可见鼓膜及邻近外耳道皮肤充血,常于鼓膜后上方出现一个或多个红色或紫色的血疱。血疱位于鼓膜表层内,内含血液和血浆。血疱破裂时可流出少许血性渗出液,形成薄痂而渐愈。轻者血疱内液体可被吸收而附薄痂。
诊断和鉴别诊断
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流感病史,若鼓膜或邻近外耳道皮肤出现血疱即可作出诊断。因注意与一般的急性鼓膜炎及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特发性血鼓室以及各种病因引起的蓝鼓膜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为抗病毒,缓解耳痛,防止感染。耳痛剧烈者,可在无菌操作下挑破血疱,酌情服用止痛剂。耳部行透热疗法以促进液体吸收。大疱未破时予1-3%酚甘油滴耳;大疱破后可滴0.5%金霉素甘油。服用抗病毒剂,全身应用抗生素,以防继发细菌感染。
治疗原则
辅助检查
专家提醒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