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气压性创伤
概述
本症是由于外界大气压急剧变化时,鼻窦内的负压和外界气压不能及时取得平衡所引起的鼻窦粘膜损伤和炎症。好发于额窦和上颌窦。飞行员与潜水员易得此病。X线摄片有助于诊断。X线片或CT扫描:可见窦内粘膜增厚,窦腔混浊,有时可见液平面,有粘膜下血肿时,可见半圆形阴影。
治疗措施
1.加强保健体检及卫生监督。鼻炎发作期间禁止飞行或潜水。发现妨碍鼻窦引流的疾病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应积极治疗。
2.发病时可迅速飞回原高度,用2%~3%麻黄素滴鼻后再低速飞行。
4.若窦腔持续疼痛不愈,有条件时可进入气压舱,先加压后再减压。仍然无效时可行上颌窦或额窦穿刺以助空气或血管收缩剂进入鼻窦。
发病机理
正常人鼻窦口保持开放,当外界气压变异时,窦腔气压能迅速与外界平衡,不会发生气压损伤。
若窦口有阻塞因素(如鼻息肉、粘膜水肿或鼻肉样变性)或有鼻中隔高位偏曲伴有鼻炎存在,当飞机上升,外界气压变低时,窦内空气尚可勉强逸出;当飞机加速下降,外界气压骤然变高时,将病变组织压向窦口,呈活瓣堵塞状,则窦内外压力失去平衡,窦内的相对负压越来越大,引起鼻腔粘膜血管扩张,血清漏出,粘膜弥漫性水肿,甚至有粘膜下剥离及出血(图1)。脓性分泌物被吸入窦内,尚会继发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临床表现

2.涕血:当剧痛缓解后出现鼻分泌物增多及血染涕,检查多可发现来自中鼻道。
检查
鉴别诊断
并发症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