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鼻骨骨折

是面部最突出的部位,容易受外力所伤,骨折(Nasal Fracture)是科常见的外伤,约占外伤疾病50%。骨折可影响面部的外鼻腔通气功能。骨折可单独发生,严重者可中隔骨折、软位、上颌突、鼻窦、眶壁、颅底等的外伤,导致相应部位结构及功能的异常。1、 从皮肤放角度讲,分为: 骨折:皮肤无破损。 放式骨折:皮肤有破损。 2、从骨折所累及......
目录

疾病分类

1、 从皮肤放角度讲,分为:

骨折:皮肤无破损。

放式骨折:皮肤有破损。

2、从骨折所累及的范围讲,分为:

单纯性骨折骨折仅累及

骨折:15%的骨折伴有上颌骨折中隔犁骨骨折、副鼻窦骨折眼眶骨折间、、上颌突间缝分离,统称骨折并其他颌面和颅底骨折内眦部受伤时部、筛、眶壁骨折筛眶复骨折

致病原因

骨折多由直接暴力起,如运动时有意或无意的外伤、斗殴、交通或工伤事故等。小儿扑跌时部或部着地等也可骨折

发病机制

为面部最高点,已受到外力所伤。 质薄而宽,且缺乏周围质的支撑,比较脆弱,易发生骨折

临床表现

好发群体

运动时不慎受伤者、冲突时受伤者、车祸时受伤者、摔倒面部着地者等。

疾病症状

外伤的程度不同,可能会出现以下部分或全部表现。

外鼻骨折导致。

外鼻及其周围组织肿胀

:伤及黏膜、管时可有,量多少不等。

鼻塞粘膜肿胀中隔偏中隔肿时可导致。

清水样物流出:提示液漏。

视力下降,复视:眶壁及视神经受损。

头痛意识丧失:颅损伤可能。

疾病体征

外伤的程度不同,可能会出现以下部分或全部表现:

外鼻皮肤裂伤;

梁歪斜、塌陷;

塌陷或膨隆;

外鼻及其周围组织肿胀、瘀斑;

鼻腔或活动性出

中隔膨隆;

中隔偏

鼻腔粘膜破损。

疾病危害

骨折所造成最直接的危害即部外改变,中隔偏者还可以出现鼻腔通气障碍及嗅觉减退。伴随邻近其他器官如眼眶、颅底等,还会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

诊断鉴别

诊断

1.典型症状骨折通常有明确的外伤史, 了解病史时注意询问外力性质、向、受伤时间及伤后症状。触诊时双手食指自尖轻轻滑动,可以发现骨折处有明显压痛,有时可以伴有梁歪斜或塌陷及捻发感。镜检查鼻腔粘膜水肿、撕裂,鼻腔壁侧壁向中线位移坍塌,中隔位变、中隔成等。X线或CT扫描可以显示骨折的位置、移位的向,有助于诊断。

2.相检查

(1) 视诊 观察外鼻有无畸肿胀、淤及眼眶有无水肿,眼球有无移位,活动是否正常等。

(2)部触诊 骨折处轻触之有压痛,并可出现摩擦感。如患者曾反复用力擤,空逸入外鼻及周围皮下时,还可出现下气肿,触诊时有捻发感。

(3)前镜检查 注意黏膜有无破损、出中隔如有偏,示有中隔软位。

(4)影像检查 可显示骨折部位、性质及有无移位及移位向等。高分辨率CT及三维重建可进一步显示及其相邻部位的损伤情况。

侧位:一般侧位的作用是用来确定有无骨折。它可直接观察到有移位的横断骨折、凹陷骨折粉碎性骨折骨折断端移位明显的双侧骨折;对双侧骨折断端分离不明显、较小及隐性骨折易漏诊。

CT: CT扫描对侧缘的骨折,尤其是对并周围组织损伤如鼻窦有无积液、眶壁有无骨折、软组织有无肿、颅底有无骨折、眶有无积以及评估远期出可能等均有较大的诊断价值。CT检查损伤有如下优势:(1)能准确地判断有无骨折;(2)可明确显示骨折的位置;(3)确定骨折的类型;(4)了解鼻腔情况;(5)有无并邻近组织损伤;(6)帮助了解副鼻窦有无积征象;(7)对复杂多处骨折以三维重建能使临床医生直观地了解病变在三维立体空间的实际大小、态、位置及周围组织结构的立体解剖系,为临床医生制定手术治疗案提供了客观依据并起到了指导作用。

镜检查能够直观判断是否存在中隔偏肿及脓肿、判断出部位以及有无液漏。

疾病鉴

骨折一般诊断明确。需鉴是否并周围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

急救措施

外伤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用袋等对部冷,但尽量避免用力压。若鼻腔,可捏住双侧翼,同时低头,以防止液流向部。

治疗

1. 对于无移位的单纯性骨折鼻腔通气不受影响者不需特殊处理,待其自然愈

2. 有移位的骨折,应待局部组织肿胀消退后复位。

常用的复位法有:

(1)式复位法:

复位的时机最好在伤后10~14天以,超过2周时因成可给复位带来困难。

麻醉:1%~2%丁卡因加1%~2%麻黄素或1:1000上腺素作黏膜表面麻醉。儿童、不能耐受局麻的患者进全麻。

法:单侧骨折时,用复位器伸入患侧鼻腔骨折位的下后,轻轻向上抬起并略加拧动,另一手之手指在助,即可复位,有时尚可听到轻微的复位声音。整复后视情况对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

(2)放式复位法:复位不成功,或陈旧性骨折需采用放式复位,法如下:

1)麻醉:1%丁卡因加1%麻黄碱纱条鼻腔表面麻醉,1%利多卡因加1%上腺素沿切沟浸润麻醉。

2)切:在小柱下段作倒V,然后分向两侧前缘延伸作弧至相当于大翼软外侧角处,成蝶

3)分离皮肤、皮下组织下缘,切膜,分离上、下面的膜,充分显,观察下塌、歪斜及畸的情况。凿断、抬起下陷的,并将对侧隆起的向下压,对明显突起或向挤压的上颌突可用凿凿除。

4)伴有中隔明显偏甲肥大者同时行中隔矫正术及甲部分切除术。

5)整复外鼻,使梁居中,双侧对称,如较低,可用矫正中隔时切除的筛垂直犁骨、上颌嵴等修整后垫于下面,使上抬、两侧对称。

6)调整缝双侧大翼软侧脚及中隔软的前部,矫正尖偏斜,调尖高度。

7)间断缝

8)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以止和固定外鼻加压包扎。

9)术后抗生素、止、消肿等治疗。

(3)镜下复位术

适用于式复位术失败、外伤后14~30天、中隔偏者。

1)一般为全麻。

2)于中隔软前缘切

3)剥离一侧黏膜囊。

4)于黏膜囊向外侧将整复器置于部位下表面。

5)挑起塌陷的质。

6)矫正偏中隔。

镜技术用于歪鼻的矫正,优势明显:(1)使手术微创、可视化,只切除中隔偏部分即可,即使是中隔后的偏,在直视下也能很容易的切除;(2 )对组织损伤小,术后局部肿胀轻,并发症减少,降低了手术难度;(3)手术切灵活性大,对于局限性偏,可在镜直视下完成局限性中隔矫正术,仅需要在偏前做切或在嵴突表面做自前向后切,去除偏的中隔支架,对侧的软膜保留完整,从而达到矫正中隔局部偏的;(4 )若有甲肥大,可同时行骨折端外移术或部分切除术。镜技术在歪鼻整复术中的应用,既矫正了中隔偏,又改善了鼻腔功能, 具有微创、确、可视、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大力提倡。

骨折的治疗首先要把骨折复位到原来的位置,然后鼻腔填塞固 定以支撑,填塞时松紧要适宜,术后注意保护部,2周避免受压,戴眼镜的患者暂不要佩戴眼镜。骨折复位术后可鼻腔填塞固定,鼻腔填塞一般需要 2—3天取出,最长者则需要1周或更长时间,对于粉碎性、复骨折填塞时间需要更长,但最长一般不超过2周。若鼻腔填塞时间过长,多数患者会出现部胀痛,重则出现反射性头痛,患者长时间呼吸咽喉、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睡眠和休息。因此,近年来采用外被碘仿纱条的橡管下道留置,碘仿纱条填塞中道、部,术后鼻腔正常通气,可明显减轻部胀痛及反射性头痛,碘仿纱条可长期填塞,不感染,患者易于接受。对于双侧骨折中隔骨折患者,也可采用带通气管的膨胀海绵填塞固定,既可止,起支撑作用,又不影响鼻腔通气,减少了患者由于鼻塞而产生的不适。也可不进鼻腔填塞。

对复骨折的治疗首先要把抢救患者的生命放在首位,维持呼吸道通畅,积极抗休克、止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面部畸矫正,恢复鼻腔生理功能。

对于液漏的患者不宜进鼻腔填塞,以免鼻腔细菌逆感染颅。 陈旧性骨折,由于骨折断端痂已成,骨折已畸歪鼻,用常规复位的法难以整复。

疾病预后

骨折及早治疗可减轻面部外变化程度及遗留功能障碍。

疾病预防

部为头面部较为突出体表的器官,在生活及运动中应注意尽量避免磕碰、撞击。

疾病护理

部受外伤后,应避免辛辣刺激与过硬食物,以减轻对鼻腔粘膜的刺激,防止粘膜撕裂。局部肿胀不再加重时,应改为热,以使肿胀尽快消退吸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金腰箭

下一篇 鼻部穿通性毛囊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