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菜
繁殖栽培
金针菜虽原产温暖地带,但它性能耐寒。秋后尽管茎叶枯死,但根株仍然能够在土壤里安全过冬。它对土壤适应性也很强,以半荫湿润的地方生长为最好。根据我省气候和土壤条件,南北各地均可栽培。
金针菜采用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老株发芽2--3寸时,即可掘起分株。以球茎二、三个为一株栽植。一般可在家前屋后零星栽植,也可大面积成片栽培。栽植时株距2尺,行距3尺,栽植穴的大小以根株球茎大小而定,栽植深浅以埋投球茎与地面平为宜。栽植前每穴可施土杂肥一、二斤。栽植后须浇定根水,以促进成活。由于金针菜的适应性较强,无须其他精细管理,仅在每年春季发芽前,在根株周围埋施一定数量的堆肥就行了。
金针菜生长数年以后,地下根株很容易蔓延交错,致使植株生长不良,直接影响到产量和品质。所以,每隔4~5年,需要重新掘起,分株繁殖。
金针菜在栽植当年如果发育良好,即可开花。一般在第二年才开始采花。采花在每天清晨进行,当花尚未充分开放时为最好。一般每株每年可采鲜花2~3斤,每亩约采2,000~3,000斤。鲜花10斤可制干金针菜一斤,每亩可得干金针菜200—300斤。
鲜花采收后,要及时蒸熟,但不可过熟,过熟易烂而不成形。然后放在阳光下晒干或烘干。但无论采取哪种办法,干制持续时间不可过长,过长容易发酵,降低质量。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金针菜开花正值6—8 月高温季节,其采摘后的呼吸强度极为旺盛,在常温下其耐贮藏性能很差,一般3 ~4天 后就开始腐烂,再加上受贮藏条件所限,金针菜季节性供应极不平衡,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要。鲜金针菜中含有一种秋水仙碱的物质,在体内易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具有较大的毒性。因此,食用时应先将鲜金针菜用开水焯过,再用清水浸泡2 h 以上,捞出用水冲洗后进行炒食,这样就能破坏掉秋水仙碱,安全食用。
金针菜的加工工艺
金针菜加工业水平低下,主要以蒸、晒最传统的方法干制,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有的使用了过量的亚硫酸盐护色,致使产品中SO2 的含量大大超标,人体如摄入过量的SO2 ,会引起多种疾病。
工艺要点
1、 原料的选择 挑拣出霉变的干金针菜,选取形状较齐整的作为原料。
2、 原料的处理 将挑选好的金针菜放入清水中浸泡2 h,把泡好的金针菜放在案板上用刀切除其根部(保证其口感更佳),切好后的金针菜放置沥干水分。
3、 煮制 另起一锅,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待水煮沸时倒入沥干水分的金针菜,煮制5 min。
4、 冷却、沥干 将热的金针菜放入冰水中使其迅速冷却,冷却下来的金针菜放置使其沥干水分。
营养成分
每100克金针菜所含热量214大卡。具体营养素含量详见下表:
所含营养素 | 含量(每100克) | 单位 |
热量 | 214.00 | 大卡 |
碳水化合物 | 34.90 | 克 |
脂肪 | 1.40 | 克 |
蛋白质 | 19.40 | 克 |
纤维素 | 1.70 | 克 |
概述
金针菜为百合科植物萱草HemerocallisfulvaL. 北黄花菜H.lilio-asphadelusL. 小黄花菜H.minorMill. 等的花蕾干制品,又名黄花菜。萱草又称忘忧草,唐代自居易就有“杜康能解闷,萱草能忘忧”的诗句。
金针菜色泽金黄,香味浓郁,食之清香,爽滑、嫩糯,甘甜,常与木耳齐名为“席上珍品”。
金针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含蛋白质14.1 克,脂肪1.1 克,碳水化合物62.6 克,钙463 毫克,磷173 毫克,以及多种维生素。金针菜具有止血、消炎、利尿、健胃、安神等功效。民间常用来治疗大便带血、小便不通、便秘和产后无乳等。常食之可益智健脑。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阿斯匹林不耐受三联症
下一篇 金金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