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金钩如意草

金钩如意草 金钩如意草(拉丁:Corydalis taliensis Franch.),大理紫堇水黄连、如意草等,是毛茛罂粟紫堇属的植物金钩如意草株高10-90厘米,主根增粗,长30厘米,匍匐,覆盖残枯的叶基淡绿紫色,具分枝和多叶片轮廓近或楔状菱形果期3-11月。生于海拔1500-1800米的林下、灌丛下或草丛中,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也常见。在中国产自云南大部分地区。金钩......
目录

形态特征

金钩如意草无毛草本,高(10-)30-60(-90)厘米。主根增粗,长达30厘米,粗达1厘米,具多数纤细状细匍匐,覆盖残枯的叶基1至数条,淡绿紫色,直立,柔弱,有时平卧,多汁,具分枝和多。基生数枚,叶柄长3-29厘米,叶片轮廓近或楔状菱形,二至三回三出全裂,第一回全裂具较长的柄,卵形,第二回裂具短柄或无柄,宽卵形或先端裂宽倒卵形,2-3深裂或浅裂,小裂卵形或狭倒卵形,先端钝、截形,表面绿色面具白粉,叶脉明显;数枚,疏离,与基生,但叶片较小和叶柄较短。总状花序生于分枝端,长2-10厘米,有时达18厘米,多苞片下部者5-3浅裂,中部者倒卵形,3浅裂或全缘,上部者倒卵状匙全缘花梗纤细,与苞片近等长。萼片鳞片状,白色或宽卵形,具流苏状齿缺;花瓣紫色蓝紫色、红色红色,上花瓣长2-2.5厘米,花瓣舟状卵形,先端具尖头,部在后具高1-1.5毫米的鸡冠状突起,,末端,略下弯,与花瓣近等长,下花瓣,长0.9-1.2厘米,花瓣舟状近卵形部鸡冠同上瓣,爪条,长于花瓣花瓣提琴,长0.7-0.9厘米,花瓣状倒卵形,具1侧生囊,爪细,略长于花瓣雄蕊束长0.7-0.9毫米,花药小,卵黄色披针蜜腺黄色,贯穿的2/5;子房线形,长0.4-0.6厘米,胚珠多数,排成1花柱较子房短,柱头卵形,具8个乳突。蒴果,长2-2.5厘米,粗约1.5毫米。种子至近,直径约1.5毫米,黑色,具光泽,有极细的网纹。果期3-11月。

生长环境

金钩如意草生长于海拔1500-1800米的林下、灌丛下或草丛中,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也常见。

分布范围

分布于云南大部分地区,东北至昭通、巧家,东南至绿春,西南至耿马、沧源、澜沧,西北至腾冲、福贡一线。

主要价值

金钩如意草【种类】:植物

性味】甘、苦,

【功能治】清热,消炎,清炎,痢疾肠炎湿骨痛肺热咳嗽牙痛,急性结膜炎

【用法用量】1~2钱。

【附云翳金钩如意草2钱,草1钱,木贼草、青葙子各5分,水服。

金钩如意草面释义:佛教礼器“如意”中,金钩如意尤为吉祥。这个称谓,是指植物的外像金钩如意,故此命

【傈僳药】阿亚舞:全草治湿痛,经络痛,筋骨痛咳嗽发热痰火《怒江药》。

【彝药】苯户多七:、全草治咽喉痛,催乳《滇药录》。

【藏药】巴日巴达曼巴:全草治“赤巴”病,“赤巴”热病热,瘟病时疫,炎,感冒,食物中毒《藏本草》。札桑丝哇:全草治痛,瘫痪,跌打损伤,疖肿毒,刀伤,枪伤。

全草:苦。祛,消风热。用于咳嗽发热,筋骨痛痰火

全草(木琼丝哇):苦,。祛湿,清热,止痛,明。用于湿痛,肺热咳嗽炎,泄泻痢疾牙痛目赤

变种

绿春金钩如意草云南植物研究)(变种)

与原变种的区是下花瓣二次缢缩,中部呈浅囊状,基部具1小囊。

分布于云南南部(绿春),生长于海拔1500-1600米的灌丛中。

有显著鸡冠,故不能归入师宗紫堇中,且体态和根系亦与该种不同。该变种显系在原亚种分布区东南边缘略有间断的一个新近分化和特化的类型,标本较少,暂作变种处理。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子宫肌瘤

下一篇 金钟茵陈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