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眼眶肿瘤

眼眶肿是指位于眼眶部的有机体变异细胞过度增殖所成的肿块,其生长和机体不协调,当治病因子的刺激停止后,肿组织仍不停生长。包括眼眶原发性和继发性肿,原发性肿中以最为常见,继发中以黏液囊肿发生率最高。眼眶肿并不是一种常见病,在肿发生的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当肿生长到一定体积,压迫神经出现视力下降或发生眼球突出症状时才被发现。眼眶肿可原发于眶各种组织成分,也可由邻近结构蔓延,......
目录

病因

眼眶肿可原发于眶各种组织成分,也可由邻近结构蔓延,或远离转移而来。

临床表现

1.良性肿在眼睑的肿当中,大部分为良性肿,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眼睑是一种先天性管畸,大多数出生时已存在,随年龄增长体逐渐增大,多为单眼发生。临床上将它们分为两种类型:①毛细,又叫。长在眼睑皮,上下睑都可受累。始为暗红色小点,扁平状或微隆起,以后可长成为分或结状肿块,一般生长缓慢,有的终生不变。②海绵状,多生长在眼睑皮下或球结膜下,呈紫蓝葡萄状隆起,质柔软而略具弹性,压之可暂时消失,哭闹或低头时,肿迅速增大或色加深,有时可摸到跳动。(2)黑也叫色素,有人称之为良性黑。一般出生时即有,婴幼儿期生长较快,然后逐渐增大,成年后趋向稳定。多生长在眼睑外眦部、睑缘;数量及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大的可扩展至整个眼睑;呈棕黑或棕灰色,略高出皮肤,表面平坦,可有毛发长出。有的黑对称地分占上下睑各半,眼时则二为一,这种叫做分裂(3)眼睑黄色常见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常有脂或固醇增高。一般发生在上睑侧,双眼对称,数量及大小不等。体呈淡黄扁平隆起,略高出皮肤,不肿不痛,发展很慢。(4)表皮样和皮样囊肿大多数为先天发育异常而产生,也可由于外伤或局部炎症起。位于皮下组织,小如蚕豆,大如鸟蛋,表面光滑,质地柔软,微具弹性,一般无感觉。皮样囊肿一般和皮肤不粘连,与膜相连,可沿生长。在眶缘皮下、外侧多见,囊腔含有皮脂腺状油质,还可含有毛发。(5)眼睑乳头状多发生在眼睑边缘,体如针柄大小,排列密密麻麻,呈淡红色隆起,有痒感。长大后如杨梅样外观,抓破后易出,部分患者有恶变的可能。2.恶性肿常见的眼睑恶性肿有以下4种。(1)眼睑恶性黑色从睑缘,外眦部发生,初起时似黑,但色素浓淡不一,可见高低不平、大小不等的黑色素结,局部管丰富,表面如破溃,很容易溃疡。一般患者仅有轻度痒感,无其他感觉,往往被忽视。肿可侵犯整个眼睑,早期即可出现转移,出现淋巴结肿大、转移等。以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多。(2)眼睑基底细胞癌占眼睑恶性肿的80%,常发生于下睑或内眦部,多见于老年男性。肿初起时眼睑皮肤出现米粒大小结状隆起,无任何不适感觉,结周围可无新生管。进一步发展,局部溃烂,成侵蚀性溃疡,边缘隆起,周围较硬。一般进展缓慢,病程常常达几年至几十年,很少发生远处转移。(3)眼睑鳞状细胞癌常侵犯上睑,多有炎症或瘢痕损害,与基底细胞癌很相似,但角化明显,常迅速溃疡,在表面增殖,进展较快,往往在发病后数月即可出现远处转移,恶性程度较基底细胞癌高。(4)腺癌源于睑腺,上睑多见,态不一,早期像霰粒肿黄色外观,可呈不规则花瓣状,但质地比较硬,进展较慢,可侵犯睑缘及结膜,也可转移至眼眶深部及颌下淋巴结。本病多发生在老年时期,老年人如发现质硬的霰粒肿,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检查

1.X线检查可得到比较有价值的诊断线索。2.突眼计或超声测量双眼突眼度相差>2mm者具诊断价值。良性肿:突眼,眶肿块表面较光整,与眶无粘连,眼底可见网膜压条纹。恶性肿:突眼,常伴眼球运动障碍,眼睑和结膜充水肿,眶肿块表面不光整或有分,常与眶粘连,眼底可见视神经乳头水肿、淤网膜等。3.组织活检

诊断

眼眶肿的诊断,一般不很困难,良恶性的鉴也都能从临床表现和X线摄上得到比较有价值的线索。在诊断眼眶肿的过程中,还必须根鼻腔鼻窦症状、全身健康情况和系统病史以排除肿块来自眶外的可能性。

治疗

1.手术治疗无论良性或恶性眼眶肿,手术摘除肿是最常用且之有效的法。适用于95%以上的眼眶肿,如、眶海绵状、泪腺肿神经、视神经及眶皮样囊肿等。2.放射治疗适用于眼眶的恶性肿及转移癌,如乳腺癌肺癌肾癌的眼眶转移,鼻咽癌蔓延至眼眶及肿摘除后的助治疗等。3.药物治疗大多数眼眶肿药物治疗无效。对那些不能够耐受手术或放射治疗,效果不佳者,可选择药物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