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锦鸡

锦鸡 锦鸡(拉丁:Chrysolophus amherstiae,英文:Golden Pheasant),为红锦鸡、采鸡等,锦鸡属动物,二级保护动物,红锦鸡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录》(IUCN)2016年 ver3.1——无危(LC)。锦鸡雄鸟全长约140厘米,雌鸟约60厘米;雄鸟头、胸为金属翠绿色,羽冠紫红色,白色;雌鸟上体及尾大部棕褐色,胸部具黑斑。栖息于......
目录

形态特征

锦鸡雄鸟全长约140厘米,雌鸟约60厘米。雄鸟头、胸为金属翠绿色;羽冠紫红色;后颈披肩白色,具黑色羽缘;下棕色朱红色。羽暗褐色。尾羽长,有黑白相间的云状斑纹。白色。嘴和脚蓝灰色。雌鸟上体及尾大部棕褐色,缀满黑斑。胸部棕色黑斑

生活习性

锦鸡栖息于海拔2000~4000米的山地,活动于多的荒芜山地、荆棘、灌木丛及矮竹间。以农作物、草籽、竹笋等为食,兼食昆虫。4月下旬繁殖,筑巢于人畜罕至的山坡地面的倒木枯下、荆棘丛里或巨缝隙里,以枯或残羽为材,非常隐锦鸡一般是成对生活的,雌鸡每窝产卵5~9枚,浅黄褐色或乳白色,光滑无斑,由雄鸡雌鸡轮流孵化,孵卵期为21天。

锦鸡求偶特点:求偶炫耀十分好看,当雄鸟向雌鸟求爱时,它先向雌鸟走过去,一边低鸣,一边绕雌鸟转圈或往返疾奔并察言观色,待站立在雌鸟正前时,雄鸟身上华丽的羽毛都向外蓬松,彩色的披肩羽盖住了头部,很像抖的折扇。靠近雌鸟的翅膀稍稍压低,另一侧的翅膀翘起,翅膀上和上的五彩斑斓的羽毛都展现在雌鸟面前,尾巴也随着倾斜过来,使美丽的尾羽和尾上的覆羽显得十分明亮,双眼向雌鸟传情。这时,雌鸟已被雄鸟的绚丽羽毛和一系列炫耀动作搞得眼花缭乱,不时地发出“咝咝”的艳羡声。

分布范围

锦鸡中国特产种,分布于中国青海东南部,甘肃文县、天水、武山, 陕西秦岭山四川青川、广元、北川、平武、南江、苍溪、南川、宝兴、灌县、南坪、汶川,重庆万县、城、巫山、秀山,湖北西部郧县、襄阳、农架、宜昌,云南东北部昭通、威信,贵州赤水、遵义、绥阳、江、贵阳,湖南西部及广西东部贺县、恭城、三江、天峨。

种类介绍

锦鸡

Chrysolophus pictus

锦鸡英文 goledn pheasant

科 Phasianidae

分布青海、甘肃、陕西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西。

雄鸟全长约100厘米,雌鸟约70厘米。雄鸟头金黄色丝状羽冠;后颈披肩棕色。上体除上深绿色外,大都为金黄色,深红色。羽、尾羽黑褐色,布满桂黄色点斑。下体通红,羽缘离。嘴角和脚黄色。雌鸟上体棕褐,尾淡棕色,下体棕黄,均杂以黑色横斑。栖息于海拔600~1800米的多山坡,活动于竹灌丛地带。以蕨类、麦胡颓子、草籽、大豆等为食。3月下旬进入繁殖期,筑巢于乔木树下或杂草丛生的低洼处,每窝产卵5~9枚,淡黄褐色,无斑,孵卵期22天。

杂交锦鸡锦鸡又称铜鸡,雄鸟体长113~145厘米,体重650~960克;雌鸟体长54~67厘米,体重585~900克。雄鸟的头、、胸等均为翠绿色,出金属光泽;头上有一绺发状羽成的紫红色羽冠,像“小辫”一样,披在后颈;颈部由白色镶黑边的羽毛成翎领,像披肩一样围着头和颈部;下部是明黄色,往下转朱红色;银白色;尾羽银灰色,具黑白相杂的云状斑纹和横斑。虹膜褐色;嘴蓝灰色;腿、脚青灰色。当它拖着光亮似锦的长尾,在高山灌丛和矮竹林中轻盈袅娜地奔走时,很是令人喜爱。

杂交锦鸡

杂交锦鸡锦鸡与红锦鸡杂交所得的一种锦鸡,具有两种锦鸡与众不同的色彩。

主要价值

锦鸡科动物红锦鸡可做中药材。

功效与作用

具有补解毒的功效。

治久病气虚贫血体弱,食欲不振,痢疮肿毒等。

动物保护

锦鸡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易危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等级:2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录ver 3.1——低危(LC)。

动物文化

锦鸡2016年,中国科家发现,宋徽宗《芙蓉锦鸡图》画中的锦鸡是对900年前鸟类杂交的忠实记录,也是迄今为止于鸟类杂交的最早记录。这一相成果发表在了国际鸟类期刊中。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疣状血管瘤

下一篇 锦香草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