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涎腺的未分化癌

涎腺的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是一种分化程度极低或未分化涎腺癌组织会类以致不能将其归入任何其他类型的涎腺恶性上皮性肿涎腺的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是一种分化程度极低或未分化涎腺癌组织会类以致不能将其归入任何其他类型的涎腺恶性上皮性肿涎腺的未分化癌好发于蒙古人种,并显示家族集中倾向。其发病可能与EB病......
目录

概述

  涎腺的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是一种分化程度极低或未分化涎腺癌组织会类以致不能将其归入任何其他类型的涎腺恶性上皮性肿涎腺的未分化癌好发于蒙古人种,并显示家族集中倾向。其发病可能与EB病毒(EBV)密切相,并受遗传及环境因素影响。

病因

涎腺的未分化癌好发于蒙古人种,并显示家族集中倾向。其发病可能与EB病毒(EBV)密切相,并受遗传及环境因素影响。

治疗措施

  涎腺未分化癌对放射治疗有一定敏感性,但难以治。前多采用联治疗的法,如放疗、治性手术切除+化疗等。手术多采用联治术。

病理改变

  镜检见癌细胞呈或梭,大小极不一致,态不一,在排列,呈极度异型性,核分裂象多见,并常见显著的出及坏死。

临床表现

  病程一般较短,肿生长迅速,并呈浸润性生长。患者早期即出现疼痛性肿块。发生在腮腺者,早期即波及面神经出现瘫痪,与周围组织粘连,肿块固定。晚期皮肤受累可破溃,区域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还可伴有远处转移,如转移至等部位。

检查化验

1.大体观察:肿呈多结状或浸润性生长,部分有包膜,直径1cm~6cm,剖面较硬,粉白色或灰白色

2.光镜观察:肿呈分状或弥漫生长,特征性病理表现是不规则的恶性上皮细胞岛,由大量淋巴样间质相分隔。肿细胞界限不清,呈胞体型的细胞团或条索,有些单个肿细胞与淋巴样细胞相混杂,象淋巴细胞较大,少量嗜酸性胞浆,核椭,呈状核或显示粗染色质颗粒,有一个或两个明显的嗜酸性核仁,分裂相多少不等。有些区域细胞伸长呈短梭

淋巴样间质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可有淋巴滤成,有些见组织细胞及多核巨细胞。上皮及淋巴成分紧密交织,以至二者边界不清。在一些区域,淋巴样间质很少而被纤维结缔组织取代。有时肿组织中可见坏死、局灶性鳞状化生、残余的腺导管、淀粉样变及钙化等。有些病例显示肿侵犯神经淋巴结转移灶与原发灶相似,而远处转移灶中,淋巴细胞减少或消失。

3.超微结构:用透射电镜观察,肿上皮细胞中大部分出现在的桥粒及较多的张力丝束,未见病毒颗粒。实了肿细胞的鳞状细胞分化特征。

4.免疫组化染色:在肿上皮细胞中EMA及AE1恒定阳性,AE3阴性,与UNPC中相同,实了肿细胞为上皮来源。而淋巴样间质中要是T细胞。

预后情况

  涎腺未分化癌预后极差。由于此类型的肿较少,国外有其生存率报告不多,Blank报告75例发生于腮腺的低分化癌5年生存率为32%,10年生存效率仅18%。

验方偏方

  验

  ①120g,银9g,连翘9g,皂刺9g。每日12次分服。

  疗效:f台疗多例,疗效显著,1例服药2.5个月治愈。

  ②蟾酥软膏:蟾酥10g,溶于30ml清洗液中,加磺胺软膏40g,配成20%蟾酥软膏外,一般用药3天,癌组织落,约18天基本愈

  疗效:青岛白求恩医院用此治愈皮肤癌13例。

  

  ①30g,乳香10g。研末以小麻油制成糊状,涂患处,每日1次。

  ②草30g,夏枯草30g。黄芪30g,蚤休15g,穿甲10g,甘草10g。水服,日服2次。

备注:验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鲛鲨白

下一篇 鲛鱼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