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心包转移瘤

心包转移是指其他部位的恶性肿转移至心包膜的结果,是恶性肿的全身表现之一。心包转移较原发性心包心脏转移相对常见。尸检实,恶性肿患者中有5%~15%有心包受累。原发疾病(35%):心包转移的原发病变80%为原发性气管癌,乳腺癌病,霍奇金病及非霍奇金淋巴,较为少见的是肠系统肿卵巢癌,宫颈癌肉瘤胸腺癌及黑色病理改变(20%):病理过程是肿侵及心包......
目录

病理病因

原发疾病(35%):

心包转移的原发病变80%为原发性气管癌,乳腺癌病,霍奇金病及非霍奇金淋巴,较为少见的是肠系统肿卵巢癌,宫颈癌肉瘤胸腺癌及黑色

病理改变(20%):

病理过程是肿侵及心包导致性或浆液性渗出,其发展极为迅速,可产生急性或亚急性心脏压塞,来自于肉瘤黑色等的心包转移可侵及室和心包管,导致急性心包扩张和致命性心包填塞,心包增厚与心包渗出可同时并存或单独存在,类似渗出-缩窄性心包炎或缩窄性心包炎的病理改变。

心包浸润(10%):

原发性心包心包局部浸润。

病机

心包转移成通过下述途径:

1.恶性纵隔肿广泛附着到心包

2.肿小结通过源或淋巴播沉积于心包

3.肿浸润弥漫心包

临床表现

1.心包转移起急性渗出性心包炎,但通常是无症状的。大多数仅在尸检中偶然发现。然而,在发达国家中它是急性心包炎的常见原因之一。在某些未被诊断出的恶性肿病等患者,心包填塞可能是最早的表现。

2.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

3.其他常见症状和体征胸痛咳嗽端坐呼吸肝脏肿大,而音遥远及心包摩擦音却少见。大多数心包转移患者仅在出现明显心包填塞如颈静怒张、奇压时才被诊断。

心包炎的患者,90%胸部X线检查异常,表现为胸腔积液心脏增大、纵隔增宽门增大等。少数表现为心脏边缘不规则结影。电图表现为心包炎的非特异性改变,如动过速。ST-T波改变,QRS低电压,偶尔表现为房颤。在少见情况下,持续性动过速及电图变化可能是最早期的表现。

转移性心包,有相当一部分在尸检时发现;其临床表现早期者易被原发病掩盖,典型的症状心包渗液和心包填塞症状

并发病症

可有律失常,心包填塞等并发症。

检查

1.细胞检查 在心包穿刺液中找到肿细胞则对诊断有意义。

2.清癌抗原(CEA)增高。

3.X线检查 可能显示影扩大,心包积液征象;畸胎类在胸上可见到钙化区。

4.心包腔充(CO2)对比造影 可能显示心包肿块轮廓。

5.心血管造影可能显示局限性的外压迫区。

6.超声动图检查 超声动图检查已广泛用于心包疾病诊断,可发现实质性肿块和心包积液,对心包积液尤为敏感。

7.CT检查最初的CT扫描受到生物运动的影响,现代CT检查装置克服了上述因素等影响,明显增加了有用的信息,虽然生物运动可能仍对心脏腔室部位的诊断有所影响,但对心包部位的诊断已能相当正确。

8.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检查的要优点是能够对任何平面进扫描,提供心脏,大管以及心包膜的图像,不受放射线或静造影的影响,通过磁弛豫时间对组织特征的潜在分辨能力,优于CT和超声动图,但无论CT或磁共振,对组织定性均是困难的,从总体来看,磁共振在定位或定性能力上均优于CT。

9.纵隔镜检查并活组织取样病理检查 是能达到局部直观和病理诊断的有效手段,但镜检查也有其局限性,对观察局部与外部联系的状况受到限制,尚须结其他助检查。

10.电图检查 恶性心包渗液和心包填塞的电图征象,为可见低电压,窦性动过速,T波的各种改变,电图的低电压缺乏特异性,心包积液时敏感性不高,Rinken beiger RL等报道,大量心包渗液或心包填塞时,电图可有较为特异的征象,即电交替现象(electrical alternation),在电描记中,每隔2次或3次跳,P波和RST波的图改变,完全性电交替,包括房和室复波同时出现交替现象,仅见于心包填塞,心包渗液出现电交替现象的机制是心脏悬浮在液体介质中可使心脏有超常的大摆动,当心脏较靠近胸壁时,P波和R波高,当心脏向后移动时,P波和R波的幅度下降,心包渗液常见的律失常是房扑动,房纤颤,多灶性房性动过速,以及非持续性的,突发的阵发性房性动过速。

诊断鉴别

必须全面综评价才能作出明确诊断,要基于心包炎症表现及原发肿转移至心包据两个面,临床症状,体征及胸部X线检查可提供心包积液的线索,超声动图检查是明确心包积液的最简便有效的法,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除明确心包积液外还可对附近纵隔及部原发肿灶作出诊断,对心包积液患者,85%可通过心包穿刺抽液细胞检查明确诊断,假阴性不常见,要见于淋巴,但多次检查可提高阳性率,癌抗原(CEA)的检测亦可提供进一步诊断依据,在上述检查阴性的情况下可考虑心包活检,如取材充分,可对90%以上患者明确病因诊断。

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大约半数有症状心包炎的肿患者其心包炎并非恶性肿转移所致,而是由于放疗或自发性原因,许多肿患者在疾病过程中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和(或)治疗原因易患结核性和真菌性心包炎,少数患者在接受全身化疗(如阿霉素,红霉素)时可致急性心包炎。

心包心脏压迫综征时尚需与其他起体静的原因相鉴:①基础心脏病所致功能不全或阿霉素心脏毒性反应;②上腔静阻塞综征;③肝脏所致高压;④微管性肿所致继发性动脉高压,此外,先天性心脏憩室,室壁冠状动脉心包病变在影像上也与心包相似需注意鉴

治疗

心包转移性肿能切除者应尽量切除,例如从周围组织蔓延来的肺癌转移,可作心包切除。

1.心包穿刺

为常用的治疗和诊断法,其作用有:①作诊断研究;②解除心包填塞;③在作心包切除前达到心包减压;④处理大量复发性心包渗液。心包穿刺抽液可由数种途径,最常用的是剑突下径路,如果渗液为局限性者,有时从胸骨旁甚至尖径路,后两者只有在透视或超声动图检查导下进心包穿刺的并发症有律失常,冠状动脉破损,甚至猝死。有条件者,心包穿刺时应有流动力监测(导管),电监护及超声动图检查导,这样比较安全。

心包液细胞检查获得恶性据后,采用心包滴注化疗药物或硬化,以硬化和消灭心包腔。对控制心包渗液复发有效。

2.心包窗术Hankins

对恶性心包渗液者曾做心包窗术,其中一些患者部分胸骨胸骨旁小切流术,症状均立即消失,并无再次积液现象,延长患者生命。

3.心包腔外放射性核素治疗Smith

某些患者加局部放射治疗2.25~2.5Gy(2250~2500rad),患者对这种治疗反应良好。心包外照射以控制恶性心包渗液,这种法收效较慢而仅对放射敏感者有效,如淋巴患者。

4.手术治疗

对晚期患者,不提倡胸壁心包切除术。对于那些估计化疗有效或生存率在1年以上的心包积液复发或心包缩窄患者,应考虑外科心包切除术。

总的来看,对恶性心包渗液的治疗,趋向于采用联疗法的案,其中心包流是不可或缺的措施,其他包括心包滴注,局部外照射,以及全身化疗。联疗法中尚应包括必须采取的全身支持疗法,这是上述各项治疗的全身基础,全身支持疗法除常规的面等支持以外,还包括免疫治疗等措施。

预后   

取决于原发肿的类型。有人报道平均生存时间是4个月。但25%患者外科治疗或心包穿刺术可获得1年以上生存率。纵隔肿转移者较部及其他转移者预后相对较好。

预防护理

预防

治疗原发肿并早期发现和治疗肿心包转移是预防心包转移键所在。通过定期体检,发现身体存在的异常以及癌症危险因素,通过及时调整、治疗降低患恶性肿险。另一面,定期体检可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即二级预防。尽量不要饮

护理

1、动热情病人,抽一定时间陪伴病人,倾听其诉说中的焦虑,并表示理解和同情,消除其孤寂感,让其体会到他并不是孤立地承担痛苦。

2、给以安慰,安慰要恰到好处,既强调有希望的面,又不能过于乐观。

3、在暗示疾病疑难的同时,帮助病人分析疼痛的反复性,解释与疼痛有的生物问题。

4、多与病人交谈疾病以外的话题,转移其注意力。

饮食保健

(1)避免食用含有致癌因子的食物,如腌制品、发霉的食物、烧烤烟熏类食品等,同时避免使用某些食品附加,农药污染的农作物等。

(2)调整饮食结构,摄取养丰富、全面的食物,摄取含有丰富蛋白质、氨基酸、高维生素的食物,保每天有一定量的新鲜蔬菜,提倡摄入全谷食物,保有足量的微量元素及饮食纤维素。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