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鸡子

鸡子 鸡子,即鸡(公鸡)的睾丸,是鸡可供食用的脏之一。性味甘平。鸡子(《本》)鸡卵(《食疗本草》),鸡蛋(《随息居饮食谱》)。为科鸟类家鸡的卵。动物态详“鸡肉”条。鸡子可分鸡子壳、鸡子白、鸡子黄、凤凰衣(膜)几个部分,成分参见各条。甘,平。【归经】 入①《药对》:"平。"②《药性论》:"味甘,微无毒。"③《本草便读》:"生凉,熟温。"《汉书·五志中之下》:“宣帝地四年......
目录

基本内容

鸡子(《本》)

鸡卵(《食疗本草》),鸡蛋(《随息居饮食谱》)。

来源

科鸟类家鸡的卵。动物态详“鸡肉”条。

成分

鸡子可分鸡子壳、鸡子白、鸡子黄、凤凰衣(膜)几个部分,成分参见各条。

性味

甘,平。

归经】 入

①《药对》:"平。"

②《药性论》:"味甘,微无毒。"

③《本草便读》:"生凉,熟温。"

古籍记载

鸡子《汉书·五志中之下》:“宣帝地四年五月,山阳济阴雨雹如鸡子。”

《儒林外史》十七回:“潘保正又拿了十来个鸡子来贺喜…”

《资治通鉴·周安王二十五年》:“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得用也。”

《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孔颖达疏晋郭蹼曰“埙烧土为之,大如子,如秤锤,六孔,小者如鸡子。”

唐刘恂《岭表录异》下卷:“即于中约其,以利刃决之,突出,即割下其,皆如子大,曝干以备上贡。”。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瓮中,浸子,一月任食。”

以上资料出自各个朝代,最远为汉,鸡蛋、蛋、蛋、甚至鸟蛋、蛇蛋原来都称“子”,可谓历史久远矣。[1]

食用宜忌

①孟诜:"鸡子,不可多食。"

②《本草汇言》:"胸中有宿食积滞未清者,勿宜用。"

③《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动,诸外感及疟、疸、痞满肝郁痰饮、脚痘疮,皆不可食。"

各家论述

1.《本草纲》:卵白,其清,其性微;卵黄,其浑,其性温;卵则兼黄白而用之,其性平。不足者,补之以,故卵白能清气,治伏热、目赤咽痛诸疾。不足者,补之以味,故卵黄能补,治下痢,胎产诸疾。卵则兼理气,故治上列诸疾也。

2.《本草疏》:鸡子,味甘无毒。凡痫痉皆热为病,鸡子之甘,能缓之标,平即兼凉,能除热,故痫痉及疮,并治伤寒少阴咽痛

3.《本草便读》:鸡子黄外白,入,宁定魄;和熟食,亦能补益;生冲服之,可以养,可以退虚热

4.《农本草》:除热疮,痫痉。

5.《药性论》:治目赤痛。

6.《食疗本草》:治大人及小儿发热,可取卵三颗,白蜜一,相和服之。

7.《本草拾遗》:益,多食令人有声。一枚以浊水搅,两沸,水服之,产后痢。和蜡作饼,与小儿食之,止痢。

8.《日华子本草》:镇,安五藏,止惊,安胎。治怀妊天热疾狂走,男子阴囊湿痒,及,治久痢。和光粉干,止小儿痢,及妇人阴疮。和豆淋服,治贼风麻痹。9.《日用本草》:治汤疼痛。

10.《随息居饮食谱》:补安胎,濡除烦,解毒息润下止逆。

功用主治

滋阴润燥,养安眙。治热病烦闷,燥咳声哑,目赤咽痛胎动不安产后渴,下痢,烫伤。 ①《本》:"除热疮,痫痉。"

②《药性论》:"治亦痛。"

③《食疗本草》:"治大人及小儿发热,可取卵三颗,白蜜一,相和服之。"

④《本草拾遗》:"益,多食令人有声。一枚以浊水搅,两沸,水服之,产后痢。和蜡作讲,与小儿食之,止痢。"

⑤《日华子本草》:"镇,安五藏,止惊,安胎。治怀妊天热疾狂走,男子阴囊湿痒,及,治久痢。和光粉干,止小儿痢,及妇人阴疮。和豆淋服,治贼风麻痹。"

⑥《日用本草》:"治汤疼痛。"

⑦《随息居饮食谱》:"补安胎,濡除烦,解毒息润下止逆。"

孟诜:鸡子,不可多食。

《本草汇言》:胸中有宿食积滞未清者,宜误用。

《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动,诸外感及疟、疸、痞满肝郁痰饮、脚痘疮,皆不可食。

鸡子

鸡子

鸡子是鸡蛋的称。

又:鸡子,即鸡(公鸡)的睾丸,是鸡只可供食用的脏之一。在中国,鸡子广东人所享用。由于广东人的饮食习惯流传着“以”的思维,因此他们相信鸡子具有壮阳的功效,但这说法缺乏据。

香港鸡子锅配料之一。鸡子亦可浸酒成为“鸡子”。“鸡子戈渣”是香港古老的菜之一。

选方

①治伤寒温病已六、七日,热极,下烦闷,狂言欲起走:鸡子三枚,芒硝匕,搅,消尽,服之。(《补缺肘后》)

②治天后呕逆不下食,食入则出:鸡子一枚,于沸汤中三、五沸,则出水浸之,外寒热则吞之。(《救急》)

③治水痢脐疞痛:鸡子三枚,打去壳,熟,入面少许,和作饼子熟,空食之。(《圣济总录》鸡子饼)

④治小儿痢:鸡子一个,打破眼子如豆大,纳巴豆一粒(去皮),腻粉一钱,用五十重纸裹,于饭甑上三度,放冷打破,取鸡于肉同巴、粉一时研入麝香少许,添面糊如米粒大。食后夜卧,温汤下二至三。(《》)

⑤治妊娠胎不安:鸡子一枚,阿胶()一两。上二味,以清一升,微令消后,入鸡子一枚,盐一钱,和之,分作三服,相次服。(《圣济总录》鸡子羹)

⑥治妊娠痛:破鸡子一枚,和服之。(《千金》)

⑦治妇人产后口干缩,渴不止:打鸡子一个,水一盏冲之,楪盖少时服。(《验后》)

⑧治耳聋:新鸡卵一枚,巴豆一粒(去皮、膜)。上二味,先以鸡卵上一窍,将巴豆鸡卵中,以纸两重,面粘贴盖,却与鸡抱以其余卵鸡子出为度,取汁滴于,日三、二次,五七日。(《圣济总录》滴鸡卵)

⑨治咳逆吐脓鸡子一枚,甘草二分(),甘遂一分,大黄二分,黄芩二分。上五味,以水六升,取二升,去滓,鸡子搅令调,尽饮之。忌海藻、菘菜。(《僧深集鸡子汤)

⑩治头风搔之白屑起:新生乌鸡子三枚,以沸汤五升,扬之使温,打破鸡子入搅令匀,分为三度,沐令发生,去白屑痒。(《圣惠鸡子沐汤)

⑾治蛛、蝎、蛇伤:鸡于一个,轻敲小孔,之。(《兵部手集》)

临床应用

①治疗疟疾

用盐卤鸡蛋服,对控制现症疟疾有一定效果。66例现症病人服后控制当次发作者44例,症状减轻者11例。服药后1~2天随访54例,症状被控制者47例,再发者7例(其中5例系原来无效);1周后访56例,未发作者53例,发作者3例。制备及用法:取盐卤适量(成人12~15毫升,5岁以下3~5毫升,5~9岁5~8毫升,10~18岁9~11毫升)置,以烈沸后随即打入鸡蛋2个(小儿及轻症患者1个),反复搅拌,使盐卤均匀地与鸡蛋混,直至鸡蛋成饼为止。趁热服下。服药时间一般在发作前5~6小时。需待当日发作时间已过之后能进食。

②治疗神经皮炎牛皮

取鸡蛋2个,外壳消毒后完整的放入径较鸡蛋略大的瓶,加半斤浸泡,瓶密封,置阴暗处;7昼夜后取出鸡蛋,去壳,将蛋清与蛋黄贮入消毒瓶盖紧备用。用时以棉球蘸药涂于患部,每日数次,每次反复涂擦1~2分钟,必须连续治疗不能间断。一般涂药数次后鳞屑即渐落,剧痒减轻或停止。此时如继续用药则病灶可逐渐缩小。如中断治疗则会反复。病程久者,治疗时间亦长。神经皮炎12例,9例痊愈,3例好转;牛皮癣5例,2例痊愈,3例好转。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