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鸡屎藤

鸡屎藤 鸡屎藤:Paederia foetida L.),鸡矢藤,是茜草鸡屎藤属藤状灌木植物,因叶片撵揉后会发出类似鸡屎的臭味而得鸡屎藤株长可达5米,基部木质,无毛或近无毛;对生,有柄,膜质,卵形披针端短尖或削尖,基部浑,有时花序腋生或生,长6-18厘米,有小梗,分枝为蝎尾状的聚伞花序花萼花冠紫蓝色,通常被绒毛;浆果,成熟时光亮,草黄色期......
目录

形态特征

鸡矢藤鸡屎藤蔓生草本,基部木质,高2~3米,秃净或稍被微毛。对生,有柄;叶片近膜质,卵形披针,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浑或楔尖,两面均秃净或近秃净;托叶三角,长2~5毫米,落。花序腋生及生,扩展,分枝为蝎尾状的聚伞花序紫色,无柄;萼狭钟状,长约3毫米;花冠钟状,筒长7~10毫米,上端5裂,镊状排列,面红紫色,被粉状柔毛;雄蕊5,丝极短,着生于花冠;子房下位,2室,花柱丝状,2枚,基部愈浆果,直径5~7毫米,成熟时光亮,草黄色期秋季。生于溪边、河边、路边、林旁及灌木林中,常攀援于其他植物石上。

原植物-鸡矢藤(图2)鸡矢藤呈扁,稍扭,无毛或近无毛,老棕色,直径3-12mm,栓皮常落,有纵皱纹及叶柄断痕,易折断,断面平坦,灰黄色;嫩黑褐色,直径1-3mm,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灰白色浅绿色。对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宽卵形披针,长5-15cm,宽2-6cm,先端尖,基部楔形或浅心形全缘,绿褐色,两面无柔毛或近无毛;叶柄长1、5-7cm,无毛或有毛。聚伞花序生或腋生,前者多带,后者疏花序轴及均被疏柔毛,紫色特异,味微苦、涩。以条匀、多、浓者为佳。

鸡屎藤横切面:呈扁表皮细胞1列,外壁稍增厚,被角质层;有的可见非腺毛残基。皮层7-8列细胞,外侧1-2列为厚角细胞,维管束外韧型。皮部有没细胞,皮部外侧有纤维,单个或数个成群断续排列成环,壁非木化。木质部导管常数个至十数个相聚成12-14个导管群,木纤维发达,木薄壁细胞稀少。部较大,呈长。本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老横切面:呈皮部外侧可见木栓层,木质部环,部扁,略偏心形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有非腺毛,长50-500μm由3-5个细胞组成,壁上有角质层纹理,栅栏细胞1列,海绵组织中有大型含晶细胞,针晶束长约140μm。的上面微凸起,下面呈弧突出,上、下表皮均有厚角组织

表皮细胞多角,垂周壁较平直,平周壁有明显角质层纹理。上、下表皮均有平轴式气孔副卫细胞2个。草酸钙针晶束较我,长达150μm。叶脉部分常有非腺毛分布,长50-500μm,由3-15个细胞组成,壁具角质层纹理。

生长习性

鸡屎藤外型图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土壤以肥沃、深厚、湿润的砂质壤土较好。生于海拔200-2000米的山坡、林中、林缘、沟谷边灌丛中或缠绕在灌木上。

分布范围

鸡屎藤广泛分布于秦岭南坡以南各省区及台湾,产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产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南广东香港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朝鲜、日本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繁殖栽培

鸡屎藤种子扦插繁殖种子繁殖:在10-11月采成熟果实,堆积腐烂,搓去果皮,用湿沙贮藏备用。3-4月播种,整地1.3m宽的畦,、窝各约33cm挖窝,深约7cm,每种子10粒左右,浇人、畜粪水后,覆盖草木灰或细土约1cm厚。 扦插繁殖:2-3月选2年生的老藤,剪成25-30cm长,有3以上的插条,在1.3m畦上、窝各各33cm挖窝,深20-25cm,每窝栽3插条,每要有1个出畦面,填土压紧,注意淋水,保持土壤湿润。

种子后,当苗高5cm时匀苗、补苗,每窝留苗2-3株,并中耕除草,追肥。藤长30cm左右时,再中耕除草、追肥1次,同时插设支柱,以供攀援。9-10月收割后,再中耕除草,追肥1次过冬。 以后每年管理与第一年相同,肥料春夏可用人畜粪水,冬季可用堆肥。

主要价值

中药药用部位性味功效
鸡屎藤植物的全草及性平,味甘、微苦湿;消食化积;解毒消肿;活止痛
鸡屎藤植物果实归经解毒疗伤

鸡屎藤,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治湿疼痛,腹泻痢疾,肮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肿大,瘰疬,肠痈肿毒,跌打损伤。 ①汪连仕《采药书》:治肠痈,跌打损伤,流注瘴毒,。洗疝,紫苏汤。

②《李氏草秘》:洗腿足诸寒湿痛,拘挛不能转舒。

③《生草药性备要》:其头治新内伤,煲肉食,补虚益,除;洗疮止痛,消热毒。其擂米加糖食,止痢。

④《纲拾遗》:中暑者以作粉食之。虚损者杂猪服。治瘰疬用.裉,未破者消,已溃者敛。“搓其嗅之,有臭,未知其正何物,人因其臭,故臭藤。”鸡屎藤及诸“臭”、诸“屎”之皆的义于其臭鸡矢藤在栽后9-10月除留种的外,每年都可割取地上部分,晒或凉干即成。或秋季挖,洗净,切,晒干供药用。具有祛湿,消食化积,解毒消肿,活止痛之功效。

⑤《本草求原》:理脚湿肿烂,蛇伤,同米擂食并

鸡屎藤⑥《植物实图考》:为洗药,解毒,去,清热,肿毒,并补筋

⑦《草木便》:补虚劳,调理,治病后虚肿耳鸣

⑧《四川中药志》:治失眠,久咳。

⑨《重庆草药》:健脾湿,益补虚。常用于小儿瘦弱,气虚,食积疳积,及成人气虚浮肿,臌胀呜,腹泻遗尿,妇女虚弱白带,干病。并虚弱劳伤,虚痢,痒子瘰疬之由于气虚不愈者。

⑩《上海常用草药》:祛,活,止痛,消肿。治湿酸痛,跌打损伤,肿大,肿毒。

临床应用

鸡矢藤1.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鸡屎藤总生物碱腔注射能抑制小自发性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2.抗菌作用0、5g/ml鸡屎藤对体外金黄葡萄球菌和褔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浸膏对金黄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3.对平滑作用鸡屎藤总生物碱能抑制肠收缩,并能拮抗乙酰碱所致的肠挛缩。

4.其它作用鸡屎藤注射液和乙醚提取物对蟾蜍神经腓肠标本,均有传导阻滞的局麻作用。

鸡屎藤全图&amp5.鸡矢藤馏液对小有明显镇痛作用(热法)。腔注射0.01毫升/克体重,即可提高痛阚,维持时间较长。其注射液与吗啡相比,始较慢而持续较久。其醇制对麻醉动物(猫、兔及犬)有降压作用。印度鸡矢藤提取物在体外试验有可的松样作用,而注入兔关节腔,可降低炎症病变;全草给大服共10天,对甲醛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

成分

鸡屎藤全株含环烯醚萜甙类(iridoid glrcoside);鸡屎藤甙(paederoside),鸡屎藤次甙(scandoside),鸡屎藤甙酸(paederoside acid),车草甙(as-peruloside),去乙酰车草甙(deacetyl asperuloside)。还含矢车菊素糖甙(cyanidin glyco-side),矮牵牛素糖甙(betunidin glycoside),蹄纹天竺素(pelargonidin),摁贝素(embelin)及一饱和羰基混物。中含熊果酚甙(arbutin),挥发油,C10-表绿素(C10-epichlorophyll)和绿素(pheo-phytin)。

果实含熊果酚甙(Arbutine)0.69%、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1.5%、三十烷(Triacontane)、氢醌以及酚、萜醛、丁醛、乙酸、丙酸等挥发性成分。种子含油约9%,其中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含量都在10%以上;非皂化部分含甾醇约20%。

①治气郁胸闷痛:鸡屎藤一至二两。水服。

②治食积腹泻鸡屎藤一两。水服。

③治小儿疳积鸡屎藤五钱,猪小肚一个。水服。(①以下出《福建草药》)

④治妇女虚弱咳嗽白带腹胀鸡屎藤四两,红小芭头四两。鸡服。(《重庆草药》)

⑤治红痢:鸡屎藤四两,路边姜二两。肉服。(《重庆草药》)

⑥治小儿肛:皆治藤近之头,老者,晒十次,和羊肠食之。(《岭南采药录》)

⑦治关节湿痛:鸡屎藤或藤一至二两。服。

⑧治阑尾炎:鲜鸡屎藤一至二两。水服。

⑨治:鲜鸡屎藤二两,服;渣或另用鲜捣烂患处。

⑩治跌打损伤:鸡屎藤、藤一两。服。(⑧以下出《福建草药》) ⑾治有机磷农药中毒鸡屎藤三两,绿豆一两。水成三大杯,先服一大杯,二至三小时服一次。药后有呕吐腹泻反应。

植物文化

中医之路●医生涯六十年●陈源生》:“同乡有李姓草医,祖传疳积,以其简便验,远近求治者不少。该医视为枕中之秘。为习伊之长处,乃与其结交至好,并于医道共相切磋,久之情深,伊知我乃医,非卖药谋生,渐去戒,偶于醉后道出真言,日:“一味鸡矢藤研末即是。”事虽小而启发大。鸡矢藤一药,我几十年来屡用于诸病,实其有健脾消食,行气止痛,利水消胀的良好效果。”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纤维瘤病

下一篇 鸡屎白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