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鸡树条

鸡树条 鸡树条(拉丁:Viburnum opulus subsp. calvescens (Rehder) Sugim.),俗为老鸹眼、天鸡树条荚蒾,是五福荚蒾属落灌木植物鸡树条高可达4米,冬,有柄,无毛,叶片轮廓卵形至广卵形或倒卵形叶柄粗壮,无毛,复伞聚伞花序,周围有大型的不孕萼齿三角,均无毛;果实红色,近。5-6月,果熟期9-10月。生长于溪谷边疏......
目录

形态特征

鸡树条灌木,高达1.5-4米;当年小有棱,无毛,有明显凸起的皮孔,二年生小带色或红褐色,近,老干暗灰色树皮质厚而多少呈木栓质。小叶柄和总花梗均无毛。下面仅腋集聚簇状毛或有时上亦有少数长伏毛。冬,有柄,有1对合生的外鳞片,无毛,鳞片膜,基基部合生成筒状。轮廓卵形至广卵形或倒卵形,长6-12厘米,通常3裂,具掌状3出,基部截形或浅心形,无毛,裂端渐尖,边缘具不整齐粗牙齿,侧裂略向外展;位于小上部的常较狭长,披针而不分裂,边缘疏生波状牙齿,或浅3裂而裂全缘或近全缘,侧裂短,中裂伸长;叶柄粗壮,长1-2厘米,无毛,有2-4至多枚明显的长盘腺体,基部有2钻托叶

鸡树条复伞聚伞花序直径5-10厘米,大多周围有大型的不孕,总花梗粗壮,长2-5厘米,无毛,第一级辐射6-8条,通常7条,生于第二至第三级辐射上,花梗极短;萼筒倒,长约1毫米,萼齿三角,均无毛;花冠白色,辐状,裂,长约1毫米;大小稍不等,筒与裂几等长,被长柔毛;雄蕊长至少为花冠的1.5倍,花药紫红色,长不到1毫米;花柱不存,柱头2裂;不孕白色,直径1.3-2.5厘米,有长梗,裂宽倒卵形,不等

果实红色,近,直径8-10(-12)毫米;核扁,近,直径7-9毫米,灰白色,稍粗糙,无纵沟。期5-6月,果熟期9-10月。

生长习性

鸡树条为阳性树种,稍耐阴,喜湿润空,但在干旱候亦能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性及中性土壤上都能生长。耐性强,根系发达,移植容易成活,是优良的北园林观赏树种。期6-7月,果期8-9月,果红色,冬季宿存。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部、山西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河南西部、山东安徽南部和西部、浙江西北部、江西(黄龙山)、湖北和四川日本、朝鲜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也有分布。生于溪谷边疏林下或灌丛中,海拔1000-1650米。

繁殖栽培

播种在4月中旬,此时当地土壤化冻深10-12厘米,温达到15℃左右,地表深5厘米的土温5℃左右,此时期是鸡树条荚莲适宜的播种期。播种可采用床面条播,先用沟器在苗床上沟,深3厘米,宽10厘米,15厘米,将种子播种量为1.5千克/平米均匀洒在沟,然后覆土,厚度为2.5-3厘米左右。播种后浇一次透水。出苗后,注意及时除草、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适当遮阳。

鸡树条

栽培技术

整地做床:10月底进整地。采用高床,先用多菌灵消毒地面,深翻后做床。床面高于地面15-20厘米,宽1.1米,长通常10-20米,两床间留步道沟0.4米。做床时,将步道沟土起出,培在床面上,随培土随拍实,最后再把床心土翻松、耙平。

中耕除草:苗期及时除草松土。在苗木生长时期,土壤水分状况及杂草生长情况及时进中耕除草,要注意不伤苗。再浇水后或降雨后2-5天,土壤半干半湿时进中耕,既疏松表土,又可除掉杂草,中耕湿度一般为3-5厘米。

肥水管理:播种后要及时浇水,常保持床面潮湿。待苗出齐后,要始终保持土壤湿润,防治日灼。苗木进入生长阶段需要大量养分,这时需要每周喷2次养液,前期以氮肥为,后期多施磷钾肥,浓度不要超过0.5%。生长后期需减少水肥管理,使其充实,利于越冬。

间苗补苗:幼苗长到10-17厘米、杆完全木质化时,选择阴天进间苗和补苗,间苗和补苗宜以留优去劣、留大去小、留中去边为原则。

病虫防治

病害

要病害有枯病和斑病。

防治法:于发病初期对苗木喷25%多菌灵可湿性粉600-800倍液,视病情,隔15-20天,喷2-3次。

虫害

虫害有蝉、蚜虫和红蜘蛛危害。

防治法:早春是防治蚜虫的最佳时期。可用50%辟蚜雾超微可湿性粉2000倍液喷洒受害部位。红蜘蛛选用73%灭螨净3000倍液喷雾,连喷2-3次。蝉一般不需要单独喷药防治,发生量较大时应及时喷药防治。一般可选用以下药: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

主要价值

观赏

适于冷地区,作为观赏绿化树种,大密集,具大型不孕,优美壮观;秋变红,非常美丽;秋冬果红满,和白雪相衬,满白雪鲜红,景色迷人。宜作道、公园灌丛、墙边及建筑物前绿化树种。

种子含油率26.20%,可榨油供制肥皂或工业用;果人药可治气管炎。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