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颅内肿瘤

小儿好发于中线及后颅窝,故易早期阻塞环通路,出现压增高,压迫脑干等重要结构,病程常较成人短。同时,由于儿童颅骨发育不完全,代偿能力较成人强,因此局限性神经系统损害症状相对较成人少。病因不明确。1.一般症状小儿压增高可表现为烦躁易激惹,有的则淡漠或嗜睡。若有意识障碍缓,呼吸减慢,压增高说明已进入脑疝前期,需做紧急降颅压处理。小儿颅压代偿能力较成人高,颅压增高出现较......
目录

病因

病因不明确。

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小儿压增高可表现为烦躁易激惹,有的则淡漠或嗜睡。若有意识障碍缓,呼吸减慢,压增高说明已进入脑疝前期,需做紧急降颅压处理。小儿颅压代偿能力较成人高,颅压增高出现较晚,一旦失代偿则病情急剧恶化,故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2.呕吐

70%~85%的患儿有呕吐,此为压增高或后颅窝肿直接刺激延髓呕吐中枢所致,在部分患儿(10%~20%)呕吐是惟一的早期症状,其中婴幼儿多见,呕吐可与头痛头晕伴存,呕吐并不全为喷射性,以清晨或早餐后多见,常在呕吐后能立即进食,其后又很快呕吐,少数患儿可伴有腹痛,早期易误诊为肠道疾患。

3.头痛

70%~75%的患儿有头痛,幕上肿头痛多在部,幕下肿多在枕部,要是压增高或组织移位膜、管或神经张力性牵拉所致。头痛可间歇性或持续性,随病程的延长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但当视力丧失后多明显缓解,婴幼儿不能头痛,可表现双手抱头,抓头或阵发哭闹不安,对小儿头痛起重视,因为此年龄期小儿很少有功能性头痛

4.视觉障碍

视力减退可由于鞍区肿直接压迫视传导通路起视神经原发性萎缩,更多是因压增高出现视盘水肿起的继发性神经萎缩,视盘水肿取决于肿的部位,性质及病程,后颅窝肿较大在半球者发生早且重,肿恶性程度越高或病程越长,视盘水肿越明显,儿童视力减退易被家长忽视,故有此诉者不到40%。

5.头颅增大

头颅增大及破壶音(McCewen征)阳性,多见于婴幼儿及较小的儿童,因其颅缝愈不全或纤维性愈压增高可致颅缝分离头围增大,叩诊可闻及破壶音。

6.颈部抵抗或强迫头位

小儿有此表现者多见,第三脑室可呈膝胸卧位,后颅窝肿则头向患侧偏斜,以保持环通畅,是一种机体保护性反射。颈部抵抗多见于后颅窝肿,因慢性小脑体下疝或肿向下生长压迫和刺激上颈神经所致,对此类患者要防止枕骨大孔疝的发生,应尽早脑室穿刺外流或脱水药物降低颅压。

7.癫痫发作

小儿癫痫发生率较成人低,原因有:小儿幕下肿较多;而且恶性肿多见,组织毁损症状多于刺激症状

8.发热

病程中有发热史是小儿脑瘤的特征表现。

检查

1.颅骨X线平

了解有无压增高征(颅缝分离及指压迹增多等)及有无异常钙化斑(多见于和少)。

2.管造影

有占位效应时可见管移位;供丰富的肿可见肿异常染色。

3.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不仅可以确定位,尚可了解肿大小,囊实性,有无钙化运是否丰富及水肿情况等。

4.磁共振成像(MRI)

具有更鲜明的对比度和较好的解剖景,对中线和后颅凹肿显示尤为清晰,但对钙化质显示不如CT。

诊断

小儿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反复发作性头痛呕吐时,应考虑的可能性,不可因症状缓解而放松警惕,应进仔细耐神经系统查体,对疑有的患儿应酌情做CT、MRI等检查。

治疗

1.手术治疗

原则是尽可能全切除;保术后能缓解高压;手术应解除或至少部分解除对重要神经结构的压迫;不能全切除的肿,应尽量多切除以达到充分减压为后期放、化疗创造条件;对环梗阻者,手术的是解除梗阻,恢复环通畅。

2.放射治疗

小儿母细胞、生殖细胞对放疗敏感。其次,各种类型质细胞对放疗也有一定效果,未能完全切除的肿也应使用。对较良性的细胞的放疗早年存在争议,但近来也倾向于术后放疗能延缓肿的复发。放疗的指征包括:所有颅恶性肿,不论切除程度如何;手术未能全切除的肿;CT随访发现增长较快的肿。对于年龄小于3岁的患儿,应特考虑放射治疗对发育组织的长期副作用,可起放射性坏死、甲状腺功能低下、生长发育迟缓、智商降低等并发症。

3.化治疗

化疗原则上是用于恶性肿术后,与放疗协同进,复发颅恶性肿也是化疗的指征,对儿童母细胞脊髓种植化疗可为首选法。给药途径视药物的特征可选择服、静动脉灌注等式。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长春新碱、甲氨蝶啶等。近来,对婴幼儿采用术后早期化疗来延迟放疗始时间而不影响疾病控制效果的研究,及大量多元联化疗后以自体骨髓移植来减少化疗副作用的研究成为热点。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利舒康胶囊

下一篇 流感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