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发源于上腺质,交感神经,旁交感神经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故可发生自颈交感神经链至盆腔的部位。绝大多数小儿的嗜铬细胞,手术时为4~6cm,切面呈棕黄至浅褐色。被受压的正常上腺组织完整包绕,有出囊性坏死区。小儿嗜铬细胞的特点是有家族遗传史及并发多发分泌肿。一、发病原因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与神经层细胞的发育生长有直接系。有些嗜铬细胞与遗传因素有,且常伴其他疾病,......
目录

病理病因

一、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与神经层细胞的发育生长有直接系。有些嗜铬细胞与遗传因素有,且常伴其他疾病,如多发性分泌肿。多发性神经纤维硬化症、Sturge-Weber综征,von Hippel-Lindau病等。

二、发病机

嗜铬细胞多为良性,多数为单发,也可以多发,肿或卵,表面光滑,有完整包膜,周围管丰富,直径一般在2~6cm,重量多在100g以,但有体积很大者。镜下肿细胞较大,态不规则,胞浆中颗粒较多,可被重铬酸盐染色,嗜铬细胞的良、恶性单从态上不能鉴,只有广泛浸润邻近脏器或组织,以及在正常无嗜铬细胞的器官组织发生转移才能确诊为恶性。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是由于环中上腺素和去甲上腺素过多所致。压为本病特征,可高达21.3~26.7/14.7~112.0kPa(160~200/110~90mmHg),绝大多数患者为持续性压,少数为阵发性压,亦有为持续性而有阵发加剧者,始时发作不频繁,逐渐发作增多,有些由阵发性转变为持续性;发作时伴有头痛心悸,出汗,苍白,恶心呕吐腹痛症状。在发作间期,可以完全缓解,有时由于某些体位如侧卧或屈身躯,或部或区而压的发作。儿童常以有神经症状头痛视力障碍惊厥精神病而住院,有时误诊为脑瘤。此外,还有消瘦多饮多尿症状多饮多尿由于大量出汗所致,也因儿茶酚胺有抑制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持久的压使心脏肥大,尤其以室肥厚明显,压性心脏病及力衰竭;眼底可出现视盘水肿,出和小动脉痉挛等病变,患儿可有高糖及糖尿,糖耐量线不正常,基础代谢率常升高,代谢异常。少数嗜铬细胞发生于膀胱,临床特点为当膀胱膨胀或在排尿时,压骤高及出现其他儿茶酚胺增多症的症状,少数患者有血尿

并发病症

视力障碍惊厥精神病,多饮多尿,压性心脏病及力衰竭,有高糖及糖尿,少数病人有血尿。且常伴多发性分泌肿、多发性神经纤维硬化症、Sturge-Weber综征,von Hippel-Lindau病等。

检查

1.24小时尿儿茶酚胺(CA)及代谢产物测定

3甲氧基-4羟基扁酸是儿茶酚胺最终代谢产物,正常值各实验室不同,一般为11~35µmol/24h(2~7mg/24h),嗜铬细胞患者明显升高,压发作时可达两倍以上,正常人尿去甲上腺素(NE)排泄量<885nmol/24h,上腺素(E)<273nmol/24h,嗜铬细胞压发作时可明显增高,超过两倍以上有诊断价值,3-甲氧基去甲上腺也明显增高。

2.CA测定

嗜铬细胞患者CA升高,以NE升高为多见,其次是NE,E都升高,静息卧位浆CA升高具有诊断价值。

3.甲氧去甲上腺素

敏感性与特异性强,恶性转移性嗜铬细胞儿茶酚胺虽可正常,但甲氧去甲上腺素常升高。

4.药物实验

药物实验包括激发实验和阻滞实验,由于各种检查手段的发展,且激发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很少应用。

(1)激发实验 适用于压在21.3/13.3kPa(160/100mmHg)以下的患者,非发作期间,静注磷酸组胺,也可静注射高糖素或胺,如压升高8/5kPa(60/40mmHg)以上时则为阳性。

(2)阻滞实验适用于压在22.7/14.7kPa(170/110mmHg)以上或正在发作时的患者,以苄胺唑啉静注入,在3~5分钟压下降超过4.7/3.3kPa(35/25mmHg)者为阳性。

5.影像检查

(1)B超检查对上腺区肿诊断较准确。

(2)CT及MRI检查CT对上腺肿诊断的准确率高,MRI与CT表现相似,同时有利于上腺外的嗜铬细胞和多发肿

(3)131I-间碘苄胍闪烁扫描 可用于嗜铬细胞及恶性嗜铬细胞的转移灶显像,既能定位,又能定性,特异而敏感,准确率高。

诊断鉴别

小儿患压除病史及体检外,须作尿常规,尿培养,酐,尿素氮测定和静尿路造影,最常用儿茶酚胺的代谢检查是测VMA,如结果异常应考虑嗜铬细胞;此外,最要的定位检查是部超声和CT检查。

原发性压、压相鉴,有头痛视力障碍惊厥者与脑瘤相鉴

疾病治疗

1、治疗

确诊后应手术摘除肿。近年由于注意到肿多发性的特点及手术前使用α及β受体阻滞药,手术死亡率已大为降低。

术前使用α及β受体阻滞药可使压,搏趋于正常,使心脏得到恢复,减少由力衰竭而起的手术死亡。一般先使用α受体阻滞药酚苄明(phenoxybenzamine,dibenzylin),最始用0.2mg/(kg·d),逐渐增量至1mg/(kg·d)或直至压降至正常。术前3天可加用普萘洛尔(得安)。由于长期管收缩导致容量减少,故术前后应补充足够容量。近年有报道,术前使用钙拮抗药或三磷腺苷(ATP)以稳定压,但在小儿尚缺乏这面的验。

腔手术,须注意多发上腺外肿,术后须监测压变化及儿茶酚胺代谢的检查,以防有肿遗漏及复发。

2、预后

预后取决于治疗的时机,如果在脏及心血管系统发生不可逆损害之前切除肿,可以完全治愈。20%~30%患者因起的心血管并发症不能完全恢复。良性肿5年存活率>96%,恶性肿<50%。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