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平滑肌肉瘤
诊断
治疗措施
病理改变
肿瘤呈球形或半球形,主要在粘膜下扩展,与胃壁呈垂直性生长。可单发,亦可多发,部分由良性平滑肌瘤恶变而来。好发于胃壁的中上部,以胃体部为多见,其次是胃底部。根据其大体形态,可分为三形:①胃内型,肿瘤位于粘膜下,突向胃腔;②胃外型,肿瘤位于浆膜下,向胃壁外突出;③胃内和胃外型,肿瘤位于胃肌层,同时向粘膜下及浆膜下突出,形成哑铃状肿块。
半数的病例有肿瘤中心性溃疡,加之血循环丰富,故破溃后常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肿瘤可直接侵犯胃周围组织,常累及大网膜及腹膜后,并经血行转移,多见于肝,其次为肺。淋巴转移不常见。
影像学表现
1.钡餐X线表现:
①粘膜下可见圆形或半圆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滑,邻近粘膜柔软为其特点。
②肿瘤表面粘膜皱襞撑平消失,粘膜皱襞可直达肿块附近,蠕动达肿瘤边缘。
③肿瘤基底较宽。
(2)胃外型;
①肿块向腔外生长较大时,胃轮廓呈外压性凹陷变形移位及腔内充盈缺损或龛影形成。
②若有胃外巨大肿块同龛影并存,应考虑本型,因胃癌很少有胃外肿块。
(3)胃壁型:肿瘤同时向腔内、外生长,其同内外肿块相连呈哑铃状。
(4)胃底部平滑肌肉瘤:在胃泡内见半弧形软组织肿块,即使病变靠近贲门也很少累及食管下端。
2.CT表现:
胃腔内或向腔外生长的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肿瘤内可见出血、坏死、囊性变、溃疡形成和钙化,增强后强化不均匀,肿瘤还可直接向周围侵犯胰、结肠、脾等。
鉴别诊断
(2)胃底部平滑肌肉瘤即使靠近贲门部也很少累及食管,而贲门癌累及食管下端,为诊断贲门癌的依据。
(1)如肿块超过10cm,则恶性可能性较大;
(2)如龛影大而不规则.或在瘤体中心部位有特征性窦道形成,多为平滑肌肉瘤。
临床表现
并发症
胃平滑肌肉瘤的肿瘤中心性溃疡,加之血循环丰富,故破溃后常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以黑便多见。少数患者出血量大时可出现呕吐咖啡样物或解红色血便。肿瘤可直接侵犯胃周围组织,常累及大网膜及腹膜后,并经血行转移,多见于肝,其次为肺。淋巴转移不常见。
预后情况
1.大体类型,以壁间型预后最好,随后分别为腔内型、腔内外型、腔外型。
2.肿瘤体积是否≥6cm。
3.有否远处转移或侵犯邻近组织。
胃平滑肌肉瘤5年生存率为20%~54%,国外文献报道,肿瘤低度恶性者5年生存率81%,高度恶性者为32%。国内学者统计,胃平滑肌肉瘤病理分级1级者5年生存率为46.8%,2级为26.9%,3级为16.7%,病理组织学分级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一般认为,胃平滑肌肉瘤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50%左右。专家对胃平滑肌肉瘤的自然病程和预后因素作了研究,指出肿瘤的恶性程度分级、大小及有无邻近组织脏器浸润三者与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认为这三个因素能客观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据此将胃平滑肌肉瘤分为三期。在三个因素中,除病理分级需经病理检查后确定,另两项则可通过手术探查作出判断。因此,该分期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对预后作出评价,目前为一些学者所采用。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