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恶性淋巴瘤
疾病简介
疾病概述
恶性淋巴瘤累及生殖道通常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但原发性的外阴恶性淋巴瘤也有报道。恶性淋巴瘤根据临床和病理分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HD)和非霍奇金病淋巴瘤(NHL)。淋巴结外淋巴瘤常见于胃肠道、咽淋巴环和皮肤等部位。
病程1~39 个月不等。常见外阴皮肤肿胀或皮下结节样肿块,伴疼痛、性交困难,同时可有皮肤瘙痒,阴道出血、排液。肿块大小3~14cm,平均5.5cm,触痛明显,表面皮肤红斑或水肿、破溃,也有仅表现为下肢水肿。偶有伴发热和体重下降。部分患者呈贫血,常伴有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恶性淋巴瘤累及生殖道通常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但原发性的外阴恶性淋巴瘤也有报道。恶性淋巴瘤根据临床和病理分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HD)和非霍奇金病淋巴瘤(NHL)。淋巴结外淋巴瘤常见于胃肠道、咽淋巴环和皮肤等部位。因为资料中部分缺少期别和免疫分型,而且大部分沿用的是过时的分类标准,所以难以准确判定外阴受累是首发还是继发。
流行病学
病因病理
疾病病因
外阴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可能与局部的感染有关。在外阴恶性淋巴瘤病人中可找到EB 病毒,HIV 病毒感染发生非霍奇金病淋巴瘤(NHL)的发病率较高,该病的发生与免疫抑制密切相关,某些先天性免疫缺陷常并发恶性淋巴瘤。某些细菌感染如胃幽门螺杆菌(HP)及环境因素如杀虫剂、农药的使用均可导致该病发生。
病理生理
恶性淋巴瘤的瘤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网织细胞等多有不同程度的间变。瘤细胞呈散在或密集分布,并有核分裂象。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1.组织学分类 依组织细胞形态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组织学分类主要有Rappaport 分类(1966)、Luke’s and Collin’s 分类(1975)、国际NHL 工作分类(1981)、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临床分类(1989),但这些分类均没有包括重要的反应预后的特征如免疫表型,同时也未包括套细胞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等新类型,所以在1995 年国际淋巴瘤协作组提出了新的分类系统- “ 修订的欧美淋巴瘤的分类” (RevisedEuropean-American Lymphoma REAL)。
2.免疫组化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 均为阳性。B 细胞型还表现为CD20、CD45RA、CD45RB、CD74 和CD79a 阳性。T 细胞型大多为CD3、CD4、CD45RO 阳性。CD30 是霍奇金病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标志。
3.外阴恶性淋巴瘤的类型Kaplan等总结的16 例患者中有5 例为网状细胞肉瘤,1 例为淋巴肉瘤,如按NHL 工作分类标准其中有8 例为弥漫性大细胞型。Macleod 等报道的14 例原发性外阴恶性淋巴瘤中有13 例为NHL,10 例(77%)为弥漫性大细胞型,小细胞型1 例,弥漫大小细胞混合型为2 例。其中有6 例进行了免疫分型,4 例为B 细胞型。Vang 等将患者按“修订的欧美淋巴瘤的分类”标准重新分类,发现10 例原发性外阴NHL 中有7 例为弥漫性大细胞型。
另外,弥漫混合型、外周T 细胞淋巴瘤、滤泡大细胞型各1 例。其中8 例进行了免疫分型,B 细胞型为6 例;8 例继发性外阴NHL 中4 例(50%)为弥漫性大细胞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滤泡型小裂细胞、小淋巴细胞型和蕈样念珠菌病各1 例。在9 例无期别资料的患者中有5 例为弥漫性大细胞型,还有伯基特淋巴瘤、血管中心细胞淋巴瘤、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等。
症状体征
1.病史 HIV 病毒感染的患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较无感染患者增加20 倍,所以对外阴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需常规检查HIV 病毒。另外有2 例患者有免疫抑制病史,1 例因皮肌炎而服硫唑嘌呤,另1 例肾移植后持续应用硫唑嘌呤和强的松。在8 例继发性外阴NHL 中4 例有NHL 病史,1 例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史(Vang 2000)。
2.症状和体征 病程1~39 个月不等。常见外阴皮肤肿胀或皮下结节样肿块,伴疼痛、性交困难,同时可有皮肤瘙痒,阴道出血、排液。肿块大小3~14cm,平均5.5cm,触痛明显,表面皮肤红斑或水肿、破溃,也有仅表现为下肢水肿。偶有伴发热和体重下降。部分患者呈贫血,常伴有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患者往往因肿块、出血和疼痛而就诊。有些病例肿块可在若干年内无变化。
诊断检查
诊断:Fox 等曾认为诊断原发性外阴淋巴瘤必须符合下列标准:
1.临床上病变仅局限于外阴,经全身检查未能发现身体其他处存在淋巴瘤,方可考虑原发于外阴,但尚需排除临近淋巴结或器官的恶性淋巴瘤扩散或浸润至外阴。
4.以往无淋巴瘤病史。Boston 等(1974)提出数月应该明确定为6 个月。
Macleod 等建议最好采用外阴肿块切开或切除活检,因为针刺或针吸活检可能会因取到的组织、细胞太少既不能定性,也多不能分型。另外,需进行全身检查包括血液学检查如血沉、血清乳酸脱氢酶,胸部X 线检查,腹部和盆腔CT 或MRI,骨骼扫描,骨髓活检等,以明确原发还是继发,同时有利于准确分期。NHL的分期标准主要采用Ann Arbor 分期(1971),外阴NHL 的分期还可参照FIGO 分期方法。但Ann Arbor 分期更能说明问题,更能指导临床作适当的治疗。
女性生殖道NHL 的Ann Arbor 分期:
每一期根据有无全身症状分为A、B。A:无症状。B:无原因的发热>38℃连续3 天以上、盗汗及6 个月内体重无原因下降>10%。
实验室检查:免疫组化检测。
鉴别诊断
需注意与外阴下列疾病相鉴别:
1.炎症 为混合类型的淋巴细胞浸润,还可见其他炎细胞。
2.淋巴上皮样癌 有上皮成分,高分子量 角蛋白阳性。
3.分化差的癌 大细胞淋巴瘤(包括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分化差的巴氏腺癌、未分化鳞状细胞癌的区别有时较困难,主要靠免疫组化染色。
治疗方案
1.手术 只用于诊断,一般为活检或局部切除,侵犯性手术不主张。
2.化疗和放疗 恶性淋巴瘤对化疗和放疗均敏感。Macleod 等提出对于低度恶性局灶的外阴NHL,可给以30~40Gy(2Gy/次)剂量的单纯放疗,中度和高度恶性的NHL,因为全身复发率高,一般用化疗或化疗加放疗。白萍等提议对外阴恶性淋巴瘤采用化疗-放疗-化疗的序贯治疗。先行1~3 个疗程的化疗,使肿瘤达到完全缓解,随后行肿瘤部位放疗(18~30Gy),以预防局部复发,之后巩固化疗2~3 个疗程。
常见化疗方案有:
(1)COP 方案:环磷酰胺800mg/㎡,静注,第1 天及第15 天;长春新碱1.4mg/㎡。静注,第1 天;泼尼松(强的松)100mg,口服,第1~5 天。3 周重复1 个疗程。有效率达80%以上。
(2)CHOP 方案:环磷酰胺750mg/㎡,静滴,第1 天;多柔比星(阿霉素)50mg/㎡,静滴,第1 天;长春新碱1.4mg/㎡,静注,第1 天;泼尼松(强的松)100mg,口服,第1~5 天。3 周重复1 个疗程。有效率达90%以上。
(3)另外,还有BACOP 方案(博莱霉素、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泼尼松)、MBAC0D 方案(甲氨蝶呤、博莱霉素、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地塞米松)等。
白萍等用BACOP 方案化疗4 个疗程后加局部放疗治疗外阴恶性淋巴瘤,肿瘤完全缓解,但2 个月后鼻腔和左眼眶内转移,改用PECB(顺铂、依托泊苷、环磷酰胺和平阳霉素)5 个疗程后达完全缓解,随访4 年无瘤生存。
并发症
肿瘤破溃感染。
预后及预防
预后:因为大部分病例随访时间短,所以无法评价预测预后的指标。Kaplan 等报道的16 例中有8 例患者局部复发。随访0~60 个月(平均14 个月),有8 例存活,最佳的1 例随访5 年无瘤生存。Vang 等报道的原发性外阴NHL10 例中有4例在1 年内死亡,其中1 例3 年无瘤生存;而继发性外阴NHL8 例中有5 例在外阴NHL 诊断后1~7 个月死亡。
康复调理
淋巴癌患者的饮食护理,首先要有个合理的饮食安排,做到色、香、味、行都较好。患者家属在每次吃饭前可以通过心理暗示配合药物解除病人的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要避免吃一些不易消化的油炸食品和容易在体内胀气的食物,切忌吃过于油腻和生冷的食物。
患者要是腹胀明显时,还可口服一些理气导泻的中药。对于一些口腔以及咽喉部溃疡疼痛,不能进食的患者,可以改用流食,如牛奶、麦片粥等味道较淡的食物。为了避免食物过热刺激,可以少许的吃一些冷饮,如冰激凌、水果汁和奶油冰糕等。
患者进食淋巴感觉疼痛时,可以局部喷些利多卡因麻醉,或者用小苏打溶液漱口。如果味觉减退造成食甘味,给予锌制剂,改善味觉,增加食欲。如唾液分泌减少造成口舌干燥,可以服用养阴生津的中药,也可用柠檬汁、乌梅汁作饮料服用。饮食方面少吃糖,多选含水量较高的食物。病人用舌头顶住上腭前中部并配合气功,也可以增加口内唾液分泌,以利进食。
精神护理
1、力分担病人的痛苦,家庭之间应增强联系,互相帮助,不要推诿、埋怨,让病人不为家事而忧心。
2、消病人放弃治疗的念头,坦率地将病情告诉病人,并让其知道所做的治疗的内容和方法,可能出现的副反应,以及治疗可能出现的最好的结果。帮助病人树立顽强的斗志。
3、对现实,勇挑重担。当病人诊断明确后,家属首先要能承受住这一打击,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鼓励病人积极接受治疗,要尽力使病人感到家人的爱抚与支持,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4、长期治疗过程中,家庭关系也可能变得紧张,由于家庭成员不适当的言语或态度的转变,可能给病人带来不良的情绪,或悲观或抑郁,这样非常不利于康复。家庭成员要充分理解病人的痛苦和心情,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同时要营造轻松的环境,以解除病人的紧张和不安。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