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外阴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

外阴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为低度-中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具有病程长、生长缓慢、病变局限、局部切除后易复发、转移罕见等特点。外阴发病较少,好发于成人的躯干和肢体近端。体检发现肿通常单发,表现为隆起硬固肿块亦可表现为中央一块物周围有数个小结包绕,固定于表面,被覆皮肤。深部与肉、筋膜则不粘连。结淡红或淡蓝紫色,有时呈多状。切除不干净时容易复发。外阴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为低度~中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
目录

概述

外阴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为低度~中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具有病程长、生长缓慢、病变局限、局部切除后易复发、转移罕见等特点。外阴发病较少,好发于成人的躯干和肢体近端。

病理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外阴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起源于真皮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细胞,部分发病与外阴局部所致的创伤,如阴道分娩等。

二、发病机

呈单个或多个皮肤和皮下结,大小可为1cm*1cm至8cm*10cm不等,复发者常为多个。表面被覆皮肤紧张或破溃,境界清楚,无包膜。复发者常见黏液变性而质地较软,罕见出、坏死。

镜检要分为普通型、黏液型和纤维肉瘤变3个亚型,后两种常见于复发病例。细胞梭,似成纤维细胞,态较一致,常围绕一个中(原或小管)呈典型的车辐状排列。异型性轻,可查见少数核分裂,无坏死。肿深部弥漫浸润于真皮和皮下,沿皮下脂肪小间结缔组织间隔伸展,包裹入皮下脂肪,边样或蜂巢样图像,或呈多层平排列的图像。复发病例的车辐状结构不明显,核分裂象增多。纤维肉瘤变使细胞更密,排列成长束,异型较著而核分裂较多(平均11/10HPF)。如发生黏液变,细胞松管暴

80%~100%的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表达CD34,而大部分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FFXⅢa阴性。由于t(17;22)(q22;q13)使17号染色体上的COL1A1基因与22号染色体上的PDGFB基因融成的COL1A1-PDGFB嵌基因是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较特异的指标,Wang等(1999)用RT-PCR法检测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石蜡切,发现约83%(10/12)的患者可检测到该基因,认为COL1A1-PDGFB融基因可作为助诊断指标,尤其对于不典型的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Vanni等(2000)在1例外阴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中检测到COL1A1-PDGFB嵌基因,并发现是COL1A1基因的第37外显子与PDGFB第2外显子的融转录。

症状体征

一、症状

一般无自觉症状,个有轻度或中度疼痛,轻度外伤后可破溃出。常见部位为大阴,以左侧更多见,部分可累及阴蒂或阴阜。要表现为逐渐侵袭性生长,侵及皮下组织。初起一般为无痛性的斑块状实性结数年后可生长迅速,互相融呈较大的不规则肿物。肿块加速生长期可伴有局部疼痛,触痛和溃疡,疼痛可放射至大腿侧。大多数患者均在此期来就诊。

体检发现肿通常单发,表现为隆起硬固肿块,亦可表现为中央一块物周围有数个小结包绕,固定于表面,被覆皮肤。深部与肉、筋膜则不粘连。结淡红或淡蓝紫色,有时呈多状。切除不干净时容易复发。

二、诊断

据临床表现出现隆起、坚固纤维性损害、生长缓慢、表面皮肤萎缩时可做出诊断。病理检查中找到致密的成纤维细胞排列成车轮状结构即可做出诊断。

并发病症

病灶部位并感染。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分泌物检查检测COL1A1-PDGFB融蛋白。新鲜组织可用多巴(DOPA)反应或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

2.其他助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

诊断

据临床表现出现隆起、坚固纤维性损害、生长缓慢、表面皮肤萎缩时可做出诊断。病理检查中找到致密的成纤维细胞排列成车轮状结构即可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

要需与侵入皮下的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相鉴。通常组织可以辨认,但需要作特殊染色。韧带可起源并附着于深在筋膜,表面有正常皮肤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细胞成分单一,缺乏一般皮肤纤维组织细胞所见的继发性成分如巨细胞黄色细胞、炎细胞等车辐状排列明显。

治疗

手术时机选择非常重要,早期第一次手术设计理,可获治。外阴局部扩大切除是首选治疗。手术切除包括周围3~5cm正常皮肤,深至耻膜和尿生殖筋膜1~2cm。如肿较大者则需要植皮。放射治疗效果不好,如属复发病例,则更应广泛切除。术中冻切有利于确定切除是否完全。有者提出采用Mohs显微手术法,虽可减少局部复发和保留正常外阴组织,但由于需要高度准确和专业的手术技术,故尚难普遍推广。

由于淋巴结转移很少见,故无需常规切除。对于切缘阳性的患者,术后予放疗,而化疗并不张,除非有远处转移。对于复发或多次复发患者,再次治性手术切除和修复重建仍是首选。有报道外阴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在20年每2~4年复发1次,均予治性手术切除,最后一次切除后随访7年无生存。

STI-571是一种源性生长因子受体氨酸激酶相对特异的抑制,有研究发现,服STI-571对于局部晚期和转移性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在Ⅰ期临床试验中有疗效,但该药物在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中的应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预防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早期理手术治疗、做好随访。

护理

1.理护理

要加强理护理,给予病人理安慰,帮助建立积极情绪,使病人消除焦虑、恐惧、不安的情绪,避免其不必要的精神压力,以正常的理状态配诊断、治疗,锻炼坚强意志,对生活充满希望,这是战胜癌症的重要精神支柱。多和病人接近与多谈交流是最好的疏导式,因为有利于理解病人的理状态。医生、护士与家属都应掌握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后者指态度、姿势、为表现等。

首要的是,具有同情,语言亲切,态度诚恳,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氛。使病人感到他周围的人,尤其护士、家属,对他同情和理解。有时只须坐在病人身旁,就体现出对他的精神支持与安慰。让病人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思想,对不愿交谈的病人或当时不愿交谈时,不可勉强。有些晚期病人,具有害怕被人冷漠和抛弃的孤独感,到晚上害怕理尤重,在这情况下最好允许家属陪住,使病人感到慰籍。任何时候,要保持病人的尊严,尽可能提高生存质量。要理解病人的家属为了病人也很辛苦,也承受着痛苦,因此在可能时安排家属适当休息和饮食,对家属给以一定,也是对病人莫大的安慰。

2.饮食护理

癌症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尤其在进手术、放射治疗、化药物治疗时,作好适当的饮食护理是保治疗顺利进的必要条件。应据病情及消化吸收能力分供给普通饭、软饭、半流汁与流汁饮食。接受放射治疗和化治疗的病人,可能有食欲不好,或味觉异常,对他们要创造一个愉快舒适的进餐环境,做些保养对治疗的必要性的宣传教育,适当的增加调味品。

在住院治疗期间,可据病人病情,选择不同的补给养的途径。服使用膳食,饲使用饲膳食。或肠造瘘管饲,食物可以比饲者稠厚。静养适于肠功能衰竭,或喂养不足者。病人情况各异,不宜强求一律,应据具体情况,咨询医生、护士、养师的意见,保质保量给予恰当的饮食。

3.疼痛护理

起疼痛的原因很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1)肿生长迅速,造成器官包膜紧张牵拉。(2)肿压迫神经神经干或神经丛。(3)肿起空腔脏器梗阻。(4)消化道肿破裂起出及穿孔。(5)肿本身破溃感染并起周围组织坏死。(6)肿浸润管,局部缺氧。(7)放疗或手术的后遗症。

疼痛产生的原因不同,处理法也不同,有的可放疗,有的需手术,有的需药物治疗。如病人过度紧张和焦虑常使疼痛加重,因此还要通过结实法达到减痛效果。也可通过讨论病人感兴趣的问题、听音乐、看电视来分注意力,去除病人的烦躁和忧虑。冷湿法、热湿法也是可用的助止痛法。殷切的体贴也可缓解疼痛。因此,医生、忽视看护病人时在病床边多逗留刻,用热水擦一下面,更换一下病人的体位,都是对病人精神上的安慰,都可减轻疼痛。使用止痛药也要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来助。

同时也要注意预防褥疮:如有晚期病人养不良,或身体有肠瘘尿瘘,或水肿等情况,睡觉时长期压迫身体某仪部位,但容易发生褥疮。一旦有了褥疮,会迅速发展,进一步增加病人痛苦和养消耗。

预防褥疮的基本原则有:减除局部压力,保持病人清洁、干。如病情许可,应鼓励病人起床活动,或时扶病人坐起。对长期卧床的危重病人,应时更换体位,对很衰弱者,可在其尾处垫以绒垫或其他软垫。必要时,用折叠的棉垫将骶尾部悬空,以防再受压。床铺平整、清洁干、常用温水、肥皂擦洗受压部位。对尿失的病人应及时换下尿布,不怕麻烦,鼓励病人多水,减轻病人的理负担。如褥疮成,更要消除局部压力,严格换药处理。

饮食保健

适宜食物

(1)宜多吃具有抗阴肿和白斑作用的食物,如芝麻、杏仁小麦大麦土瓜乌骨鸡、乌贼、乌梢蛇猪胰菊花乌梅子、荔枝马齿鸡血、鳗鲍鱼、蟹、、沙丁文蛤玳瑁

(2)疼痛宜吃、赤、龙虾、淡菜、海参、虎、甜菜、绿豆、萝卜、鸡血

(3)瘙痒宜吃苋菜、白菜、芥菜、芋艿、海带紫菜鸡血、蛇肉、穿山甲

(4)增强体质、预防转移宜吃银耳、黑木耳香菇猴头菇、鸡肫、海参薏米、核、蟹、石龙子、针

(5)外阴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手术手术后,耗,宜多食补之品,如大枣龙眼扁豆粳米荔枝香菇胡萝卜鹌鹑蛋藕粉、豆类等。

(6)外阴淋巴管手术后的放疗:耗阴损液,宜多食滋阴养液之品,如菠菜、小百菜、藕、犁、西瓜香蕉葡萄海参甘蔗百合等。

(7)外阴淋巴管手术后的化疗:易两损,宜常食补养之物,如木耳香菇桃仁、桑椹、苡米粥、红枣、桂海参等。

(8)维生素A和C有阻止细胞恶变和扩,增加上皮细胞稳定性的作用,维生素C还可防止放射损伤的一般症状,并可使白细胞水平上升;维生素E能促进细胞分裂,延迟细胞衰老维生素B1可促进病人食欲,减轻放射治疗起的症状。因此,应多吃含上述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芝麻油、谷类、豆类以及动物脏等。

不适宜食物

(1)忌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2)忌葱、蒜、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烟、

(4)忌肥腻、油、霉变、腌制食物。

(5)忌公鸡、发物

(6)酸涩收敛之品,易导致瘀气滞,应予避免。辛温发,利于通,可食:但不宜过多,因辛辣刺激过甚,疼痛亦会加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云南红药胶囊

下一篇 正骨紫金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