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脚刺
药物名称
鸡脚刺 (《贵阳民间药草》)
异名
来源
形态特征
小枝有凹陷的沟,黄色或幼时为红黄色,有疣状突起;第二年后变为灰色,老茎栓皮灰黄色,有纵纹理,内部呈黄色;棘计呈三叉状,粗壮,长约1~2厘米,基部粗约1~2毫米。
叶坚硬,椭圆状倒卵形,长2~5.5厘米,宽0.8~1.5厘米,先端尖或钝,有刺,边缘有2~8个刺状细齿牙,上面略有光泽,下面白色或灰黄色,有白粉,基部逐渐狭缩成长约8毫米的叶柄,或几乎无柄。
总状花序腋生,下垂,花梗长5~12毫米;萼片6,下部有2~3片小苞;花瓣6,鲜黄色,较萼片为小,基部具有2蜜腺;雄蕊6,有敏感性,药二瓣开裂;雌蕊1,子房卵圆形,柱头无柄。
浆果: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约6~10毫米,有白粉,花柱宿存。
花期:春季。
分布范围
采集
全年均可采挖。
洗净,晒干。
药材
性味
主要价值
用法与用量
选方
煎水,每天三次分服。
(贵州《常用民间草药手册》) ②治急性胃肠炎:三颗针根或茎一至二两,水煎服或代茶饮。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肝炎:三颗针三钱,地星宿一两,石菖蒲三钱,小木迈三钱。
(贵州《常用民间草药手册》) ④治湿热黄疸:三颗针一两,煎水吃。
⑥治风火眼赤肿痛:三颗针一两,铁扫帚尖叶一两,十大功劳一两,黄连一钱,硼砂一钱,上冰片二分。
将前四味药放入素砂锅中,加清水三斤,煎一小时,再将硼砂加入,文武火煎半小时后,用白细布滤除药渣,加冰片入药水中,用玻璃瓶封装,一星期后取用。
用白灯草一条,调药水点眼。
⑦治毒疮发痒:三颗针五钱,千里光五钱,薄荷五钱,食盐三钱,一级青茶五钱。
开水浸,盖紧,取浸液温洗伤处。
⑧治黄水疮:三颗针叶,干燥研末,撒于疮上能收黄水,如发庠,可加麻油或菜油调敷。
(④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⑨治肿毒,丹毒,湿疹,烫伤,跌打损伤:三颗针根茎适量,去粗皮,焙干为末,用水或麻油、凡士林调敷。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