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肾盂肿瘤和输尿管肿瘤

肾盂输尿管以移细胞癌最为常见,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等与膀胱相似。在我国肾盂细胞肿的发病率高于国外报告。在肾盂癌一般占10%以下,而我国第三届全国泌尿外科术会统计占24%。尿路上皮器官发生肿的机会不等,以膀胱最为常见,其他器官较少。肾盂输尿管以移细胞癌最为常见,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等与膀胱相似。在我国肾盂细胞肿的发病率高于国......
目录

概述

肾盂输尿管以移细胞癌最为常见,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等与膀胱相似。在我国肾盂细胞肿的发病率高于国外报告。在肾盂癌一般占10%以下,而我国第三届全国泌尿外科术会统计占24%。尿路上皮器官发生肿的机会不等,以膀胱最为常见,其他器官较少。

我国上尿路上皮肿多于国外报道。尿路上皮器官接触的致癌物质是相同的,尿路上皮肿有多器官发病倾向,常是顺尿流向发病,北京医科大第一临床医院统计占92%,逆尿流向发病仅占8%。文献报告上尿路肿30%~50%以后发生膀胱癌,而膀胱癌发生上尿路肿机会为2%~3%。膀胱在泌尿器官中容量大,尿液停留时间长,水解酶激活致癌质成分,因此其发生肿的机会远高于其他器官,在膀胱癌切除的标本里10%输尿管末端有原位癌。因此可以设想若膀胱癌病人生存更长些,则有可能发现更多的上尿路癌的病例。

临床表现

男女为2∶1,40岁~70岁占80%,平均55岁。血尿为最常见初发症状,肉眼可见,间歇性,无痛,如有块通过输尿管时可绞痛,有虫样条,有时患者表现为部钝痛。

多数病人无明显的阳性体征,但有7%左右表现为恶液质,是晚期病例。有5%~15%可摸到增大之脏,可能有肋角压痛。有报告10%~15%无临床症状,仅在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

肾盂输尿管癌有多器官发病的性质,可能存在膀胱刺激症状膀胱的表现。局部扩时可出现张、后腹膜征等。鳞状细胞癌常表现为结石或感染的病象。

鉴别诊断

1.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起上尿路梗阻,当为阴性结石时,尿路造影可发现输尿管有充盈缺损,需要与输尿管输尿管结石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壮年,特点为绞痛,肉眼血尿少见,多为间歇性镜下血尿,常与绞痛并存。逆造影输尿管局部扩张,呈杯样改变,而结石无比变化。CT平扫结石呈高密度影,肿呈软组织影。

2.输尿管息肉 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壮年,病史长,衣不明显,输尿管造影见充盈缺损,但表面光滑,呈长条,范围较输尿管大,多在2cm以上。部位多在近肾盂输尿管交界及输尿管膀胱交界处,反复从尿中找细胞皆为阴性。

3.输尿管狭窄 表现为部胀痛及积水,应与输尿癌鉴输尿管狭窄的原因多种多样,非肿起的输尿管窄无血尿史,尿路造影表现为单纯狭窄,而无充盈缺损。反复尿找细胞均为阴性。

4.输尿管血尿输尿管充盈缺损与输尿管类似,但输尿管块具有易变性,不同时间的两次造影查,可发现其位置、大小及态发生改变。

5.膀胱癌 位于输尿管周围的膀胱癌,将输尿管遮盖,需与下段输尿管癌突如膀胱输尿管癌突人膀胱有两种情况:一是肿有蒂,蒂在输尿管;二是肿没有蒂,肿输尿管膀胱各一部分。鉴要靠膀胱镜检查及尿路影。

诊断方法

  1.排泄性泌尿系造影:可见充盈缺损,应与尿酸结石、基质石鉴,有时缺损可因块所致。实质肿囊肿均可能见肾盂盏充盈缺损,有时需配B超和CT可确诊。肾盂小的缺损可能因动脉及其分支起。肿输尿管不显影,尤其是输尿管时,有统计肾盂癌不显影时1/3系高期即浸润性癌,输尿管起不显影时60%~80%为浸润性。积水占35%,输尿管有充盈缺损而发现积水者占20%。泌尿系造影正常者85%为低期的肿

  排泄性泌尿系造影不良时应配性造影或其他检查。

  2.逆性泌尿系造影:其重要性为:①造影更清晰,尤其是排泄性造影显影不良时;②可能见到病侧输尿管,下端输尿管输尿管突出;③直接收集病侧尿细胞检查或刷取活检;④膀胱镜检查以除外膀胱

  逆造影时,肾盂注入过多对比可能遮盖小的充盈缺损,输尿管造影必须使全输尿管充盈可明确诊断。球状头(bulb)导管输尿管造影,其输尿管导管头似橄榄或橡子块,插入输尿管荧屏下注入对比,可见肿推向上输尿管扩张如同“高脚杯状”,如系结石则下不扩张,浸注性肿表面不光滑,尿石并发水肿时可误诊。有时尿石可并肿输尿管息肉常表现为表面光滑的长条状充盈缺损。可有分支。

  输尿管时可使以下导管或呈圈状。如插管通过肿可发现其上为清尿,而导管旁边流出的为血尿

  造影时必须防止带入造成误诊。

  3.刷取活检:当临床怀疑肿而细胞检查阳性者,可在静注入对比后,选择可疑的部位刷取活检,小刷子通过F5导管组织可附在刷子毛上,取出刷子后输尿管导管流出液可能有小组织碎块,用少量盐水反复冲洗,收集液体作检查。输尿管导管应留置过夜后拔出。

  4.超声检查:可以区结石与软组织病变,肿与坏死乳头、块、基质结石等难以鉴输尿管病变超声检查不可靠。

  5.CT:可区分肾盂细胞癌和肾癌肾盂癌表现为①肾盂实性肿物有或盏呈球状,窦脂肪移位和受压;②注射对比后增强不明显;③肿旁对比充盈的线;④实质增强延伸(肿大影响流时);⑤保留

  6.动脉造影:可发现动脉变细或阻塞,常说明已有浸润。直径3cm以上可见到肿

  7.输尿管镜和肾盂镜:可能用于诊断和治疗。肾盂镜可能起肿移植,其实际价值尚难作结论。

  8.核磁共振:可用于鉴肾癌肾盂癌,亦可用于输尿管病变诊断,并可免用造影(对造影过敏者)。如能发应用对比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9.细胞检查:分化良好的低期肿80%假阴性,而分化不良的肿60%阳性或高度怀疑。

治疗措施

  输尿管输尿管切除包括膀胱壁段已有50年历史,如不做输尿管全长切除则输尿管发生肿的可能性高达84%,17例肾盂癌有残留输尿管者7例(41.2%)在三年残端出现肿,半数在一年。有的认为是肾盂癌种植至输尿管,实际是因为肿多发性,致癌质的作用基于种植。

  近年的认识随着对肿的生物的特征的了解,输尿管手术不能千篇一律。低期低级的输尿管部分输尿管切除和治手术疗效相同。高期高级癌则应治性手术,否则难以治愈,特是细胞阳性者。有张高期高级的局限的癌病变时仍可部分切除的手术,最后发现90%死于癌,而治手术者死于癌仅30%。输尿管切除必须包括膀胱壁段,否则60%可发生膀胱癌。治手术是否应淋巴结清扫术?一般持否定态度,因为有淋巴结转移者很少自下而上超过一年的。

  孤立或双同时有肿者如属低期低级,尿细胞阴性者应争取尽可能保留组织,高期高级者则透析下治手术。有时对细胞阴性低级的肿肾盂镜检切除肿输尿管部分切除保留脏者约占20%。

  肾盂癌无浸润者5年生存率40%~59%,有浸注分化不良者10%~25%。北京医科大肾盂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达60.3%。

  已如前述肾盂输尿管容易出现器官,必须紧密随访有张每6个月尿细胞检查一次,膀胱镜检查随访2年。

  在治疗输尿管时必须注意与输尿管息肉相鉴输尿管息肉是间组织上覆的一层薄的良性尿路上皮,蒂很长,且可以有分支表现光滑,细胞阳性。组织混有管和纤维组织管多的被称为“”。严重血尿纤维多者称“纤维”。息肉多发于年轻人。

病因原理

  巴尔干半岛肾病间质性肾炎,为肾盂输尿管癌的常见病因,包括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等有明显的区域性,甚至村落之间有界限,发展缓慢,功能减退,男女发病数相似,双侧10%。曾进环境、职业、遗传等调查,原因仍不清楚。因为容易有功能损伤、表浅、多发,治疗应尽可能保留组织

  止痛肾盂癌,近年认为acetaninophen(Tylen01)是其代谢物具致癌质。止痛致癌常需积累超过5kg,与每日吸15支烟20年的致癌机会相似。

  慢性刺激如尿石所致的炎症等可肾盂癌,多数为鳞癌,鳞癌患者中50%以上有结石病史。

  有家族性发病现象。McCullough报告父亲和二子发生上尿路多发肿,Gitte见到三兄弟多发肿,先有膀胱。家族性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代谢异常和接触致癌质有

病理改变

  病理分期和膀胱相似,国家抗癌协会UICC Jewett:

  Tis 0 原位癌

  Ta 0 粘膜乳头状癌

  T1 A 浸润固有层

  T2 B1 浸润浅

  T3a B2 浸润深

  T3b C 浸润层外脂肪

  T4 D 浸润附近器官

  肿细胞分化程度常与分期一样。决定治疗的法和其预后。

  肾盂输尿管癌转移至附近相似相邻的淋巴结,因其淋巴流是弥和境界不清的,范围不定。尚可转移至上腺、腺、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化药

下一篇 化气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