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脂肪肉瘤
概述
纤维肉瘤在肿瘤的分类中是最常见的一肿恶性肿瘤,肉瘤的发生部位与纤维瘤相似。作者在做46例口腔肿瘤手术中,发现纤维肉瘤4例,其中两例经术后病理切片证实,并经二次根治术治疗。激光治疗后最长5年1例,2例3年,1例2年观察至今无复发。口腔纤维肉瘤常发生于唇、颊、舌等部位,牙周膜与颌骨骨膜。文献报道发病以20~40岁多见,但术者所治疗4例除1例36岁外,其余3例均50岁以上。
口腔软组织纤维肉瘤初期主要表现为无痛性包块并逐渐长大。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质中等硬度,病变发展较其它肉瘤为慢,肿瘤表面粘膜正常。周围界线较明显。中后期肿瘤迅速向周围组织浸润,累及肿瘤或骨质而发生粘连固定。纤维肉瘤表面的粘膜为暗红色,有的可溃破出血。肿瘤组织切面质地均匀,呈灰白或灰红色,带有出血,坏死及囊性变。
镜下结构见瘤组织由棱形的成纤维细胞组成。高分化的纤维肉瘤内的瘤细胞细长,核长形而两端尖细,细胞形态较均匀一致,核分裂少。低分化纤维肉瘤,细胞呈多形性,核分裂象多,偶见少数畸形细胞。高分化的纤维肉瘤恶性程度低,低分化的纤维肉瘤恶性程度较高。高分化型局部复发的少,低分化的局部复发高及转移。
根据临床做出诊断,如诊断不明确必须取活检进行病理切片明确诊断。
在此类肿瘤的治疗方法中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激光的手术程序可根据肿瘤的部位及需切除的范围进行,但在切除的范围不必似常用钢刀切割较广。因而激光切除时深部达骨膜病灶改用插入法切割治疗。
发病原因
发病机制
本病多来源于乳房的脂肪组织,也可来源于多向分化的间叶组织,因此,本病既可发生于纤维肿瘤也可发生于小叶囊肉瘤。
1.大体形态:肉眼见脂肪肉瘤呈分叶状,多为单个,直径l~20cm,甚至侵犯整个乳腺形成一个较大的肿块,肿块边界清楚,质地柔软,有弹性,切面光滑,有时呈胶冻状,色淡黄或棕黄色,常有囊性变与出血性坏死,肿瘤无完整包膜,可浸润邻近组织,在周围形成一些结节。
2.组织形态:镜下见乳腺脂肪肉瘤与其他处的脂肪肉瘤相类似,各型脂肪细胞中都含有脂滴,但多数为分化良好型脂肪肉瘤,而多形性梭形细胞脂肪肉瘤则较少见,根据不同结构,可将它分为不同类型,但有时在同一标本的不同部位也可出现不同类型。
(1)脂肪瘤样脂肪肉瘤:主要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所组成,细胞体积比正常脂肪细胞波动范围大,可见少数畸形细胞核,其中可掺杂有星形细胞或梭形细胞及黏液样基质,此瘤为一种较良性的“境界瘤”,摘除后可复发。
(2)分化良好黏液样型脂肪肉瘤:此型主要由梭形和星形的黏液样细胞,致密的毛细血管以及大量富于酸性黏多糖的基质所组成,其细胞异形性不甚明显。
(3)分化不良黏液样型脂肪肉瘤:除可见胚胎性及成熟的脂肪细胞外,尚可见有大量未分化的细胞,奇异型巨大脂母细胞,含类脂的单核或多核的泡沫状细胞。
(4)多形性脂肪肉瘤:瘤细胞形态多种多样,有圆形,卵圆形,梭形等,细胞异形性显著,难以与其他未分化的恶性间叶瘤区别,鉴别要点在于肿瘤内可找到胞浆中含有脂质空泡的奇异型脂母细胞。
症状体征
脂肪肉瘤为单发亦可多发,位于乳房皮下,与皮肤不粘连,表皮可完全正常,瘤体大小不一。触之呈扁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可活动,无痛感。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对周围组织产生挤压和浸润,此时可有轻压痛。如果生长迅速,局部皮肤可改变颜色并可有静脉曲张。
本病诊断并无困难,早期无特殊临床症状,仅表现为质地较软,边缘清楚的无痛性肿块,极易误诊为脂肪瘤,最后确定诊断还需术后病理学结果。
并发病症
检查鉴别
检查
1、针吸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切片检查 可见瘤组织内有大小不一的成熟脂肪细胞,并有异形性,胞浆中可含有脂质空泡。
2、免疫组化检查 组织学上与菱形细胞癌或恶性叶状肿瘤难以区别时,用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质内的脂肪空泡呈阳性反应可以鉴别。
鉴别
本病瘤细胞多种多样,各型瘤组织中可见多少不等的分化不同阶段的脂肪细胞,并有异形性。因此在分化良好的脂肪瘤样肉瘤应多作切片,努力寻找少数显著畸形的细胞核来与脂肪瘤鉴别,亦应注意与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及多形性横纹肌肉瘤相鉴别。
疾病治疗
激光术前准备
口腔内纤维肉瘤视肿瘤发生的具体部位不同所应用的辅助手术器械不同,术前可准备手术钳,皮肤钳等消毒备用。检查Nd:YAG激光机光纤有无破损,出光正常即可,使用功率40~60W,术中随时改变激光功率。刀柄消毒备用。
麻醉:手术主要采用局部注射麻醉。可于麻醉药中加入1:1000肾上腺素液数滴,以减少手术中的出血。
激光手术
手术中光刀切除的原则以纤维肉瘤和正常组织交界处贴近正常组织侧切割。光刀切割时运行速度放慢,按术前的设计方案进行。术中有切割断离的血管出血时,用纱布适当压迫,并看准血管断端、输出激光直接插入停留约1秒钟、退出光纤,适当再压迫片刻,出血即止。如纤维肉瘤属高分化型、切除的面积还可保守些、低分化纤维肉瘤可适当扩大范围。肿瘤大位于唇、颊等处行进行肿瘤治疗。待以后行整复手术。舌上纤维肉瘤,先将肿瘤体切除,再采取周边基底插入光刀进行密闭式切割。发挥光刀切割及高温的双重作用。插入深度,于切口周边应达1cm以上,基部达骨膜,骨质有被肿瘤破坏者,把光刀插入切割骨质,目的是防止复发。切口无出血,渗血时结束手术。
术后处理
激光手术后的治疗除应用抗炎药及支持治疗外,还包括用化疗药物及中医药巩固治疗。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7~10天,视手术大小、损伤程度考虑,面积少的术后可缩短抗生素的应用时间及用量,或不需应用抗生素,仅给予支持治疗即可。
化疗药物应用应待术后伤口痊愈,或根据肿瘤性质,及体积大小来应用,如肿瘤分化低而恶性程度高,浸润较广的术后应用化疗。分化高、无大面积浸润,手术切除比较彻底的可不用化学药物治疗。临床一般选用环磷酰胺、抗癌锑治疗,化疗期间必须注意检查血象、以调整治疗。
中医药治疗在术后有很多优点,主要体现在无化疗的副作用,并可长期内服、或外用治疗。以中医的理论纤维肉瘤属于“肉瘤”、“筋瘤”、“症瘕积聚”等的范畴。常因痰凝、瘀血、热毒蕴结、阻滞经络、壅塞不通,日久成块所致。现代医学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化、放疗。中医治疗常选用扶正祛毒、清热消瘀、软坚化痰药物,因而将其与临床上的手术,化、放疗,免疫治疗的综合疗法将大有益处。尤其对控制局部的复发有益。
七味内消膏,组方有:官桂 公丁香 天南星 山奈 樟脑各12g 白川3g 牙皂6g,将上药共研细末,以适量饴糖加冷开水调成软膏,于局部外敷。
同时配合使用内服药丸;三棱 莪术 五灵脂 蒲黄 海浮石各30g 三七粉15g 地龙 花粉 重楼 羊乳 党参 白术各60g 全蝎6g 陈皮45g 夏枯草120g 甘草25g,上方为1料,以夏枯草煎水,余研细末,练蜜成丸。每次服9g,日服2次。可以长期服用。特点适应于顽固性巨大的纤维肉瘤。
纤维肉瘤属中医“上石疽”,乃肝经郁结致气血瘀滞经络,因而治宜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扶正固本佐之。如能长期服用,收效极佳。
参芪蛇舌汤。组方有:生黄芪 党参 白术 熟地 枸杞 淮山药 天冬各有15g 首乌 黄精各9g 甘草 木香各45g 茯苓12g 白花蛇舌草30g 大枣5枚,用水煎,每日1剂,煎2次,分2~3次服。主要用于纤维肉瘤的术后治疗,尤其是复发性纤维肉瘤。
在应用化学疗法时可配合治疗,此方剂即以调补气血,补益肝肾为主,重在扶正抗邪。根据中医理论观点实际在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尤其是化疗引起的免疫力下降较为明显,辅助治疗可改善防御能力,巩固手术化疗作用。
预后
脂肪肉瘤在局部呈浸润性生长,因此对瘤体大、浸润范围大者手术不易切净,极易复发,并可经血行或淋巴管转移。脂肪肉瘤的分型对预后影响明显。分化良好型及黏液型脂肪瘤预后较好,手术后转移少。圆形细胞型和多形细胞型脂肪肉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瘤细胞周边或瘤内有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则预后好。有报道本病5年存活率,分化好的脂肪肉瘤为70%,分化不良的为65%,分化更差的脂肪肉瘤为20%。
疾病预防
1、一旦发现自己患有纤维囊性乳腺病,就应立即治疗,不要拖延治疗的时机。
2、对于授乳期的妇女,在每次授乳的时候,应尽可能多地排出乳汁,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分泌乳汁,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上一次分泌的乳汁在乳房内滞留的时间。
饮食保健
第一类 食用菌类:
银耳、黑木耳、香菇、猴头菇、茯苓等是天然的生物反应调节剂,能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较强的防癌作用。
第二类 鱼类:
黄鱼、甲鱼、泥鳅、带鱼、章鱼、鱿鱼、海参、牡蛎以及海带、海蒿子等,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有保护乳腺、抑制癌症生长的作用。
第三类 水果类:
葡萄、猕猴桃、柠檬、草莓、柑橘、无花果等,不仅含有多重维生素,而且含有抗癌和防止致癌物质亚硝基胺合成的物质。
第四类 蔬菜:
与主食合理搭配有利于身体健康。如番茄、胡萝卜、菜花、南瓜、大蒜、元葱、芦笋、黄瓜、丝瓜、萝卜和一些绿叶蔬菜等。
第五类 牛奶及其制品有益于乳腺保健,可以补充钙。
谷类如小麦(面粉)、玉米、大豆及一些杂粮均有利于健康。大麦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纤维素。可溶性纤维素可帮助身体对脂肪、胆固醇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并降低胆固醇。不可溶性纤维素有助于消化系统的健康,并预防癌症。坚果是食物的果仁和果种,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可起到抗癌的效果。
食品多样化:食谱广不仅可满足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而且还能抑制有害致癌物质。
食用含有足够淀粉和纤维素的食物:应该多吃水果、蔬菜、干豆、全谷类食品、豆类及其制品。以增加淀粉和纤维素的摄入量,这样可降低结肠癌和直肠癌。
保持营养的均衡,维持理想体重。
多吃一些鱼类,这样可以补充必要的ω3脂肪(这是最健康的脂肪)。
喝含酒精的饮料一定要适量:喝酒多有损健康,口腔、咽喉、食管和肝脏的癌与喝酒过量有关。喝酒多,同时又抽烟的患癌症的危险性更大。
避免过多胆固醇的摄入:低脂肪饮食可以减少患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危险性。
避免吃过多的糖。
生活中饮食一定要要油少盐。
少食用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之品。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