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粘液性纤维(Chondromyxoid fibroma of bone)为一不常见的良性肿。起源于成软的结缔组织,易与肉瘤或软粘液肉瘤相混淆。虽从组织看,在肿既有软组织,又在小细胞间成的粘液样物质中存在巨核或细胞核状奇特的细胞酷似恶性,但肿的发展缓慢,表现为良性过程,临床上症状轻微,彻底术后一般不复发,更少有转移情况。疾病称:粘液样纤维 所属部位:全......
目录

定义

疾病称:粘液样纤维

所属部位:全身

就诊科室:

症状体征:发热身痛

概述

粘液样纤维为一不常见的良性肿。是一种少见的以分生长的粘液样和软分化的良性,占原发性的1.04%,良性的2.31%。此型系1948年首先faffe及lichtenstein叙述并命。起源于成软的结缔组织,并具有粘液样和软样特征。年龄与性分布,依据文献,最小4岁,最大79岁,10~30岁最常见,占72%。年龄对发病部位无影响。男性多于女性,为1.9:1。

病因

该病起源于成软的结缔组织,与年龄、性、环境、遗传、外伤等因素有

临床表现

该病好发于青少年,男女无差异,80%的病例见于30岁以下,而10岁以下儿童少见。多见于下肢,尤以胫上端、股骨腓骨下端常见,也有一些发生于蹠跟骨肋骨和髋,个病例亦有累及柱。病变多位于近干骺端处。在长中肿多呈偏生长,并可侵袭破坏局部皮质。在短的管状,肿完全占据髓腔,并起局部膨胀改变。临床症状轻微,要为局部疼痛、肿胀,有些病员原无不适,可在外伤后,发现肿

检查

影像检查

位于长的肿多累及干骺端,呈偏生长的卵病变,向外生长、膨出、边缘清晰、硬化,也可出现局灶性边缘不肖。如继续生长壳浅缺,但无新生成。肿大小直径为1-10cm,平均3cm。病变外缘皮质变薄膨胀,无膜再生,边缘皮质消失、破坏,可窦及软组织。突破边缘皮质被掀起呈盘状,出现小的Codman三角。在X线上肿钙化少见,但组织观察1/4可发现钙化灶。病理骨折少见。

病理改变

大体观察:病变类似纤维,呈或分状。切面白凶,边缘清晰,质硬有弹性。病变中无小梁和条纹,无明显的粘液样组织,偶见钙化点。

显微镜下:肿成分有纤维组织、粘液组织和软组织,多少不一。早期粘液组织要成分,有的部位细胞疏松或致密,呈不规则分状。小细胞为梭或致密,呈不规则分状。小细胞为梭或星,胞核染色深。细胞之间为粘液,但染色阴性。小边缘细胞十分密集,管丰富,胞核大,可有两核、多核。可有陈旧性出。粘液可纤维化、或演变为软组织。在大纤维组织中,可见大小不一的软岛。

鉴别诊断

此型肿病人发病年龄多在15~30岁之间,好发于下肢长干骺端,发病轻,病期长,X线检查显示,干骺端处偏性溶性多囊性破坏,以硬化与正常为界,诊断可作依据。但应与其他良性

巨细胞:位于端,有特征性X线征象及病理表现。

假性动脉囊肿:偏生受累,皮质肥皂样膨胀,生长迅速是其特征。两种疾病可并发。

母细胞:位于骺,很少见于干骺端。病变钙化膜反应在母细胞中常见,而软组织粘液样纤维少见。

纤维结构不良:如无病理骨折很少产生症状,病变四周有硬化边缘,病变常有钙化化。

成软细胞:病人年龄略低于粘液样纤维,位于干骺端与骺线相连。X线显示中局限性溶改变,镜下更易鉴

粘液样纤维还应与长低毒性感染鉴

并发症

术后易复发,极个病例可恶变为肉瘤

治疗

该病有效治疗是肿彻底切除加植术,外科搔刮术,有复发的可能,一般认为年龄愈小,复发可能愈大,搔刮术后局部复发率约为25%且复发性肿易于恶性变。该肿虽是一种带有轻度侵袭性的良性肿,但很少有远处转移。除非确诊为恶变时,才考虑作肢处理。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